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敏 《价值工程》2011,30(35):276-277
随着人类体育活动的国际化和商业化,各种体育纠纷越来越多,如何针对不同体育纠纷的特殊性构建适当的解决机制,体育仲裁就是行之有效且运行广泛的一种。与国际体育仲裁相比,公平公正是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所追求的首要价值;经济高效是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所追求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2.
环境民事纠纷作为一种新型的纠纷,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需要确立相应的解决机制来解决环境民事纠纷。仲裁作为一种传统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经济、快速、方便的特点,将仲裁引入到解决环境纠纷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来,构建起我国的环境民事纠纷仲裁制度,将大大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保证法律主体环境利益的实现,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一部重要立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设上作出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然而在实践中,多部门同时作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使之仲裁裁决类似于行政决定,带有浓厚行政色彩,从而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行政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4.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平台、重要节点和战略支撑.健全自贸区内的国际仲裁体系,构建稳定可预期和优质法治化的“一带一路”非诉纠纷解决机制,需要临时仲裁和机构仲裁“双轨并行”,需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机构介入下的临时仲裁制度.《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规则》作为我国首部临时仲裁规则,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通过司法机构和仲裁机构的适时适度介入,为临时仲裁提供积极协助、必要补充和有效制约,初步构建了呈现“一体两翼”格局的临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5.
仲裁作为诉讼外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作用.本文从仲裁协议的生效要件,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原则,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程序,仲裁协议效力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投资,势必带来大量的商事争议与纠纷。为了追求商业效率,当发生商事争议与纠纷时,企业更愿意选择仲裁这种方式解决。我国相关法律虽然没有明确禁止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但由于反垄断争议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当事人将反垄断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情形并不常见。与我国其他解决民商事纠纷方式相比较,仲裁具有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保密性、独立性及便捷性等优势。因此,在不违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鼓励当事人将部分反垄断争议提交至仲裁机构仲裁,通过完善我国的仲裁法及反垄断法的相关法律制度,将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在立法上予以明确,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一部重要立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设上作出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然而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郑璐  张冲 《价值工程》2012,31(18):290-291
从体育仲裁的性质入手,认为体育仲裁制度契约性、准司法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要求建立体育仲裁司法监督模式;司法监督有利于实现体育仲裁所追求的公正、效率的价值目标;在司法监督模式上,国内学者有着"全面监督论"和"程序监督论"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两者可以在承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对是否决定进行法院实体审查这一重要问题达成契合,因此体育仲裁司法监督模式应采取法院原则上不监督体育仲裁实体但允许当事人协议扩大监督权的设计,是切合我国司法制度实际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事仲裁作为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世界各国倍受人们青睐.传统的社会对调解与妥协的偏好,使得仲裁成为解决纠纷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今天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既深深地檀根于早期社会的法律传统,又在后来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内容和特点.从历史起源看,商事仲裁几乎是伴随着人类商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由于仲裁在解决商事争议尤其是国际商事争议方面具有司法诉讼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一直倍受商界的推崇和青睐,并已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各国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最为普遍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SEP诉讼专业性高、审理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导致人们开始寻求新的纠纷解决替代方法。仲裁日益成为各国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选择之一,各界也开始提议通过仲裁来解决SEP纠纷。仲裁有着快速、程序简便、节省成本等优点,是诉讼的有益补充部分。本文通过分析SEP纠纷呈现的问题,阐明适用仲裁解决该类纠纷可能存在的争议和可行之处,为我国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事交易越来越复杂化,涉及多方当事人利益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在仲裁实践当中,当事人对建立仲裁第三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他们急切的渴望通过仲裁第三人制度更加快捷地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仲裁第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作为民商事领域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采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关系愈发复杂,即使是同一交易,也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那么在同一争议下,多方当事人的仲裁程序问题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仲裁第三人的界定、关于是否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之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仲裁作为民商事领域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采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关系愈发复杂,即使是同一交易,也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那么在同一争议下,多方当事人的仲裁程序问题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仲裁第三人的界定、关于是否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之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金涛 《活力》2011,(11):142-142
一、仲裁程序选择权概述 “选择权是指纠纷当事人在纠纷发生时选择利用(或者不利用)现有司法制度和其他纠纷解决方式(行政处理、仲裁、诉讼等)的权利.以及在程序运行中对行为(是否举证、和解、调解等)进行决策的权利。”本文所指仲裁程序选择权是指仲裁当事人就仲裁程序或与仲裁程序有关的事项以当事人合意形式。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仲裁程序正当化的情况下,要求仲裁庭依照当事人合意的仲裁程序作出裁决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企业调解、劳动仲裁与法院判决"相结合的"一调、一裁、两审"制度.随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实行的"一调一裁二审"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强制仲裁的原则也和国际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原有的制度设计对解决劳动争议的力度较为薄弱,劳动争议仲裁体制应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民事纠纷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纠纷,如何处理好民事纠纷,从一方面来讲,涉及到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另一方面来讲,其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立法者主张通过仲裁的手段高效,公正的解决纠纷,从而化解司法机关的裁判压力。这并不意味着司法对仲裁的无权干涉。在对仲裁的司法救济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地界定我国司法机关对仲裁裁决的监督范围以及细化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司法救济范围来实现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商事仲裁的日益复杂化发展,仲裁第三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是否应突破仲裁协议的效力进入仲裁程序中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本文首先结合仲裁自身的特性以及仲裁第三人与民事诉讼第三人的比较分析对仲裁第三人作出界定;并阐述了学界正反两方争议所涉及的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应该设立第三人制度,但须加以严格的限制,从而有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8.
四、仲裁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一)改行政仲裁制度为民商事仲裁制度 世界各国的仲裁制度,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民商事仲裁;二是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行政仲裁。从发展趋势来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民商事仲裁则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潮流。我国现存的仲裁主要分为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两种。涉外仲裁已逐步与西方的民商事仲裁制度趋于一致。而国内仲裁,既不同于民商事仲裁,又不同于行政仲裁,而是更多的带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痕迹。其表现在:一方面,当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允许当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案件在我国现阶段有日益增加之趋势,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解决劳动争议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程序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举证责任制度、仲裁时效、仲裁监督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20.
杨艳 《质量跟踪》2003,14(3):7-7
公正、合理、及时地解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质量纠纷,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仲裁法》的规定和仲裁工作的需要,2月25日西安仲裁委员会成立了西安仲裁委质量纠纷仲裁中心,强蔚琨任主任,聘请了一批长期从事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检验的专家和长期从事质量执法的法律工作者,组成西安质量纠纷仲裁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