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金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对1998-2000年连续三年的证券投资基金(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托宾Q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作为对比,本文同时也对第一大股东(通常是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证券投资基金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业绩分别呈明显的正、负相关性。第一大股东(多数是国家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性与人们普遍的认识相一致,即国有股对上市公司具有负面影响,而对于前者却并不容易解释。本文试图给出一些初步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张琦 《特区经济》2013,(12):54-57
以2010年沪、深股市中同时有证券投资基金和除基金外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的682家公司为样本,构建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异质机构共同持股条件下,异质机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在异质机构共同持股条件下,不论持股比例是否具有优势,证券投资基金对公司绩效均具有显著影响,而其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均不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钱源达 《北方经济》2007,(22):34-35
本文采集了2004~2005年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股权集中度的大小采取分段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N字型"结构.这说明在我国,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最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而股权高度集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我们还发现,当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有股东属性与公司并购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差;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公司并购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Meta分析定量研究方法,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再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企业绩效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存在"倒U型"关系;二是民营上市公司的前五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绩效越好;三是股权制衡与股权激励均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钱源达 《北方经济》2007,(11):34-35
本文采集了2004~2005年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股权集中度的大小采取分段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N字型”结构。这说明在我国,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最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而股权高度集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我们还发现,当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重点研究了大股东之间的博弈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成员持股比例比较接近,达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时,能减小寻求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机,可以避免一股独大,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国有股比例与其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文章采用2006年末的截面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控制资产负债率因素的情况下,国有股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鲍洁 《北方经济》2010,(16):52-54
本文从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股、法人股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机构持股、内部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性,这说明内部持股可以产生有效的激励,提高公司绩效。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性,这说明几个大股东共同控制公司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峥 《中国经贸》2012,(18):89-91
本文针对国内IT行业的情况,对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筛选出的65家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股权集中于数个大股东且其相互制衡,并适当增加法人股、高管持股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以 1 999~ 2 0 0 1年发生兼并收购的 84家中国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和检验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和检验影响并购绩效的有关因素。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并购当年绩效有较大提高 ,随后绩效下降甚至抵消了之前的绩效提高 ,并购没有实质性提高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 ;交易溢价、行业相关性、相对规模、收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解释并购后主并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钢铁行业曾经是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通过对申万钢铁行业96组样本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比较突出,整体而言股权较为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与企业绩效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负相关。面对这种情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应保持适当的国有股权,持股权适度集中、强化股权制衡作用,由外而内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3.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洁  王宗军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26-30
文章以2001-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4385个观测值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经营业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上升(Ⅰ)、下降(Ⅱ)、再上升(Ⅲ)、再下降(Ⅳ)四个阶段,并且,Ⅲ和Ⅳ两种相反趋势的分水岭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这个点.这个点的发现对于国有股减持和引入股权制衡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就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引入股权制衡对提升经营业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2009年65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数据为对象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及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对公司研发支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机构投资者者持股对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支出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对市场化指数较低地区的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市场化指数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这些结果说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研发支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成为了公司长远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机构投资者对研发支出的促进作用受公司实际控制人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本文还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解决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内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文章依据公司治理理论,以我国日用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2013年混合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结论:日用品行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总之,在改制国有企业占较大比重的日化行业,股权集中度维持在合理区间有利于企业发展,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8-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相关数据,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活动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1)收购方并购前一年存在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2)收购方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关,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收购方并购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并购后公司业绩下降越大;(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差。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在并购后反转,对并购后绩效表现不佳具有一定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7.
孙晓玲 《中国经贸》2011,(18):114-115
本文基于2005年-2010年的并购事件,从并购绩效的视角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文章首先回顾了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以及企业并购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最后通过实证模型得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并购绩效越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公司诉讼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非常规事件,不仅可能造成财务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声誉,导致客户流失以及后续融资等诸多问题,因此对公司诉讼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基于公司治理文献,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分析了大股东持股对公司诉讼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公司诉讼风险显著降低。(2)随着公司可见性程度的提高,大股东降低公司诉讼风险的作用减弱。也就是说,相较于公司可见性高的企业,大股东在公司可见性低的企业中降低公司诉讼风险的作用更强。(3)相对于股权制衡公司,非股权制衡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公司诉讼风险的效应更强。本文不仅深化了公司诉讼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以及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对于理解大股东在防范公司诉讼风险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家族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了家族企业价值,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公司价值正相关。在控制性家族股东现金流权增大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提高公司价值,而在控制性家族控制权增大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会减弱。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程度越大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幅度也会降低,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沪深两市188家民营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法人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