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供销社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经营设施陈旧,经营业务萎缩,服务阵地缩小,企业效益低下,服务实力不足等。面对这种情况,涉县供销社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为宗旨,以开拓和抢占农村市场为重点,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为切入点,通过大胆探索发展具有供销社特色的连锁经营、超市建设和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走出了一条县级供销社再造网络优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供销社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经营设施陈旧,经营业务萎缩,服务阵地缩小,企业效益低下,服务实力不足等.面对这种情况,涉县供销社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为宗旨,以开拓和抢占农村市场为重点,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为切入点,通过大胆探索发展具有供销社特色的连锁经营、超市建设和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走出了一条县级供销社再造网络优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供销社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经营设施陈旧,经营业务萎缩,服务阵地缩小,企业效益低下,服务实力不足等。面对这种情况,涉县供销社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为宗旨,以开拓和抢占农村市场为重点,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为切入点,通过大胆探索发展具有供销社特色的连锁经营、超市建设和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走出了一条县级供销社再造网络优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兰山区供销社本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用活政策、强化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启动基层社活力为切入点,全方位开拓城乡两个市场,使供销社群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系统合力和企业后劲逐步增强,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得到快速发展,被评为全国百强县(市)供销社,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十强县联社和全省20佳县联社。一、加大改革力度,实施整体推进(一)调整企业结构,启动基层社活力。着重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主任包片、科室包点,对基层社边小微亏、功能微弱的农村门店进行拍卖和抽本租赁经营,一年内抽回商品资金350万元,有效制止了基层社的经营滑坡和长期亏损现象。二是对农资、农副产品、食盐等传统支柱业务和骨干项目,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持股上岗、超利分成为主要内容的经营责任制。三是采取以大挎小、以强带弱、有偿转让、切块搞活的有效形式,动员经营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单位兼并亏损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我们县供销社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服务占市场,开拓经营搞流通,完善机制出活力。去年上半年就实现利润243.2万元,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市社下达计划的35.4%。在开拓经营中邱县供销社主要抓了五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农兴社旺"观念,把经营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多形式、多内容、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充分发挥了支援农业的主力军作用。二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策略,充分发挥系统联合优势,大搞两联购销业务,从组织上、经营上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供销社的整体效益。三是狠抓综合开发,增强经济实力。县社把发展社办工业,大搞综合开发,壮大经济实力作为突破口,上项目、增设施、搞挖潜,培育了新的效益增长点,为供销事业的长期发展打基础。油棉厂与香港合资473万元兴办100台宽幅布机项目,1994年底正试投产;石油购销公司在抓好购销业务的同时,与县一中、古城营乡联合投资10万元兴办一个印刷厂,并与县内外2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印刷笔记本、学生本、软皮本、稿纸、表格、普通单据等,从1994年2月开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供销合作社地处农村,开拓农村市场义不容辞。一、增强开拓农村市场的责任感农村市场是供销社的主阵地,这个定位一定要把握住。丢掉了农村市场,供销社将一无所有。为启动国内需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开拓农村市场工作,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一齐涌向农村市场。对此,我们的态度是:迎接挑战,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寸土必争。供销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盘优势。供销社有地域优势,有网点优势,这是其它行业和经营者无可比拟的。二是传统经营优势和传统服务优势。农资经营、农产品经营、废旧物资经营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三是与农民的感情优势。供销社长期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收购农产品和废旧物资,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农民信任供销社。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传统业务陆续被其它经济所取代,政策支持的力度也逐步弱化,供销社企业经营十分艰难.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张家口市供销社大胆地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并成功引进了超市连锁经营,从而为全市供销社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成武县田集供销社历史包袱较重。面对困难,他们调整经营结构,开拓农村市场,逐步摆脱了困境。一、延伸农资业务,提高竞争能力大田集镇个体商户上千家,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也有100多家。他们沿街设点,送货下乡,挤占了供销社30%的市场份额。面对现状,供销社认真进行社会调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点多面广、资金多、信誉好的优势,集中力量做好农资经营网点向行政村延伸的文章。从1996年开始,先后抽出33名精通业务的干部职工,在行政村设立了12处村级服务站,基本控制了大田集镇和桃花寺乡的农资经营市场,解决了两个乡镇8万亩耕地的农资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两联",即工业品联购分销和农副产品分购联销。它是供销社在深化改革中探索出的加强联合、扩大购销的一种经营方式。近几年这种集团式的经营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供销社认识和推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最近,全国供销总社和省供销社在总结一些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上推行工业品联购分销和农副产品分购联销,切实加强系统联合,发挥群体优势。因此,有必要提高对"两联"经营的认识,制定和完善"两联"办法,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提高"两联"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一、开拓"两联"业务,是实行集团经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三河市供销社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己位置,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探索为农民群众服务、壮大自己的新路子,不断谋划富民兴社的良策,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支重要力量。一、牢记供销社的办社宗旨,以支农富民统揽全局,为农民奔小康铺富路架金桥,为增强支农富民的实力,开拓经营,聚财生财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办社宗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是供销社的老传统。改革开放后,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帮助农民尽快致富,帮助农民早日进入小康,不只是党和政府的事,供销社作为农民群众组织的代表,应当首当其冲,必须有自己的具体措施。为此,我们三河市供销社的支农工作,没有仅仅局限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上,我们经常深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曲周县供销社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围绕"抓改制、办市场、建龙头、严管理"这一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硬化措施,突破难点,集中全力抓落实,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一跃跨入"全省十强县级供销社"行列。一、抓改制,活化社有资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营格局的变化,曲周县供销社系统闲置资产高达1600万元,潜在价值难于发挥,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立足于盘活闲置资产,充分挖掘存量资产优势,县社对现有企业实行了改组、改制和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激活了企业生产经营。1、调整经营格局,优化资产配置。县社对棉花企业实行"多渠道拓业全方位分流"战略",立足实  相似文献   

12.
农村自然村是亿万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也是基层社服务的主要对象和前沿阵地,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是当前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扩大经营、搞好服务、实现社农同兴共富的一项战略措施。一、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有利于供销社搞活经营提高经济效益首先,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发展是供销社加强网点建设,壮大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农村设点织网是供销社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的建立与发展使供销社易于形成较强的经营网络体系,对于弥补基层网点和服务人员的不足,增强经营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是供销社占领农村市场、提高市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需求不高、市场购销平淡的形势下,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市场中的主力军作用,这是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供销社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供销社走出困境的突破口。首先,要统一思想,确立"三个意识"。一是要确立主力军意识。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遍布农村,开拓农村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充分发挥优势,主动分析市场、研究市场,大力开拓市场,真正确立开拓农村市场的主力军地位;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立足于为农民生活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经济发展服务,从而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三是要确立联合意识。开拓农村市场必须联合工业生产厂家、国营商业企业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认真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对于搞好供销社的业务经营特别是棉花、农资、食盐等政策性的业务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众所周知,棉花、农资、食盐是供销社的三大传统主营业务,也是供销社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支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受国家委托对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搞好经营,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而是供销社这一社团经济组织在新形势下政治职能的基本体现。对农资,棉花、食盐这些国家委托供销社经营管理的商品,究竟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切地说,还要不要宏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加入WT0,我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中,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供销社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谋划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定位,使之与农村经济新形势相适应,是当前各级供销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石家庄市供销社围绕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以搞好"三个服务"(为县域经济服务、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为农民服务)为支点,以"六个创新"为着力点,就新形势下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以来,我们乐亭供销社紧紧抓住调整经营结构、拓宽经营范围、调整经营方式三个重点,实施工业投入、县外销售、开拓经营、农副产品经营四个突破的发展战略,全面开发供销社经济,全年总投资1000多万元,增创效益300多万元。一、依港兴社,开发临港产业我省重点工程——京唐港建设给供销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供了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一个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唐山海港开发区在乐亭县沿海拔地而起。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与国内贸易部华孚公司联营在开发区商业小区主干道上建一座多功能、现代化的华隆大厦,总建筑面积2.6万m~2,投资3000多万元,去年4月破土动工,预计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华隆大厦是目前海港开发区最大的商贸综合楼,集商场、饭店、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农业和农村工作列入重位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供销社,应该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在促进农业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供销社在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多年来在为"三农"服务的过程中,与农民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能够代表农民的利益,深得农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二是供销社网点纵横、城乡一体,具有生产、加工、经营、储藏、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综合优势。三是多年来供销社以"三农"服务为宗旨,在  相似文献   

18.
滦南县扒港供销社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以农副产品购销为重点,着力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市场。不但使企业摆脱了困境,而且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全县供销社系统所属20多个企业参与农副产品的深购远销,为供销社开拓两个大市场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一、基本做法1.变"依靠"为依托,主动出击,开拓国际市场。扒港供销社从1982年就帮助外贸部门组织出口货源,开展花生米和杂粮、杂豆等农副产品经营,去年春季在一次帮助秦皇岛外贸组织出口玉米货源时,看到这种"依靠"式的经营方式,企业既不能多创效益,又不能开发出自己的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每个企业同样开放,与其长期"依靠",不如平等联合,依托外贸部门开拓自己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以来,冀州市供销社围绕开拓经营,增加效益,提出了"抓机遇论本领,以效益论英雄"、"冲出冀州走向全国大市场"的口号,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积极适应大市场,开展大贸易,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去年上半年,商品总销售就完成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实现利润3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一、裂变增殖,建立适应市场的经营体制供销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取得高效益,必须实现3个突破;一是必须突破原来的经营区域,走出去搞大买卖;二是必须突破经营范围,开辟新的经营品种;三是必须突破原有经营机构,开辟新的创利源泉。冀州市供销社去年初就作出规定,各单位必须把开拓经营作为工作重点,要求一把手亲自抓。要求每个单位必须建立1个以上3-5人的开拓经营机构,必须有1-2个远销全国的主营品种,必须在年内确立1项跨行业、跨地区的支柱项目或经  相似文献   

20.
1987年6月,强世彬担当起沧县供销社主任、党组书记的重任.十几年来,他凭着对供销社事业的热爱,以"发展是硬道理"做指导,靠改革求发展,狠抓经营机制转换,调整经营结构,创办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沧县供销社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