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等学校财务核算存在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基础,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满足会计核算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已成为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采用的两种核算基础形式,两种核算基础是我国当前会计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应用,本文就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各自利弊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主要改进(一)会计核算基础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采用修正后的权责发生制,改变了原来除经营业务外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式。高校的许多经济活动逐步向企业靠拢,要求会计制度应向权责发生制转变,但高校的性质不同于企业,从而决定了不能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应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补充。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分析(一)核算基础不牢核算基础既包括财务工作人员对核算原理的解读,也包括对会计政策的应用。夯实各级预算单位核算基础,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举例来说,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双记账模式,即财务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预算会计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但部分财务工作人员对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差别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收付实现制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主要采用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和会计核算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结合事业单位的业务特征以及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收付实现制基础下的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政府部门在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这就要求政府会计进行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并对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在总体上一直实行收付实现制的收支确认原则。1988年9月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中规定:“事业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实行‘收付实现制’。简单的成本费用核算的会计事项,可用‘权责发生制’9901997年5月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可见,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实行权责发生制的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放开的。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98年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眭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这就形成了事业单位两种并行的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财务的权责发生制应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会计核算基础也发生了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在具体的高校会计业务处理中面对学费收入的确认、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及收支配比等几个突出问题,需要运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消除现行收付实现制基础下存在的缺陷,实现高校会计核算的科学化、真实化、准确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本文在比较两种核算原则优缺点的基础上,试图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不能与会计核算理论、国家新政策规定等一致的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得出发展性建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应实行权责发生制.但就目前现状看,应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有步骤地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直至条件成熟后的完全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11.
会计核算基础有两种: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前者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后者则适用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在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中,使了使改制前后的账务能够有效衔接,以保持会计核算的连续性,会计核算必须由原来的收付实现制变更为权责发生制;新旧《事业单位制度》对事业单位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交易或事项规定有所不同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会计核算基础变更的问题。笔者以事业单位改制为背景,以收入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例子,阐述了收付实现制变更为权责发生制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2.
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是经济核算中两大确认基础。在信用经济中为了反映经济体完整的经济资源状况,前者取代后者有其必然原因。目前无论是微观企业核算还是宏观国民核算,权责发生制都取得了主导地位。而在财政核算中,由于现代政府形成的历史原因与运营特点决定了现金收付制具有相对的优点,因此现金收付制一度在财政核算中占有主流地位。然而,发达国家政府营运透明化、效率化改革,经济全球化中财政风险的测算与控制以及宏观经济理论与公共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终于为权责发生制在财政核算中的实行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动力,现金收付制不得不从其传统领地后退。  相似文献   

13.
预算会计运用权责发生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核算等政策的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预算会计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要求。会计理论及实务界纷纷将视角转向权责发生制,以期解决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预算会计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政府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局限性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预算会计转向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实施步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于1996年10月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并会同教育部修订和完善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规定记账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这进一步适应了政府宏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大会计确认基础的操作规则及其对会计报告的影响入手,针对目前单一会计确认基础的局限性和现金流量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共同确认基础的财务会计改革路径选择,并通过重构会计等式构建了二重会计确认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孙湄 《河北企业》2009,(7):11-12
在我国.传统的预算编制和政府预算会计核算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种较之收付实现制更加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综合财政经济状况的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逐步被引入政府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领域。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权责发生制在预算会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权责发生制是从权利或者是义务的角度出发确定收入或者是费用之间的关系,而收付实现制则是从现金收付行为的发生出发来确定收入或者是费用之间的关系。归咎到统一账务上,实际上是同一记账对象的不同方面,两者是辨证统一的。结合上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局限性,应选择性采用权责发生制,合理将权和责分摊到相应的期间,这样可有效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摘要:权责发生制是从权利或者是义务的角度出发确定收入或者是费用之间的关系,而收付实现制则是从现金收付行为的发生出发来确定收入或者是费用之间的关系。归咎到统一账务上,实际上是同一记账对象的不同方面,两者是辨证统一的。结合上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一一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局限性,应选择性采用权责发生制,合理将权和责分摊到相应的期间,这样可有效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会计核算基础有权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权责发生制是指会计核算中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方法,即凡属本期的收入(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支出),均作为本期收入(费用)处理;不属本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本期收到(支出)的款项也只作为预收(预付)款项处理,而不作为本期收入(费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仍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基本上能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需要,但随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收付实现制的不足日益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及事业单位的特点,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两类最基本的会计基础,在财政部下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引入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美国政府会计中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及其使用规定,对比分析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基本情况,探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