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彩》2000,(4)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说 ,为了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要求 ,合理安排粮食生产 ,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 ,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也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部分粮食品种不再保价收购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的粮食收购实施退出保护价政策,今年又有不少省、市的中晚稻和小麦、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基本走上市场化的轨道。这是我国主动适应WTO规则的一个重要举措,必将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使与粮食生产有直接关系的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国 家为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的步伐 ,近年来对粮食购销政策作了较大调整 ,这对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产生了新的影响 ,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试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一 )粮食收购政策的调整从 2 0 0 0年 4月 1日起 ,国家调整了粮食收购政策 ,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了保护价收购。部分地区还相应调整了收购数量和收购价格。对于退出保护价范围的粮食品种 ,国有粮食企业可以按照“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的原则进行经营。农发行因此也调整了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办法。对于中央明确列入保护价范围的粮食收购 ,农发行继续按原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规范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入市收购企业资格和审批标准 ,严格审批程序 ,经省级工商部门审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认可后 ,向社会公布 ,并发放收购资格证。在审批中 ,努力避免失之过宽或限制太严等倾向。二、对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品种 ,要允许和积极鼓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经地(市)或县级以上工商部门审核批准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 ,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 ,在审批中要防止一哄而起 ,避免造成粮食收购市场混乱 ,损害农民利益。三、已获具有收购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资格、未取得收购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资…  相似文献   

5.
今年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关于适当缩小保护价收购范围和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价格的原则调低粮食收购价的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粮改工作的有力措施。这个决定,符合价值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规律,必将有力地推动粮改工作向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粮改的相关政策也随之得到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也随之变化。比如:1999年不调整保护价收购粮食的范围,但要调低保护价收购价格。当缩小保护价范围的时候,今年及以前年度收购的定购粮和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仍继续纳…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以来 ,国务院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允许部分地区的部分粮食品种经批准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允许经批准的入市收购企业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为适应政策的新变化和收购市场的新情况 ,辽宁省工商机关将初期对粮食市场的“拉网式”检查、“大兵团”作战向日常化、规范化、长效化监管转变。一是突出对重点监管部位粮源的监管。各地将本地用粮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批发市场的粮源作为监管的重点 ,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围绕管住粮源 ,普遍实行了“粮食市场目标管理责任制度”、“粮食市场巡查制度”、“驻场…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新粮上市起 ,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也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为了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要求 ,合理安排粮食生产发出的通知。通知说 ,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已明确规定 :“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 ,从二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全国粮食生产与流通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1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大力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落实完善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继续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拓宽粮食购销渠道搞活粮食流通,适当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继续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等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央针对粮…  相似文献   

9.
2001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央储备粮划转地方商品粮,附营业务停息挂帐,早籼稻继续退出保护价等政策相继出台,直接影响财政补贴.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对正确执行粮改政策,保证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与流通有关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0]12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与流通有关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 ,切实管好粮食收购市场的紧急通知》(工商明电(2000)14号)下发以来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努力吃透政策精神 ,落实粮改和粮管政策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打击未经批准擅自收购粮食以及违法违规经营粮食的种种行为 ,保护合法粮食流通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 ,随着国家粮改政策的调整 ,粮食收购市场日常管理工作中也面临着不少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推进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加大粮食顺价销售力度,加强粮食收购资金和粮食市场管理,推进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保护了广大农民利益,稳定了粮食生产能力,对促进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下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普遍加强了粮食工作的领导,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层层负责的粮食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了对粮食购销企业的监督和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做到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粮食顺价销售政策逐步得到贯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始扭转大量亏损的局面;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得到较好保证,基本实现了封闭运行;国有粮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商贸工业》2003,(7):53-53
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出通知,下发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和·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的办法。据悉,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应遵循“钱随粮走、购贷销还、全程监控、封闭运行”的原则,同时对贷款对象、用途和条件,贷款期限利率及方式,贷款调查、审查和审批,贷款监督检查等做了具体规定。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办法首次比较系统地对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做出具体规定,明确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应遵循“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区别对待、择优扶持,执行政策、防范风险”的原则,同时强调了非…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深化粮改的新举措 2001年8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主要举措包括:加快粮食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完善国家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办法,完全包给地方,真正实行首长负责制。在实施上述最新粮改举措的同时,粮食主产区还要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要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步伐,使粮食企业真正成为“四自实体”;积极培育粮食市  相似文献   

15.
杨明洪 《商业研究》2001,(5):102-10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 ,对于保护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改革是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因此 ,针对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有必要适时改革现行的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12号),针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粮食流通改革有关政策的若干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该《通知》精神,国家工商局迅速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切实管好粮食收购市场的紧急通知》(工商明电[2000]14号),对新形势下发挥工商职能,管好粮食收购市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取消了保护价收购政策,吉林、安徽两省已开始进行以“取消保护价,放开粮食市场,对农民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尽快深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弊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是以保护价收购为主,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弊端:1.保护重心偏离,未达到预期目的。国家制定保护价收购政策,其本意原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实际…  相似文献   

18.
国发〔1999〕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最近,国务院在石家庄市召开了七省粮食工作座谈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自去年4月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力度加大,经营状况好转,亏损减少;粮食收购资金基本实现封闭运行;粮食收购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粮食…  相似文献   

19.
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在重点抓好粮食市场管理的同时,继续加强对各类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一)围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管理。2001年共查处非法粮食收购案件1.47万件,没收违法收购粮食0.61亿公斤,罚没金额0.76亿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同粮食部门审批可入市收购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企业7983户,审批可入市收购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企业23078户。进一步拓宽了粮食购销渠道,促进了粮食的合理流通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依法…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 ,江总书记、朱总理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并在不同场合反复就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表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中央粮改政策和江总书记、朱总理的指示 ,继续搞好粮食收购市场管理 ,努力促进搞活粮食流通 ,王众孚局长反复强调 :粮管工作是“天大的事情”、是“第一位的责任”、“第一位的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国家工商局党组部署和要求 ,采取坚决而有效的措施 ,维护粮食收购秩序 ,搞活粮食流通 ,确保粮食市场活而不乱、竞争有序。近期 ,要集中精力 ,认真抓紧做好“12345”工程 ,即 :理清思路、把好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