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道芳 《上海商业》2005,(11):54-54
在全球IT界,惠普是一家尤其注重市场细分化和定位的公司。惠普软件当然也如此。与IBM、微软等公司相比.惠普的软件品牌可谓嫩矣。然而.它近年来在琳琅满目的管理软件领域中独辟蹊径,首创“IT管理”(即对IT部门实施管理)新概念,并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为进一步开发该市场,惠普软件日前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召开主题为“管理创新IT价值”的“HP OpenView 2005技术大会”。  相似文献   

2.
“IT外包”中国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竹青 《江苏商论》2006,(11):38-39
通过解析我国软件企业开展IT外包的动因,比较中印两国企业生存的环境,提出中国不能照搬印度的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以国内市场为目标,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以完善的服务为竞争手段,大力发展IT外包。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需要,市场营销部门和IT部门越走越近,一种“市场营销—IT新关系”正在帮助企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对产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COBIT(Control object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理论和风险控制理论,对IT外包业务的风险进行标识,最终建立起IT外包活动的风险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三联竞争力》2010,94(1):36-36
2009年11月23日,AOL、Palm、HDDVD等IT企业和产品“有幸”登上英国知名IT网站V3评出的“IT市场10大失败者”榜单。这些曾经的行业佼佼者,在市场竞争的风云变幻中,或落寞、或衰败,有的甚至已经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6.
叶文东 《网际商务》2011,(12):67-69
陈春发认为,企业IT部门的角色越来越走向综合,营销部门、IT部门要密切合作,开发IT解决方案,提高营销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IT行业目前“55岁现象”直行的现状,对其危害及根源做出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从根本上解决“55岁现象”的方法——IT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同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现阶段中小IT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途径进行拓展性地设计,并提出IT从业人员应积极正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与时俱进,从容面对挑战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鲁渝华 《商界》2003,(9):62-63
数年前,面对困境中的企业,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一句话掷地有声:“除了老婆和孩子外,其余什么都要改变!”如今。三星脱胎换骨,成为了全球IT巨头。那么三星在中国又是怎么做的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运营方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个企业不与信息和科技相联系,它最终将难逃失败的厄运.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关注自己的IT环境和信息系统.以前,我们总是把IT服务纳入到企业的内部组成,由本企业的IT部门来完成所需的工作.而现在,由于我国IT行业的不断完善以及大量外资企业涌入的影响,"IT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逐渐为更多的企业和部门所了解和接受.但是,总体来讲,"IT外包"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它的前景和未来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商界领袖》2004,(6):58-59
相对于家电行业市场管理和运作的透明化而言,国内IT行业则相对有些迷茫,有一点华而不实和“虚高”;这倒不在于IT的代谢速度,在我们看来,这仅仅是因为IT市场还很不成熟,不成熟的市场催生相对成熟的资本和技术,无疑缺乏一种磨合。同样,缩短这种磨合就成为现时期企业的比较竞争力,那么,化就是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2005,(8):23-25
IT外包是通过第三方来帮助运行、管理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IT系统。外包不过是当前社会分工细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这种分工合作,社会经济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率都会提高。IT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又是一种服务性和支持性的业务。企业可以自己办,也可以外包给别人来办,由专业的公司来承担IT系统运营、维护或支持服务。用户选择将IT业务外包出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国内连锁商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管理中IT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试图从IT部门的职能、IT部门的规划、IT人员素质、IT部门的设施建设和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探讨应如何发挥IT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财年伊始,中国IT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在为作为国内IT巨头联想的国际化之路并不明晰而忧心忡忡.今天,他们已买到搭乘2008奥运“航母”的行业惟一金票,找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所呈现出的种种功能上的“不匹配性”,不是一个“低技术”的问题,即认为IT的水平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所以才产生不断需要资金投入来进行系统升级的IT黑洞;而是一个“非技术”的问题,即在公司决策者们纯粹地把IT作为一个效率提升工具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T(Technology,技术)改变了I(Information,信息)的权力归属,推动了“信息”在组织内的民主化进程,也因此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权力变革。企业的信息化,其实是一场权力和信息资源的再分配运动。 所谓的信息化并不是一场技术主义的革命,它的成功取决于多种政治力量的角力,而IT领导者则需要对公司内部的IT权力架构有所洞察:在公司内部谁实际享有IT决策权,谁又应该享有IT的决策权?在这样一场由信息引发的变革中,CIO是选择掌控还是接受宿命,取决于他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智慧。而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相当大程度上也取决于CIO的政治成熟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IT企业为企业的信息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促进了流通业现代化和社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成功率很低,致使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步入了“敢用的买不起”、“买来的用不上”的尴尬境地。对IT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系统工程中应引起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COBIT(Control Object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理论和风险控制理论,对IT外包业务的风险进行标识,最终建立起IT外包活动的风险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民经济的首要支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IT产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另一方面,我国IT产业本身也面临着环境,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逐步壮大的IT产业规模和稳定增长的IT应用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性发展环境,如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下精确解读IT产业大势,如何理性选择企业的创新战略,如何在细分市场领域构建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日益成为IT企业必须面对的关键命题。  相似文献   

18.
《商》2016,(4)
多元化一直是企业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绩效的常用战略,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许多企业开始将多元化经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多元化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适不适合进行多元化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此外,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引进IT,利用IT改善企业的生产流程控制和组织管理。IT带来了技术进步与流程优化,但有文献发现IT投资对企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表现为企业价值的改变。虽然关于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多研究结果被混为一谈,我们认为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多元化下对绩效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行业多元化、IT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信息化。现如今我们的很多企业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阶段,I T和企业的管理系统结合越来越紧密,考虑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IT服务系统的自身管理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IT服务管理体系的介绍,加之对IT服务管理现状的剖析,阐明了在现代企业中应用IT服务管理体系的方向,为企业在实践中应用做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IT行业“35岁现象”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IT行业目前“35岁现象”盛行的现状,对其危害及根源做出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从根本上解决“35岁现象”的方法——IT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同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现阶段中小IT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途径进行拓展性地设计,并提出IT从业人员应积极正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与时俱进,从容面对挑战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