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于新型陶瓷和CBN砂轮的使用,无论成形磨削还是展成磨削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曾经有人认为,几年以后剃齿加工几乎会完全被磨齿加工取代,因为确实有很多过去用剃齿加工的齿轮现在改用了磨齿加工。但出乎人们的预料,目前在全球的齿轮生产中,剃齿加工还是最主要的齿轮精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2.
丁锋 《活力》2014,(3):29-29
介绍在3903T齿轮测量中心测量内齿轮的齿形、齿向、齿距、径跳误差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万能齿轮测量机(3004B型、3006B型、3008B型)是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研制生产的新型智能化齿轮测量仪器,在国内市场上大约销售了100台左右,在国内各大汽车厂、齿轮厂及齿轮加工行业都能看到它的踪影,在提高齿轮加工精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形误差、齿向误差、齿距误差、径跳误差还可以测量剃齿刀、插齿刀的齿形误差和齿距误差。该系列仪器技术先进,操作方便,故障率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齿轮加工制造行业,高精度的加工装备不断涌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和应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齿轮变速箱的加工制造领域,整车制造对齿轮传动噪声和降低制造成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滚齿-剃齿-热处理-轻珩齿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这一  相似文献   

5.
磨齿是获得高精度硬齿面齿轮的工艺方法之一,但磨齿存在着设备昂贵,生产率低和调整困难等缺点。传统的研齿只能使齿面粗糙度有所好转,少量修整齿形和齿向误差,对其他误差修整作用很小,因为研齿时,两轮处于自由啮合状态,滚滑量在整个齿面上不均匀,在节圆附近滑动小,在齿根、齿顶滑动大,研齿时间长了由于不均匀滑动会使齿形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丁锋 《活力》2014,(5):36-36
一、HORLER TPF-40齿形齿向检测仪性能介绍 TPF-40是德国HORLER 公司生产的齿形齿向在线检测仪器,可测最大齿轮外径3500CM,模数3-40,螺旋角〈45°,连续可测齿轮扇面〈60°。轴行程:X轴(切线方向)追到320,Y轴(半径方向)最大200,Z轴(垂直方向)最大1000,不包括控制器的重量约1800dn,使用电压AC220.50~60HZ。电源消耗约1KVA。其特点是能够直接在干活的床子上对齿轮进行监测。这也表明可以在齿轮加工过程中随时快速监测,节约了重新吊运、重新找正的时间。无需找正、通过手头的监测结果即可判断齿轮如何;另一方面,即使发现齿轮几何偏差,也无需补充找正误差,便可精确更正。  相似文献   

7.
GB10095—8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国家标准,对齿形误差△f_f的定义为:在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齿顶倒棱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形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设计齿形可以是修正的理论渐开线,包括修缘齿形、凸齿形等,如图1所示。渐开线圆柱齿轮鼓形齿(即凸齿形)和修缘齿齿形误差,就是用设计齿形曲线图来评定的 一、设计齿形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简易型园柱齿轮渐开线检查仪,介绍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精度分析,认为该仪器可以满足对7级园柱渐开线齿轮的齿形误差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硬齿面齿轮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硬齿面齿轮插齿技术的发展。针对插齿加工过程中机床传动误差以及刀具构型误差对齿轮精度造成的影响,阐述硬齿面齿轮插齿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长度计量室配备的渐开线齿形齿向检查仪,是日本大阪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制造的,型号为GC—4日,可测量齿轮的模数为m1~m12,螺旋角为0°~50°,基圆半径最小定位刻度为1μm,螺旋角最小定位刻度为2″,误差放大倍数为500倍和1000倍,误差可用测微仪指示,也可用坐标纸绘制。该仪器能够测量圆柱直齿轮和圆柱斜  相似文献   

11.
机械传动齿轮失效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机械齿轮的失效有轮齿折断、齿面胶合、齿面点蚀和齿面塑性变形等主要形式。由于轮齿啮合不合理,造成超负荷或冲击负荷而产生轮齿较软齿部分金属的塑性变形,严重时在齿顶的边棱或端部出现飞边、齿顶变圆,主动齿轮的齿面上有凹陷,被动齿轮的节线附近升起一脊形,使齿面失去正确的齿形。齿轮失效直接影响着煤矿机械效能的发挥,亟待解决,本文提出几种改进途径,针对煤矿机械功率大、速度低、重载和相对尺寸小的特点,分析了煤矿机械传动齿轮的失效形式,提出了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2.
齿轮传动会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具有传递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等优点,也存在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以及成本较高等缺点。齿轮加工的基本要求是齿形准确和分齿均匀。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切削加工法,此外,还有铸造法、热轧法等。齿轮的切削加工法可以分为仿形法与范成法两大类。单件齿轮在线切割上加工,通过实际加工只要控制好公法线长度的公差值,试用效果良好工作可靠,也能满足高精度、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国内外螺旋锥齿轮研磨技术的研究,文章探讨了V/H研齿运动模型在中大创远螺旋锥齿轮全自动研齿机YK2560控制软件上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全齿面研齿的运动轨迹控制技术、研齿效果控制技术、齿轮侧隙的自动检测与补偿技术,齿轮副综合跳动误差及齿轮副成员的跳动误差自动检测技术,磕碰与毛刺的自动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齿轮啮合过程中的接触应力,在传统齿廓修形理论的基础上,以啮合齿轮的传动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应用遗传算法对齿轮的修形参数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修形前后的齿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确保满足齿轮传误差最小的条件下,用该方法确定的齿轮优化修形参数,可以减小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根处44.43%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15.
佟金玉  徐坤 《价值工程》2011,30(6):11-11
目前齿轮副侧隙的计算仍使用材料平均热膨胀系数的方法,造成较大误差。本文根据计算所得齿厚偏差来确定侧隙的最大值及最小值。齿轮副侧隙的大小与齿轮齿厚减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齿厚上偏差,即齿厚的最小减薄量可以根据齿轮副所需要的最小侧隙通过计算确定,齿厚下偏差则按齿轮精度等级和加工齿轮时的径向进刀公差和几何偏差确定。齿轮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确定后,齿轮副的最大侧隙就自然形成。  相似文献   

16.
建议修订《基本齿廓》标准,增设大齿形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GB3480的公式及部分资料,说明重载齿轮约需25°啮合角。为实现25°啮合角,可有多种途径。若采用20°齿形角、大变位方法,会带来性能上、设计上、工艺上的若干缺点。因此,建议对GB1356-88进行修订.在该标准中增设25°齿形角的基本齿廓。  相似文献   

17.
齿距是齿轮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减小计算误差,我们在微机上开发了齿距测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只要输入在万能测齿仪上测得的有关数据,即可得到齿距偏差△fpt和齿距累积误差△Fp,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齿距是齿轮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减小计算误差,我们在微机上开发了齿距测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只要输入在万能测齿仪上测得的有关数据,即可得到齿距偏差△fct和齿距累积误差△Fp,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加工外齿圈要保各项精度指标,很困难.本文以剃齿机IY4232}为例,改造成为数控剃齿机,重点探讨自动送料装置,该装置设计完成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机床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明显提高了剃齿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加工外齿圈要保各项精度指标,很困难。本文以剃齿机(Y4232)为例,改造成为数控剃齿机,重点探讨19动送料装置,该装置设计完成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机床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明显提高了剃齿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