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煤电之争”后,最近又出现了关于发电企业是否亏损的争论。一方面,电力企业及相关机构纷纷提出发电企业亏损严重,要求政府上调电价:并列举了诸多原因,如煤炭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上网电价却没有上调。另一方面,也有专家认为发电企业并没有亏损,认为发电企业是在忽悠电力紧张,人为地制造缺电恐慌,实际上是以此来要挟政府上调电价;甚至有媒体报道,说“电荒”其实是“人祸”.发电企业并不亏,只是嫌赚得太少。  相似文献   

2.
对区域电力市场电价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制上网电价不以发电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为界限单独核算出容量电价部分和电量电价部分,而只形成一个综合反映总发电成本的上网电价。因而其简便易行,便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间电力交易,不需要由政府或电价监管部门花大量精力去制定其中的容量价格。但在政府利用政策引导电力投资、扶植发电企业发展等方面,就不如两部制电价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现行电价和按政策联动70%的电价,均会使企业继续亏损,只有当电价由市场决定时,市场化的煤电价格联动才能形成,才会扭转发电企业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可持续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光伏发电则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手段。由于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比传统能源的发电成本要高得多,世界各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政府对太阳能发电企业进行补贴的主要形式是给发电企业以优惠的上网电价。合理的上网电价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确定合理的太阳能上网电价是政府制定太阳能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心急如焚,千呼万唤,束手无奈——这是几个月来发电企业面对电煤价格飙升的心态。就在各方都对奥运会前联动电价或补贴基本不抱希望时,国家发改委终于出台了电价上调政策,使发电企业总算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人说是杯水车薪,每千瓦时2.5分的电价上调毕竟可以使发电企业缓解一定的经营压力和资金链断裂风  相似文献   

6.
心急如焚,千呼万唤,束手无奈——这是几个月来发电企业面对电煤价格飙升的心态。就在各方都对奥运会前联动电价或补贴基本不抱希望时,国家发改委终于出台了电价上调政策,使发电企业总算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7.
电企亏损身不由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忠 《董事会》2008,(6):56-58
政府对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实行“双管制”,与单管销售电价相比,这种“双管制”避免了电网公司与发电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对电价管制的干扰,同时也为电网公司锁定了利润空间。然而从确立“双管制”的那天起,也就注定了日后调整电网公司与发电企业的利润分配格局会十分困难,最终迫使发电企业单方面承担由电煤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8.
市场煤和计划电对火电企业效益的影响2006年,我国电煤需求量约13亿吨,约占总煤炭消费的55%。由于电价上调远低于发电用煤的价格上涨,连年走高的煤炭价格,使发电企业的财务状况受到严重威胁。如2004年,国有重点煤矿发电用煤价格上升15.3%,而电价只上升4.5%,尽管火电厂的发电利用小时当年已增加到5988小时,全国大多数火电厂仍处于微利和亏损状态;2005年,更出现了大面积亏损。2006年,火电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预测还会进一步恶化,除排污费、水费等刚性费用增加外,最关键的是将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电力出现了相对富余,将直接影响到电厂的售电收…  相似文献   

9.
<正>电价的非联动上调作者:本刊评论员沙亦强要点:国家发改委终于出台了电价上调政策,每千瓦时2.5分的电价上调毕竟可以使发电企业缓解一定的经营压力和资金链断裂风  相似文献   

10.
任小六 《中国电业》2003,(11):49-49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上网电价则是发电企业的利润杠杆。竞价上网,就应该按市场经济规则赋予电力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正"降低有关省(区、市)燃煤发电企业脱硫标杆上网电价,各地未执行标杆电价的统调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同步下调。"这是2013年9月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的通知。整个2013年,对于传统能源中的燃煤发电行业来说,上网电价、环保电价调整和节能减排压力导致燃煤电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上网电价测算方法的比较,得到相应电价机制下发电企业的电价成本模型。不同电价机制下的电力工程造价系数说明,只有标杆电价政策对发电工程造价即发电项目固定成本存在明显约束,而经营期电价政策可以相对减缓发电企业电力工程造价见涨的趋势,也说明事前定价机制下发电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程度更大。发电企业减少成本的努力程度与单机容量和年利用小时数成正比。电价政策的改革调整激励发电企业采用高参数、大容量、低煤耗的大机组。从电价政策对发电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来看,不同电价政策郝对发电企业减少其运营成本有激励作用。近年标杆上网电价水平的调整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而煤炭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发电企业的成本控制压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中电联5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1~4月份,我国五大发电集团的火电生产业务亏损1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72.9亿元。分析认为,虽然国家4月份上调了部分省份的上网电价,但由于个别省份没有实施,加上煤价持续上涨,火电企业亏损情况没有好转。  相似文献   

14.
由于煤价连年大幅上涨.使得发电企业连年大幅亏损。河南省目前有54家统调发电企业,自2007年以来.持续出现大面积亏损。截至2010年底,河南统调燃煤发电企业几乎全面亏损,54家统调发电企业2010年全年亏损额达54.4亿元,同比增幅达116.04%.其中燃煤发电企业亏损54.63亿元,同比增幅达132.36%。  相似文献   

15.
对策一:培养到市场中与同行平等竞争的观念长期以来发电厂的电价一直实行"弥补成本、还本付息"的电价政策。电价由政府个别核批,发电量也由政府下达,电厂管理者的精力很大部分放在"跑政府、批文件"上,不管发电成本如何,只要把电价、电量跑下来,一切OK,电厂几乎没有降低成本的压力。有些电厂也制定了各种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但由于没有外部约束力量,这些办法规章仅仅停留在纸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实行竞价上网以后,电厂的效益不再取决于某个政府部门的态度,而要依靠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机组性能,努力降低成本。发电企业…  相似文献   

16.
挑战一:电价空间狭小,电网公司盈利能力急剧下降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实现利润总额115.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22%,发电资产剥离后,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2003年目标利润是32.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降到0.4%。按拟组建的区域电网公司划分,预计五个区域电网公司中就有两个(华中、西北)出现亏损。这说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电网资产的盈利能力大大低于发电资产的盈利能力。由于目前还没有实施输配电价,电网公司实际的电价空间仍然是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之差。国外电网环节电价一般占销售电价的50%左右。受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双重挤压,我国电网环节…  相似文献   

17.
煤电关系的戏剧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煤价并轨改革,无疑是2012年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 煤电关系的戏剧性变化 2011年煤电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煤价太高导致发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部分发电企业不得不以多种借口少发电、不发电,从而产生了所谓"软缺电"这种新现象.最严重的时候,全国有21个省出现了包括"软缺电"在内的缺电.山西省十余家发电企业甚至联名到北京上访,要求中央政府批准提高电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提高上网电价,尽可能地解决"软缺电"问题.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都自然地把紧张的煤电关系从2011年延伸到了 2012年,在年初两会上的总理工作报告中,理顺煤电关系成为2012年国家层面上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许多煤炭企业已经根据电煤供应紧张的预期,安排了充足的煤炭产量增长计划;部分发电企业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电煤紧张和煤价高涨,从2011年底就开始购买和储存了大量煤炭;甚至地方政府也做好了继续"调煤保电"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从计划电到责任电作者:本刊评论员沙亦强要点:上网电价的提高再次缓解了发电企业承受的巨大压力,但面对高位煤价,10%的调幅显然远不足以弥补成本增长,发电企业全年亏损局面仍难以扭转。由  相似文献   

19.
动向     
国家发改委:确定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通知》称,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先按其入厂垃圾处理量折算成上网电量进行结算,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  相似文献   

20.
现行电价和按政策联动70%的电价,均会使企业继续亏损,只有当电价由市场决定时,市场化的煤电价格联动才能形成,才会扭转发电企业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