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2005年深圳农民工整体网络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讨论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无论社会支持网络,还是社会讨论网络,都有一部分农民工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而另一部分则处于边缘位置.女性农民工群体中少数个体处于核心位置,多数个体处于边缘位置,男性农民工群体正好相反,男女混合农民工群体核心成员也较少,边缘成员较多,但两者的数量差异要小于女性农民工群体.总体而言,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核心边缘成员之间在个人属性特征和流动特征两方面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实证调查数据,利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大连市农民工28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因素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包括户口、文化程度在内的个人特征因素和包括与社区组织的联系、在大连的朋友数量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因素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有着显著影响。在对实证的结果进行分析后,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等角度提出了增强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黎黎  桂静 《中国市场》2011,(35):132-133
社会支持网络是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网络来源,但因为新生代农民工非市民又非农民的角色,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始终无法系统建立。把社会工作运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实践活动中,以专业社会工作视角来分析、研究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正确的认识自我,摆脱自我认同困境,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新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林蓉 《消费导刊》2009,(5):34-35
"浙江村"是北京有名的外来人口聚居区。随着城市农民工数量的日益增多,这样的聚居区在各个城市也逐渐增多。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社区形式主要有三种,"浙江村"是比较典型的"准社区"类型,此外还有进入社区类型和没有进入社区类型两种,总体上来说农民工的社区融入不容乐观。本文在介绍了三种社区类型之后,分析了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的原因,最后阐述了通过社区支持解决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蕾 《商场现代化》2010,(21):63-63
<正>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也逐步开始深入社会,成为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份子,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生的良好个性特点和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会对其成功择业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病理学家卡普兰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情感、自尊、评价、归属、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深水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农"问题仍然是优质城镇化的负影响因素。随着城乡环境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加快,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本文结合当下海南省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创业过程中的影响因子进行梳理,提出建构一个以返乡创业农民工为主体,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扶持和亲友支持的囊括了政策支持、教育支持、资金支持、服务支持和情感支持五个子系统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长期视角分析了农民工返乡的制度背景,研究发现农民工务工收入主要是维持农村社会生活,农民工始终未能脱离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基于上述原因,此次金融海啸下的中国农民工返乡与其他国家"农村-城市"人口流动模式不同,农民工始终属于"非正式就业",失业后存在返乡激励.长期来看,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工获得"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8.
李静 《商》2013,(12):205-20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背井离乡,服务于城市建设。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难以融入城市。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加大力度,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让农民工快速的融入城市。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然后重点探讨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途径,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即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需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信任视角出发,探讨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内在机制.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的延续主要源于来自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和城市社会的推力.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包括:迟早要回到一种重复性博弈的农村生活状态、初级群体的社会相似性和对成员声誉的了解、弱势群体地位的影响.城市社会外群体的推力主要指:农民工的社会污名化、农民工对城市社会风险的自觉规避、信任机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