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土地问题是解决当前"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农村妇女由于传统习惯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所以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更为重要.《婚姻法》修正后对夫妻财产制度作了许多新的规定,特别是第39条第2款,"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依法应当予以保护"的规定,是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目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和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村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关注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对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第三入侵害债权是指有关债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入侵害债权的行为.在我国传统的合同法理论中,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一项基本原则,若使该制度确立则是对债的相对性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婚姻法》第38条规定了探望权法律制度,这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进步,但是探望权在设计上仍有缺陷,本文对探望权与儿童利益最大化实现的问题进行了5探析,并提出了完善探望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琳  孙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297-298
不可量物侵害制度是现代民法的重要制度,中国立法中对该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在制度构建中存在欠缺,对司法实践的法律适用带来障碍。解决不可量物侵害纠纷法律适用的难题,关键在于对其救济方式的探索与破解。  相似文献   

5.
2001年婚姻法确立的过错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遏止破坏家庭婚姻关系的重婚、姘居、家庭暴力、遗弃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婚姻关系的稳固性起到一定作用。但其相关制度规定并不十分明确,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一定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该制度操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希望进一步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3,(3)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施行,弥补了我国原有的婚姻法及司法解释的一些漏洞,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许多明显不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这又诱发夫或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伪造债务,侵吞夫妻共同财产等严重问题;而且有关立法内容较笼统,不详尽,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现实需要。所以,现行婚姻法的夫妻债务认定制度亟待完善。文章对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夫妻债务认定制度作了现实和理论上的探讨,分析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立法的不足,提出了从立法和司法上完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摘要:夫妻财产制度是用来规范夫妻财产的各种如使用权、管理权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财产制度分为法定财产制度和约定财产制度,在我国《婚姻法》出台之后,对不完善的财产制度进行了整合,但仍存在一些死角和空子,如在涉及到第三人时合法利益的保护和安全交易问题等,本文从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入手,解析了婚姻财产制度的分类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种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夫妻关系是维系个人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我国《婚姻法》第四条规定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到国家的保护."维系夫妻感情的方式有很多,当第三人以侵害夫妻一方人身权益的方式间接侵害另一方夫妻合法权益时,受损方有权请求相应的损害赔偿.本文试图从第三人侵权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法律规制的角度分析间接侵害夫妻婚姻关系的有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道德家庭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导致婚前性行为的普遍存在,对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虽然规定了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但对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侵害在现实中仍然普遍存在,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关的认领制度来平衡和调整。文章以非婚生子女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问题,梳理了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现状和现行规定,为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之初,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议》,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迈出的可喜一步。作为二十一世纪婚姻家庭立法的新篇章,新《婚姻法》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确立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惩罚、保护与补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环境侵害救济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环境侵害问题引发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面对环境侵害,受害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控告和申诉,以期获得救济。但囿于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在框架设计上存在缺陷,受害者往往无法得到合情合理的救济,由此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笔者分析了环境侵害的涵义及特征,揭示了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侵害状况,并对相应的救济制度深入剖析,提出了完善救济制度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婚姻无效制度是对婚姻关系是否有效成立提出异议的一种救济制度。该制度的建立使我国的结婚制度更加科学、完善。而我国《婚姻法》又同时规定了可撤销婚姻制度,但从世界无效婚姻立法发展趋势看,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正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必要取消可撤销婚姻制度,仅保留无效婚姻制度,将可撤销婚姻制度包含在无效婚姻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13.
刘亮  王建海 《时代经贸》2014,(4):319-320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故意违悖善良风俗,积极实施侵害的行为并给债权人造成损害。从各国法律实践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成立基础来看,其请求权基础规范只能是侵权法一般条款,但具体的请求权规范又有差异。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的考察,我国法院在适用一般条款处理此类案件时,法律推理的过程不明,说理不足。笔者认为,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性质认识不清,惟有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的层面物权化的结果,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恩乐 《时代经贸》2007,5(7):191-192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6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项制度设立的基本功能在于,离婚时因夫妻一方的违法行为给另一方造成损害时,受害方享有向对方提出损害赔偿的权利.但由于立法迫切导致的时间仓促等因素,新婚姻法对此项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性,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重点讨论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及完善措施.笔者的论述综合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未必成一家之言,但希望能对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张恩乐 《时代经贸》2007,5(7Z):191-192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6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项制度设立的基本功能在于,离婚时因夫妻一方的违法行为给另一方造成损害时,受害方享有向对方提出损害赔偿的权利。但由于立法迫切导致的时间仓促等因素,新婚姻法对此项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性,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重点讨论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及完善措施。笔者的论述综合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未必成一家之言,但希望能对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夫妻侵权行为,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其配偶合法权利,并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方面遭受到直接损害的一种侵权行为。由于侵权人与受害人之间为夫妻关系,夫妻侵权与一般侵权行相较而言具有一些特殊性。我国《婚姻法》针对夫妻侵权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但存在适用范围界定不清、适用情形过窄,排除了混合过错及第三者的适用,排除了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等缺陷。今后在《婚姻法》修改时应明确离婚损害赔偿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并扩大使用范围,引入夫妻共同财产强制终止制度。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时代的镜子。婚姻家庭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缩影。而用于记载婚姻家庭制度变迁的便是婚姻法。婚姻法即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涉及到男女老少、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除了婚姻法,没有哪一部法律的修改和催生会如此万众瞩目和众说纷纭,这不仅是因为婚姻法与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千家万户的生存质量有关,还在于婚姻法是一个时代变迁和社会文化转型的晴雨表。即使在当今社会,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也未从女性的身上彻底脱去,在婚姻之中,女性的权利仍未得到合理有效的保障。而在我国现有的婚姻立法制度之中,妇女权益的保证也未得到充分体现。现如今,我国的婚姻立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发轫于英国法,目前世界各国均在司法实践中以判例的形式确立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但我国现行《合同法》却将原讨论稿中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有关规定删除,本认为这并非对此项制度的否认,而主要是斟为这一制度仍有诸多问题急待厘清。  相似文献   

19.
修订的《婚姻法》增加了婚姻无效制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婚姻无效制度的概念、意义、构成条件、宣告程序及法律后果进行探讨过程中,侧重于婚姻无效制度中的构成条件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一规定表明,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有两种制度:一种是法定制,一种是约定制。 所谓法定制,如《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这就是一种法定制。所谓约定制,就是夫妻双方,对一方或双方所得财产的性质和归属,事前作出处理意见的一种制度。这种约定制,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要优于法定制。也就是说,凡法定制明确的财产,如果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应服从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