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特征:债券性还是期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表现出了较强的债券性特征,因此,上市公司可依其来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这与Essige(1992)美国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表现出期权性特征,重视可转债在降低企业风险方面发挥作用的研究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以“鞍钢新轧”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第一批试点企业为例,本文就发行可转债对资本市场的意义、特征、背景及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向读者介绍了这一融资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可转债是作为一种中间性的融资工具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十分有利。现今,可转债市场在经历股改带来的转股冲击之后,将再度迎来扩容高潮。毫无疑问,可转债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本文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提出完善可转债融资方式的建议,使上市公司能够合理利用这一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聂婷 《全国商情》2007,(10):75-75,82
我国于1998年8月份正式发行了国内第一支可转换债券,可转债作为融资方式的一种,其发展渐趋完善.本文亦从"可转债"入手,分析可转债在公司管理者激励中所起的作用,并在我国的政策背景和经济环境下,将可转债与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对比,阐释可转债的优势与创新之处.最后就可转债的实际运用提出建议,即对可转债的回售、赎回两个特殊条款进行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不到控股地位时,可转债的发行将会使得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出现下降,进而损害到大股东的利益。文章利用可转债发行中的后门权益融资理论对国美电器所发行可转债的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美可转债的发行除了使得财务状况发生恶化外,还使得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发生了稀释,由此损害了大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动机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资本市场以及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公司融资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不再局限于以往传统的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出现了通过发行以可转债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型衍生金融工具来为公司投资项目融资。对公司融资动机(特别是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研究较少。对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转债融资动机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假说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做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旨在为以后对公司转债融资进行的相关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资本市场以及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公司融资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不再局限于以往传统的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出现了通过发行以可转债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型衍生金融工具来为公司投资项目融资。对公司融资动机(特别是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研究较少。对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转债融资动机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假说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做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旨在为以后对公司转债融资进行的相关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可转债发行的超常收益,对可转债投资价值与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可转债的投资价值与财富效应显著正相关。另外,可转债股性凸显会引起财富效应增速上升,债性凸显导致财富效应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10.
已有的对可转债发行动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股权分散假设、从现金流权利的角度进行解释。考虑到我国股权结构高度集中所导致的严重的控制权收益问题,从控制权收益的视角构建数理模型,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是控股股东通过获取控制权收益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进而对影响其发行动机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普通债券与股票之间的融资方式.文章对可转债发行决策与条款设计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可转债双重属性对控制权利益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权利益虽然在配股和增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本文研究发现,可转债债券属性的潜在约束和转换期权的不确定性对控制权利益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控制权利益在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中不起主导作用。可转债债券属性对控制利益的潜在约束作用明显,我国可以适度发展可转债融资来抑制资本市场上较普遍的控制权利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可转债融资市场健康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债在我国经历了试点、规范、认同三个发展阶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国可转债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纠正发债公司偏重股性而轻视债性的现象,让企业根据融资基础上的实际情况确定发行期限,加强可转债债权人的法律保护。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私募可转债的试点,高度重视信用评估结果在可持续发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保荐制实施后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投资银行声誉与IPO募资变更几率负相关,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家数比例负相关。这说明声誉高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公司质量较好,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较高;同时也证明保荐制实施后投资银行在筛选推荐发行项目、督导上市公司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也是一种治理结构。西方融资结构理论认为,债务作为一种对管理当局的硬约束比股权有着更高的治理作用,因此,加大债务比率有利于治理效率的提高。从美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发行债券融资是企业的首要选择。在我国,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扭曲。本文以现代融资结构理论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总结,并运用统计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制订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加深了我们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造成结果的认识,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一种直接的绿色融资方式。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是否会促进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式发展值得研究。文章分析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对ESG表现的影响,与我国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契合,也利于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有效构建。文章选取2016—2021年中国A股市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公司和发行普通债券未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研究发现,与发行普通债券的企业相比,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有更好的ESG表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地,发行绿色债券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实现对ESG表现的提升。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和“双碳”目标提出后,结论更显著。另外,发行绿色债券对ESG表现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对“E”和“S”的影响,对“G”的影响仅存在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增添了活力。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应用B-S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B-S模型的估值结果与市场价格存在着一定的偏离,但偏离程度较小。这一方面说明用B-S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估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的可转债市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发行方式、发行条件、相关法规的制定上,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张宝生  石雅芳 《现代经济》2007,6(6):139-142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外部股权融资的偏好,与西方财务理论融资顺序相悖。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股权集中度、不同性质股东控股的公司其融资方式不同。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并非单一地偏好外部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对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的选择,是与公司的股权结构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1999—2009年在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IPO公司的经验数据,从事后分析的角度研究公司上市之后融资约束与劳动力雇佣增加及公司业绩成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缓解IPO公司的融资约束,能够促进公司上市后增加劳动力雇佣;IPO公司加大对劳动力资本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其上市后的会计绩效和基于市场表现的公司业绩。因此,大力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上市公司扩大对雇佣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提高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20.
该文回顾了我国可转债的发展历程,划分了可转债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试点阶段和发展阶段,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可转债在探索阶段和试点阶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可转债发行条件、发行条款的设计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