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形势下有源配电网快速发展,为响应客户双向需求,需从客户侧和电网侧两个方面进行管理模式变革,加强客户侧能源管控,打造客户最优用能策略,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加快配网管理技术革新,建设新型配电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故障指示器作为智能电网中故障分析处理的基础元件在智能配电网系统中的分类和具体应用范围及故障指示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方案,针对故障指示器在未来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故障定位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初,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为全面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发展战略,深入解决电网"两头薄弱"中的配电网薄弱问题,加快城市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决定在秦皇岛地区启动建设智能配网示范区。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承担起这项使命,启动地市级智能配网示范区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4.
赵辰宇 《中国电业》2013,(12):88-89
从落实国家坚强智能电网战略发展规划出发,以建设智能配网为主线,探索省域智能配网管理模式,我们通过实践和广泛应用,加强配网各环节的全过程优化,使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10kV配电网络系统是集变电站、10kV配电网和用户在内的运行、监控、维修、用户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实施配电网智能化可以提高供电质量,提高配电工作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以及配电设备管理水平。文章提出一种新型10kV配网智能控制系统,主要针对10kV配网配电变压器、环网开关柜、负荷开关及以下的400V的配电系统实施智能控制、管理与分析,为发展电网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配电网是保障电力能源"落得下、配得出、用得上"的关键环节。如果说主网是电网的主动脉,那么配电网就是电网的毛细血管。河南地处中原腹地,61%的用电量、70%的生产总值、81%的人口、89%的国土面积……县域在河南占据了重要地位,农村电网是河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差、装备水平低等河南城乡配电网薄弱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农村电网薄弱问题尤为突出。发力配电网改造  相似文献   

7.
正配电网是电网的末端,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用电,备受国家重视。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对各级供电企业加强配网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中低压配网一直是配电网管理的难点,针对中低压配网"底  相似文献   

8.
主动配电网融传统配网元素、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柔性负载等于一体,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效益需要对传统调度策略进行变革和优化。文章设计了一种统筹主动配电网各要素特性的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分时电价、柔性负载的能量容量约束等对电网运行成本的影响,并以可控分布式发电的调控和网络联络开关的控制作为主要依托,追求单个调度周期内的运行成本最低。为了保证调度策略可求解,文章提出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算例表明文章构建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网黑龙江省巴彦供电公司(简称:国网巴彦公司)积极争取省、市公司支持,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步伐,加大配电网投资,重点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为此,该公司一方面加大电网的改造力度,创新打造城镇10千伏"手拉手"电网,逐步提高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在苏南变投运后,力争实现巴彦镇内10千伏电网的不间断供电。另一方面,以智能化台区为目标,高标准建设了太平川、管家窑、永发屯等台区。为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处于电网末端,配网运行维护管理相对复杂。配网的主要特点就是点多面广、结构比较复杂。目前,配网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较低,也比较粗放,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手段,因此,需要对配网运行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提升配网运行水平。配网运维存在的问题及困难配网结构复杂,设备种类多,且技改大修周期长,部分设备老旧严重。近来年,虽然配网改造力度不断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实时、直观反映电网运行参数,利用"三遥"(遥控、遥信、遥测)功能实现系统线路故障隔离和切除,便于配网运行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配网线路运行情况。通过智能开关的应用,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利用率,实现电网的自动、优化和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电能在能源领域的地位愈加重要,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国家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能成为人民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用户四部分构成的电力系统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电网输送与使用可靠。因此,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持续运行,提升电网的输电效率与效能,进一步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成熟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黄浩 《广西电业》2012,(Z1):26-31
城市配电网作为输变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整个电网中向上联接着主网,向下联系着用户,同时担负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好优质服务、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对南宁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的加大,南宁电网进入跨越式发展,但是配网与主网建设步伐不相协调,配网建设速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城乡结  相似文献   

14.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今年,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电力)将“配网标准化建设”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提出“加快中心城区配电网建设改造,西安三环以内、延安中心城区率先建成技术领先、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高效灵活的现代配电网。”  相似文献   

15.
打造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中山供电局)不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网络结构及提高设备水平,10千伏配网线路环网率为87.31%,城镇线路环网率达100%,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大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定位,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中山供电局电网建设日程。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可靠性能否满足负荷已成为主要矛盾。投入增加可以改善配电网可靠性水平,但并非投入增加可靠率会实现100%提升,合理投资额度与配网可靠性存在某种关联,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存在一定指标。分析配电网规划问题,探讨可行规划提升配网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郭学安 《广西电业》2013,(5):116-117,115
确保广大用户的安全供电是电网企业的根本工作,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配电网当前的运行现状、智能电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性的原因,详细分析了智能配电网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智能配电网具体的应用实践,对智能配电网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一种企业级输变配一体化生产管理系统(PMS系统),以营配合一的电网数据为基础,将属于配网运检、用电、调度等不同专业建立的配网生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网抢修系统、客户呼叫中心、用电采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等进行全面的信息模型融合,并由此发展出丰富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技术,实现了准确的站-线-变-户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配电网设备大面积投入保护,能有效减小故障停电范围,缩短故障巡线时间,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极大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10千伏配网属于低压配电网,该配网线路一般为放射状或树形供电方式,具有线路多、供电半径长、覆盖范围广、运行自然条件复杂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10千伏配网的电负荷激增,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结合配电网易出现的停电多、投诉多、社会人员触电多这一"三多"现实问题,组建了配网管理提升精益项目管理团队,推进精益管理落地,取得了良好成效。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连接和服务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其坚强稳定运行和精益高效管理是"人民电业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通过精益管理工作,查找配网管理中存在的"三多"问题,并以"三多"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目标,提升配网精益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