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005年2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我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党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全国人民共同向往的,与每个公民都休戚相关的大事。“小康”涵义类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7,(2):6-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会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提出我国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并将其正式列为我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长远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社会是由相当数量的人(群)按照一定的规范,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并发生相互联系的特殊形态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目前论说不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在我国当前及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要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这种协调包括要素(...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样郑重地强调社会和谐,把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问题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大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对于我们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李宝玉 《商场现代化》2005,(20):172-173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企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努力构建和谐价格关系,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乐山”的必然要求,是物价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柳思维 《消费经济》2004,20(1):19-2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5,(3):1-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2.
周觉 《消费经济》2003,19(2):52-54
“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1〕这个命题20世纪90年代初尹世杰教授就已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这个命题更凸显其理论的前瞻性和对实践的重大意义。全面小康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单就居民消费而言,意味着:生产力水平更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更高,生活更加富裕;物质消费、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任所在,使命所致,义不容辞。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作为年主题。这个年主题确定的好。一是它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再用20年的时间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丰富,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宽裕。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要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重要方针之一是继续扩大内需。要保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  相似文献   

14.
牟村 《消费导刊》2011,(6):70-70,7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制定的重要战略目标,关系到党的形象、执政地位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促进社会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充分认识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意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广泛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会议还讨论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  相似文献   

17.
和谐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古人强调“以和为贵”.新形势下,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和谐为视角审视我国的发展,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一起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社会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规范社会运行所采取的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总和。深刻理解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举全党全国之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以理服人、解决思想问题,又要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呼唤第一、引导广大群众认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合理性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统揽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一重大任务,首要的是使其具有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