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降价的技巧     
降价的最终目的,不外是为了打开销路,进一步薄利多销,最终提高销售额,增加利润.但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他们对每一件意欲购买的商品都会在意识中做出判断,形成一个预期价格,当价格降低时,消费者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好处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购买.  相似文献   

2.
从文献中得知,消费者最终是否会购买产品,选择哪个品牌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其做为控制变量,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购买直销产品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貌似不相关的价格信息经常会对购物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不经意地改变消费者对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的意愿。在研究者看来,这种信息无论是偶然出现的还是商家刻意安排的,都会强化或弱化顾客购买目标商品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企业标准化》2004,(4):15-16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市场上的食品供应越来越丰富,消费者在眼花缭乱的商品中经常会步入消费误区,青少年消费者有时还会出现畸形消费。购买商品时要注意其营养含量,您的消费行为将会稳健而不乏时尚,前卫而又有可持续性,最终成为一个理性的健康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貌似不相关的价格信息经常会对购物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不经意地改变消费者对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的意愿。在研究者看来,这种信息无论是偶然出现的还是商家刻意安排的,都会强化或弱化顾客购买目标商品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监督与选择》2004,(5):B017-B017
消费者购买节能灯时,首先都爱问,哪种牌子的好?价格多少?认为价格高质量就好,其实不然。目前在“节能灯”市场还很不规范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节能灯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过高的消费价格指数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居民的生活秩序,形成消费指数上涨预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混乱。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贸易方式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一段时间内,大量群众会同时进行消费或者投资,这样的集中购买行为的产生会对整个市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本文给出消费者集中购买行为的定义和特点,从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角度对消费者集中购买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网站特性、信息对称性、价格、从众心理和消费者习惯对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作用,从而影响集中购买行为,为影响我国消费者集中购买行为的因素提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们企业跟政府不一样,我们是靠价格获取收益,所以只有当价值使得消费者觉得付出,只有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会购买的时候,把才会付钱  相似文献   

10.
以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从价格促销出发,构建了价格判断、消费者感知质量以及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方差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处理实验获得的数据,研究了价格分布和折扣判断难度对消费者价格判断的影响以及价格判断对感知质量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价格判断的主要因素是折扣判断难度;价格判断正向影响感知质量,也通过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折扣幅度和折扣频率对价格判断和感知质量都有影响,即折扣幅度过小或者折扣频率过低,消费者的价格判断偏高,而折扣频率过高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产生低质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1.
程琳 《活力》2014,(21):40-41
在现代微观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均衡”,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而言,能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是再理想不过了。其中,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具体定义是这样的。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使为理论的核心。它是消费者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并维持不变的状况表现,消费者此刻处于一种均衡情况。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假设条件:(1)消费者的偏好。这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2)消费者的收入。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所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存在递减问题。因为收入有限,需要用货币购买的物品很多,但不可能全部都买,只能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种。(3)物品的价格。由于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的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的。  相似文献   

12.
在线渠道下,不同品牌的价格折扣促销的差异性会引起在线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变化。同时,在线的价格比较机制也增加了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如果不分离出这一重要的促销效应,那么会产生估计偏差,影响模型的预测能力。本文首先回顾品牌选择的离散模型中价格促销的研究脉络;然后构建在线渠道消费者品牌选择离散Logit模型;接着在对中国某电子商务公司的消费者实际购买可乐的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价格折扣对于该公司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如果不引入价格折扣促销因素,将会过高估计价格的影响;(2)价格折扣促销对于消费者网上品牌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为正效应。文章最后剖析价格折扣对在线渠道的消费者品牌选择的行为影响机理,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零售商均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然而,我国的自有品牌尚处在发展培育阶段,市场占有率仍然偏低。据此,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探讨价格意识、品牌熟悉度、感知风险以及感知质量是否会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意识、熟悉度、感知风险和感知质量都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也验证了感知质量的中介作用,其中感知质量部分中介熟悉度、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完全中介价格意识与购买意愿的关系。本文还提出,自有品牌要加強与消费者的沟通来改变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质量以及形象认知,同时增强品牌熟悉度。  相似文献   

14.
马宝琳 《企业研究》2007,(11):53-56
营销的终极目标是使更多的消费者以尽量高的价格购买企业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营销人员需要立足于消费者去协调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高于价格,消费者感觉到"物超所值",就愿意购买,这是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的价格竞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这种产品时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购买这种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产品。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有两个厂商的离散动态决策模型,研究在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中生产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的厂商的价格决策对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影响,价格决策影响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动态演化的过程,以及市场均衡的务件和特征,包括产品不占有市场、占有部分市场以及上有今都市场的价格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往往在购买商品时都会评价产品的价值结构,根据其自身认为重要的价值因素如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品牌形象等因素进行评估,然后选择较高价值的产品,经过重复购买和评估后,当消费者发现某一品牌在总体价值上优于其他品牌时,消费者就会对该品牌产生的偏好.  相似文献   

17.
貌似不相关的价格信息经常会对购物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不经意地改变消费者对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的意愿.在研究者看来,这种信息无论是偶然出现的还是商家刻意安排的,都会强化或弱化顾客购买目标商品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正>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普遍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很看好;但是44%的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表示"不好说";61%的人认为电动汽车一定会满大街,62%的消费者表示会购买电动汽车;购买理由中,仅有10%的人是因为"不限购"而购买电动汽车。而绝大多数人的购买理由是"用电比用汽油更划算"和"环境保护",其次才是国家补贴。而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指标中,充电时间等使用上的便利性、充电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价格和安全等几大因素均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44%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安  相似文献   

19.
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知悉真情权(或称知情权、了解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需求认知、信息搜寻、购买方案评价、购买、使用、使用后评价、处理七个阶段。当消费者计划要购买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就会搜寻信息。相对于有形商品,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可变性和易消失性,购买服务的风险性更大,因此服务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行为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行为存在很大的不同,服务消费者更信赖个人信息源。另外,服务产品购买过程中信息搜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情景因素、顾客感知收益、价格、知识和经验。文章针对顾客在购买服务产品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一些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