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知识产权价值的会计确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知识产权权利差异性、易变性、动态性的特点,科学制定会计确认原则,探索有效的基于知识产权资本本性的灵活会计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动态传承性、活态性、群体性等特征,知识产权部门法对其保护的具体模式有:专利权保护模式、著作权保护模式、商标权保护模式、商业秘密保护模式。我国现行法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权利主体、权利性质和独创性难以确定的缺陷。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议如下:建...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权利归属问题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本文通过阐述传统文化权利与知识产权权利的关系,找到确定传统文化权利主体的途径,在两者重合的范围内,传统文化可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这种权利本身只是一种静态的权利,作为一种权利,它的结构本身是完整的,它直接体现的是主体即权利人的利益.在涉及到对这种权利的使用和保护时,知识产权法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和对人的管理职能,它们不能直接管理和约束已经形成的权利,而是通过对权利人--这种对人的管理,来间接地管理和约束对权利的占有、转让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张宇庆 《企业导报》2012,(15):179-181
广义的技术措施是指合法的权利主体为实现保护知识产权或某种经营管理目的,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知识而设计和实施的某种技术方案、技术手段或技术工具。保护技术措施有利于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经营自主权;保护政府的信息采集权及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技术措施的规制途径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制度内部的规制、重新重视合同监管制度、注意保护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通过制定电子政务采购标准预防行政性垄断与经济垄断的相互传导等等。  相似文献   

6.
美术作品是知识产权法中特殊的知识产权客体,其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与作品所有人的所有权之间有特殊的关系。即,被转让美术作品的权利有两类:一是原件所有人的所有权,二是美术作品创作人的著作权。当这两类权利分属不同的权利主体的时候就有权利冲突的发生。集中于美术作品上的所有权与著作权的关系是本文力图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就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受到限制的原因和所受限制的表现,阐述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是自由与正义较量的结果,并从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变动和权利的行使四个方面说明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产权立法中,对传统民法中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制度的适用性问题存在着争论。刘家瑞《论知识产权与占有制度》一文,从权利推定、取得时效、善意取得和占有保护请求权四个方面对知识产权准占有的适用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权利义务从一个主体向另一个主体转移的基本原则是“有权利才有义务、没有权利没有义务、义务转移的前提是先完成权利转移”。权利可以不行使,但不能不转移。依据《物权法》,小区所有者(业主或建设单位)对共有部分具有“共有与共同管理”的权利。购买物业服务,源于小区所有者对共有部分的共同管理需要(维修、保养、更新、绿化、保洁、秩序维护等),因此谁拥有“共有与共同管理”的权利,谁来履行购买物业服务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无形资产的范围涉及到经济、技术、法律等诸多领域,所以一般地认为,无形资产的组成要素至少应包括“权”、“密”、“名”、“誉”四个部分。回它包括知识产权和特许经营权。门)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内所享有的独占权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下列权刮: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关于外观设计的权利;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化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相似文献   

11.
所谓商用美术作品是经济运营单位利用作品所有人的劳动成果,进行商标注册、广告宣传而使用的美术作品.在知识经济时代,美术作品知识产权受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三者保护.在保护好美术作品的权利和解决权利冲突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企业》2001,(11):24-24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方面或文化艺术方面,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工业产权,第二部分叫著作权或者版权。工业产权是知识产权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并不是指动产或不动产的财产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3.
刘博 《活力》2008,(5):33-34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单位基于智力创造性活动的成果所产生的权利。与货物中的有形物质相比,知识产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域性,即一个国家的法律给予知识产权的保护权在本国范围内有效,在别的国家不产生效力。为了便于一个国家的自然人或法人的知识产权在国外也能够取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基于儿童权利视角审视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儿童福利制度转型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治理质量、满足儿童福利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保障的分析框架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具有促进儿童空间权利正义、培育儿童主体价值、保障和实现儿童福祉权益等重要意义。针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儿童优先”原则悬浮、“保护与自主”相对失衡、制度设计碎片化等困境,需要坚持“儿童优先”原则,适当平衡“保护与自主”,完善儿童友好制度设计,以构建儿童友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权,但一旦被滥用,则可能产生排除、限制竞争后果,构成垄断行为。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但不是一种独立的垄断行为类型,而是分别归于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是经营者集中,因此反垄断行为认定通常遵循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具体认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中,合理分析原则的应用范围较本身违法原则更广,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具有一般原则的性质。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颁布和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垄断的指南或规章,并以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为基础,采取或遵循一种分类规制的原则思路对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认定作出细化规定。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关于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定较为原则,极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行做法,研究制订专门的、确定性较高的执法指南或者规则,并将分类规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网络版权作为权利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特殊性;网络世界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传播权需要法律予以规范;网络版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相比,存在知识产权专有性与网络传播公用性、知识产权地域性与网络传播无国界性等矛盾;网络版权制度构建必须考虑构建理念、侵权救济原则、刑事救济制度等问题;我国网络版权立法的方向和原则是:既要保护作者的利益,又要有利于促进网络的发展;我国网络版权立法模式的选择应是摆脱民法的附属地位,成为一独立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滥用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公共利益,应对其加以规制。然而,知识产权滥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建立包括民法、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在内的规制体系。其中民法规制主要从法律原则上入手,知识产权法规制则通过界定知识产权权利界限来实现,反垄断法规制旨在从市场行为的调控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知识产权是一种类似财产性质的是企业或个人拥有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谁的知识产权保护得更好,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的主动,文中还提出了中小企业怎样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怎样增强保护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概述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所创造的,具有一定表现形式的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所有权。它具体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经济内容的权利。财产权是指知识产权被依法确认后,权利人可以享有取得报酬、奖励的权利。 在国际上知识产权主要是指版权(著作权)和工业产权。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护知识产权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概括的说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特征有:无形财产权;确认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双重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