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一复混肥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批次共36吨高浓度复混肥料产品进行定期监督抽查,经随机抽样并委托市质检机构检验判定:该批复混肥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项目是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某公司复混肥生产流程及主要生产操作参数的全面分析,找出复混肥生产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实现生产纲领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复混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复混肥的生产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状况。 生产许可证标注混乱 个别复混肥生产企业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冒用其他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号;有的企业标注的生产许可证号不是正式的许可证号,而是企业自己随意编了个  相似文献   

4.
1、辽宁省复混肥料企业概况 到2012年5月,辽宁省共有194家复混肥生产企业194个产品获得生产许可证,化肥年销售总额在213478万元,但从生产规模来看,按国家复混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CCGF 401.1-2010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在194家企业中,小型企业190家,占企业总数的97.93%;而大型企业只有1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05%;中型企业只有3家,占企业总数的1.5%.大中型企业总数不足复混肥生产企业总数的2.5%.从企业规模情况来看,辽宁省复混肥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从生产状态看,连续生产、间歇性生产企业174家,停产20家.  相似文献   

5.
复混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复混肥的生产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状况。 生产许可证标注混乱 个别复混肥生产企业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冒用其他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号;有的企业标注的生产许可证号不是正式的许可证号,而是企业自己随意编了个号码;有的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而在产品的外包装和合格  相似文献   

6.
复混肥料产品质量检验是复混肥料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鉴别、把关"。复混肥料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合格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合同规定,复混肥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质检部门的设置、检测条件和检测人员的素质等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一是质检部门的设置要求。企业根据需要可设质量检验机构或专  相似文献   

7.
在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复混肥生产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复混肥与复合肥不分。由于近几年,复混肥质量差、含量低、效果差,农民喜欢复合肥。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复混肥生产企业,不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在复混肥标识标注和降低氮磷钾总养分上动脑筋,欺骗消费者。在每袋复混肥中加入“微肥”小包装并夸大效果就是这些不法企业的一大“发明”。并且由开始出现的每  相似文献   

9.
在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复混肥生产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复混肥与复合肥不分。由于近几年,复混肥质量差、含量低、效果差。农民喜欢复合肥。厂家为了追求利益,把复混肥 冠以“硫酸钾复合肥”、“包膜复合肥”、“地瓜专用肥”、“大蒜专用肥”、“小麦专用肥”、“玉米专用肥”等名,误导农民,坑害农民; 产品标识不规范。伪造厂名、厂址,有的国内厂家生产的复混肥。也印上“中国一比利时”、“中国一俄罗斯”联合制造等字样,欺骗农民; 用低浓度冒充高浓度。复混肥GBl5063—94规定,复混肥分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3种,低浓度又分三元复混肥和二元复混肥。高浓度总养分(N P20, K:O)含量≥40%,中浓度≥30%,低浓度三元≥25%,二元≥20%,有的厂家把低浓度印成高效、高浓度;有的复混肥有效成分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10.
近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人员依法对该县化肥总厂复混肥分厂生产的复混肥实施监督抽查,经市质检所检验,判为不合格,不符合GB15063-2001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氮、磷、钾含量实测值只有22%,低于其明示值≥25%。经执法人员调查证实:①复混肥分厂负责人对检验报告无异议,承认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②化肥包装袋标示的厂甸为县化肥总厂复混肥分厂,且总厂与分厂的厂址在同一地点,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复混肥生产企业,不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在复混肥标识标注和降低氮磷钾总养分上动脑筋,欺骗消费者。在每袋复混肥中加入“微肥”小包装并夸大效果就是这些不法企业的一大“发明”。并且由开始出现的每袋复混肥中氮肥1小包、锌肥1小包、磷、钾肥造粒掺拌一起,演变到现在的每袋复混肥中加入1小包所谓的“中微量元素”(以下简称“微肥”)现象。这些做法既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也给执法部门检查带来  相似文献   

12.
案情介绍 在今年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中,某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发现A化肥企业生产的复混肥料包装袋标示着B化肥有限公司的厂名厂址,执法人员当场要求A化肥厂提供B化肥有限公司的生产委托书,但A化肥厂表示无法提供。据此,执法人员以A化肥厂涉嫌生产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复混肥料为由,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复混肥的施用也日益普遍,在高额利润的趋使下,一些不法生产企业用低价的氯化钾代替高价的硫酸钾,或以氯化铵代替尿素及磷酸二铵、硝酸铵等生产复混肥料。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又未标注含氯,致使广大农民给果树追肥时误用。果树氯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此类投诉案件逐步上升。目前国家尚无复混肥中氯含量的检验方法。为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复混肥的不法行为,蓬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经过多次实验,参照设计了一套复混肥中氯含量的检验方法。现简列如下,并简述一些不成熟的拙见,希望得到同行的斧…  相似文献   

14.
现在有些生产复混肥的企业,产品包装袋上标的是复合肥,给人误解为复混肥就是复合肥。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化肥。复混肥又称混合肥,包括掺合肥和各种专用肥料。是用机械方法将几种单一肥料混合而成,或用化  相似文献   

15.
前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化肥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复混肥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化肥品 种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最近几年,我们加强了 对海南省复混肥生产厂家及复混肥市场的监督检验,从我所1998、1999、2000年连续三年的 抽查来看,复混肥的合格率一直偏低,在60.0%~62.5%之间,复混肥的质量问题比较突 出,农民利益屡遭侵害。如何确保复混肥的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个 亟待解决的问题。1 复混肥料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混淆“复混肥料”与“复合肥料”的概念GB/T…  相似文献   

16.
4年前,山东临沭县的复混肥生产还只是"小打小闹",如今,这里已形成年产200万吨、创产值15亿元的特色支柱产业,临沐县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复混(合)肥生产基地.目前,该县复混肥企业已发展到26家,拥有40条现代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00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临沭复混肥是何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受锤炼、逐步成长为全国知名的产业品牌呢?  相似文献   

17.
案情介绍近期,某县质监局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金质亮剑"——农资打假惠农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在某复混肥料生产公司的成品仓库中发现一批包装袋标注为复合肥料的产品,数量30吨。经现场调查,该肥料生产厂家只提供复混肥料这种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证证书,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季度,烟台市技术监督局在对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进行集中检查中发现,当前“农资”生产、销售中较普遍地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复混肥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得不好。国家对复混肥的强制性标准GB15063-94规定,低浓度三元复混肥的氮、磷、钾总养分含量要≥25%,而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厂家在继续生产低于该标准的复混肥。仅在此次检查中,就查处25个厂家近30个品牌,其中当地生产厂8个。甚至还有个别厂家弄虚作假,包装上标注25%,而实际内容却只有2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农  相似文献   

19.
案情2005年10月12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对H化肥厂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在其仓库发现25%复混肥的包装袋无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据此,执法人员依法当场予以查封。经立案调查,证实H化肥厂尚未取得复混肥生产许可证,属无证生产;被查封的无证产品共有2批16吨,其中一批6吨的生产日期为2005年8月24日,另一批10吨的生产日期为2005年9月5日。以上产品均未出厂销售,无违法所得,出厂价均为每吨900元,总货值金额计14400元。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以上事实,认定H化肥厂无证生产复混肥行为,违反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决定依…  相似文献   

20.
今年,栾城县复混肥被列为国家质检总局重点跟踪区域性产品、省质监局重点区域质量提升产品.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维护农民利益,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实力,栾城县质监局积极谋划,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复混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