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困境包括监管乏力、监管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协调、不周延、可操作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健全银行业的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增强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监督法律制度,充分发挥银行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业界声音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银保专业化发展,积极地推动银保专业化试点,在监管过程中有意识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介监管体系和中介监管制度,重视注重保险中介行业人才培养。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 保险公司和银行应该加深在资本层面的合作;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共同防范银保合作的风险传递、关联交易等问题,将银保合作专业化这步棋走稳走赢。  相似文献   

3.
余伦芳 《财会月刊》2004,(10):48-49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与现代银行监管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是规范会计核算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金融业不断涌进来,金融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银行必将受到更加猛烈的冲击.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规范对我国银行的监管,其中研究和建立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银保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拉动保险业务增长的时候也涌现了不少问题,如销售误导、监管缺失等导致"保单变存单"现象频频出现,极大危害了广大客户的利益。因此,应该采取加强银保协同监管、分柜出售产品、实行首问负责制等有效措施遏制,以保障广大民众的利益、实现银行保险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产品质量法》自颁布以来,为保障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商品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品质量法》逐渐暴露出监管理念滞后、监管手段不足等方面问题。而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引入了不少新理念和新方法,如风险监测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信息统一发布制度等,对除食品外其他商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也具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监外执行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于罪犯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监外执行罪犯分散较广,给监督管理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监外罪犯在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完善判决机关、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制度,确保判决与执行的相互衔接.完善有关对监外执行罪犯监督考察与监管的法律法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监外罪犯的监管,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和帮教作用.要对监外执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检察机关应加大刑罚执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张玉明 《活力》2009,(10):54-54,56
监外执行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于罪犯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监外执行罪犯分散较广,给监督管理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监外罪犯在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完善判决机关、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制度,确保判决与执行的相互衔接。完善有关对监外执行罪犯监督考察与监管的法律法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监外罪犯的监管,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和帮教作用。要对监外执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检察机关应加大刑罚执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入世与我国金融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从中国入世后金融业的相关承诺入手,分析了我国先行金融法律法规在税负差异、本土银行自主性和监管法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商业银行独立性,建立并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要求之一是让不同组织形式的法人实体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并在平等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公平竞争秩序的法律法规,其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为代表的法律法规成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因此,以资金运动为监管对象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影响企业资金运动的各方面关系、企业生产经营要素等…  相似文献   

10.
已经设立十年的新型金融机构之一的村镇银行是我国进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能够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在逐渐减弱.本文提出了村镇银行在发起设立、 经营发展、 风险监管的制度框架之下演化出的三重内生性矛盾:自主决策独立性的矛盾、 经营制度原则互不契合、 风险监管标准上下两难,着重分析了这三重制度困境之间还存在着内部逻辑演进的联结,并从路径选择的角度探析了村镇银行制度困境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村镇银行相关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