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际上有三种移动近场支付主流技术方案:NFC、SIMPASS、RF—SIM,部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实现信息传输。NFC的射频单元集成在手机上,需要改造手机方可投入使用;而SIMPASS、RF—SIM集成在SIM卡上,无需改造手机。RF—SIM载波频率为2.4GHz,SIMPASS和NFC为13.56MHz。中国移动采用的移动支付技术的信号频率是2.4GHz,而中国银联所采用的技术信号频率是13.56MHz。  相似文献   

2.
行业资讯     
《中国信用卡》2020,(5):94-95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与银联、支付宝合作二维码支付互认互扫(本刊讯)近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宣布与银联、支付宝合作二维码支付互认互扫。试点用户只需使用银行手机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即可完成支付。此次合作旨在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打通条码支付壁垒的指导意见,实现不同App和条码的互认互扫,为广大用户和商户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支付服务,助力条码支付市场向更加安全、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6年2月18日,中国银联宣布"云闪付"正式开通支持Apple Pay服务。Apple Pay采用的是全终端模式的NFC技术。此前的2015年12月12日,银联发布了适用于安卓手机的"云闪付"产品(基于NFC-HCE技术)。银联为不同手机平台下的NFC手机近场支付产品赋予了统一的品牌名称"云闪付"。"云闪付"开通Apple Pay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15,(8):1-1
随着配备近场通信(NFC)支付技术的三星移动支付系统(Samsung Pay)陆续在全球推广,移动支付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的关键点。中国银联产品部总工程师徐晋耀日前在深圳国际金融移动支付论坛上表示,银联将会进一步联合产业链,同运营商、手机厂商进行合作,未来NFC将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配。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12,(12):35-36
中国正在参加研制移动支付国际标准、运营商与银联捐弃前嫌合作增多、业界NFC手机采购力度增大……种种迹象表明,长期停滞的NFC市场正在苏醒,暖春在望。行业专家马继华认为,NFC移动支付需要产业链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大发展,错过NFC发展的大好时机,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先行一步,打个时间差抢夺一大块市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市场环境日趋成熟,移动支付发展潜力巨大,但缺乏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始终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由于各方都想主导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国移动的2.45GHz标准与银联的13.56MHz标准两者之间几年来一直缠斗不休、未有定论。不过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来,银联的13.56MHz标准就要即将从这场混战中胜出了。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4,(4):44-44
正4月23日,中国银联联合交通银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移动支付"迷你IC卡",并在广东地区率先启动试点。这项基于金融IC卡应用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将为持卡人体验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提供新的方式选择。"迷你IC卡"是由银行发行、手机SIM卡大小的金融IC卡。持卡人只需将该卡置入专用NFC手机,就可在银联"闪付"终端上实现近场支付;下载"银联随行"客户端后,还可同时享受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信)近日发布公告称,已为中国电信用户免费开通中国银联手机支付功能,用户只需办理银联翼宝手机支付卡,就可将手机免费升级为一台移动支付终端,这实际意味着在手机支付标准上,中国电信已完全使用银联的手机支付标准,且已开始实质性推向市场。目前,中国银联主导的手机支付标准尚处于市场推广初期,使用过的公众不多,而北京电信的银联翼宝依托的是  相似文献   

9.
刘洋 《金卡工程》2014,(6):18-20
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我们生活最大的改变,恐怕就是手机支付逐渐被认可。而目前国内的手机支付方式,除了各大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移动版(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还主要有二维码支付、近场支付(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两种。而在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厂商的推动下,二维码支付的规模曾在2014年年初超过NFC支付,一度将NFC支付边缘化。  相似文献   

10.
移动支付,特别是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近场支付已经成为市场热点并代表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均在积极发展NFC支付业务,各种支付模式层出不穷。在国外形成了以Google为代表的全手机终端NFC支付模式和以Orange为代表的移动运营商NFC支付模式。在国内,中国银联推出基于SD卡的NFC支付业务。在各种NFC支付模式中,它们有哪些不同?在我国移动支付标  相似文献   

11.
廖福辉 《中国金融》2021,(5):102-102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宜春中支")充分结合区域特点,组织辖内移动支付产业各方联合推动宜春市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银联移动支付的宜春模式。聚焦活力点释放移动支付消费功能聚焦校园场景建设。2020年,宜春中支牵头组织江西银联宜春地市部、建设银行宜春市分行、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合力打造"智慧校园"项目,聚焦宜春高校场景建设。已有5家高校成为银联移动支付标杆场景,师生不仅可以通过云闪付APP缴纳水、电、网络等各类费用,也可在校园食堂、小超市、书店、理发店等高频线下使用银联IC卡闪付、银联二维码等快速完成支付。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4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二维码线下支付等产品与服务。央行对此"暂停令"给出的理由是: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线下条码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3月20日,央行表示《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意见稿)短期内不会实施,同时,二维  相似文献   

13.
正一、手机二维码技术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二维码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将手机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利用手机的摄像头识读,这就是手机二维码。二、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  相似文献   

14.
《金卡工程》2012,(9):25-26
日前,在中国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银联总裁许罗德对外公开表示:移动支付标准已经基本确定为银联标准。此言一出,业界哗然。业界都清楚,银联13.56MHz标准和中国移动2.45GHz标准在三年的时间里明争暗斗,都企图占据移动支付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信)近日发布公告称,已为中国电信用户免费开通中国银联手机支付功能,用户只需办理“银联翼宝”手机支付卡,就可将手机免费升级为一台移动支付终端,这实际意味着在手机支付标准上,中国电信已完全使用银联的手机支付标准,且已开始实质性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6.
《金卡工程》2014,(4):21-21
正日前,中国银联发布消息,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闪付"终端近300万台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机支付受理,全国金融IC卡发卡量也超预期推进,移动支付行业飞速发展。众多移动支付参与方加速布局移动支付,中国银联力推以TSM系统为核心的移动支付平台,搭建商业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渠道,同时,中国银联还联合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线下POS机改造,并进行补贴,以为NFC手机支  相似文献   

17.
《金卡工程》2016,(4):25-27
随着苹果的Apple Pay将手机公司跟移动支付紧密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公司正跨界加入“支付”的战局。但是,在Apple Pay初期的绑卡热潮褪去后,二维码支付与NFC支付并存的状态短期并未改变。对此,上市公司既不豪赌也不愿缺席,在博弈中备战恐成常态。“扫码”还是NFC支付?日前,支付宝联合华为在其最新旗舰手机P9中推出“扫码秒付”功能,将二维码扫码支付升级至“1秒即付”,而此前广受关注的NFC功能只被加载在P9 Plus顶配中,这对于国内手机市场来说是个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2,(6):30-32
6月21日,中国移动与银联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中移动手机用户可在印有非接触受理标识“QuickPass”的POS机上通过“刷手机”进行远程支付操作。 在此之前,移动支付存在两种技术标准,分别是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和中国移动主导的2.4GHz。合作达成后,中国移动未来将转移至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并推出SIM卡内置、贴片及挂件3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中农工建交等40余家商业银行共同推出"云闪付"。该服务基于银联标准银行卡扫码业务,可通过二维码实现转账支付。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金融作为银联战略合作伙伴首批加入了银联二维码支付体系,与银行业一起支持银联二维码联网通用。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银联标准二维码的发布,标志着国内移动支付博弈进入深水区。尤其是京东金融的加入,撼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9年,移动支付领域突然活跃起来,除了银行外,侈动运营商、银联,以及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摩拳擦掌,重金投入,对NFC和RFID两个主要技术标准争论不休。手机终端、受理环境的改造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移动支付市场还未见半点成果却已经硝烟弥漫。作为移动支付产业链最关键环节——银行采取何种策略决定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陷入技术路线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