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读者点评     
《中外企业文化》2008,(9):79-79
湖北读者汪尉文《员工发展战略的“四个基于”》通篇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四个基于”对员工从本质上给与了充分的“人文关注”。比如,“企业的员工发展战略,要在合理组织、有效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上为企业经营作出长期、科学的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估企业现有员工的使用率,预测未来工怍质与量的变化,制定近期和远期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对岗位和个人绩效进行考评,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资源;根据业务发展状况招聘特定员工,使之融入企业运行;  相似文献   

2.
在笔者同一些物服企业人士交流时,他们基本认为新的劳动合同法体系已经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招工难、用工难、辞退更难,在法律给予员工“超级”法律武器的今天,对物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确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执业经验和物服企业的特点,提出物服企业如何规避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抛出自己的浅薄之见,以期与读者朋友交流,祈愿对物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益。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07,(1S):24-25
致读者 亲爱的新老读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咨询顾问”栏目的责任编辑,很高兴通过这个平台与您相识。“咨询顾问”栏目开办几年来.立意要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顾问,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问题。新年伊始,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从本期开始,就您来信提出的问题,聘请国内管理专家和咨询顾问。对您身边发生的各种管理困惑提供有针对性的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4.
倘若没有把握人力资源脉象的策略,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管理者,都将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丧魂落魄”。本期“特别关注”来自读者点题。福建的毕烈恭、江西的谢健、湖南的张萍、江苏的姜朝阳、辽宁的白莉等读者大都认为, 唯有选择和确立一种适合的HR理念和模式,初创的企业才能做实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工作。明明白白择路径,仁智互见各有道。  相似文献   

5.
刘玉娣  石金 《电子财会》2007,(11):15-16,51
随着当代人力资源的价值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企业“人”、“财”、“物”三要素中,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只有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初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好。有一个角色至关重要,就是人力资源经理。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能否发挥得尽如人意?人力资源工作能否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人力资源经理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老板该选择哪个层面的人士为HR助手?本刊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杨旭华为读者导向。  相似文献   

7.
安信 《人力资源》2004,(4):62-63
“以人为本”是高度竞争的经济社会的产物,劳动者的地位被提高,企业也试图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保证组织持续发展。但是,“以人为本”一旦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必将加剧人才的竞争,因此,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必须重新诠释它的含义。创新、创新、再创新……使人力资源战略更适合环境和企业本身要求,更好的为人力资源服务——将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理念结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现在企业把人力资源看作是重要的“资本”和宝贵“资源”。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即人力成本。企业通过认识人力资源成本的发生过程,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枣庄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举行了“重点企业(项目)人力资源支撑计划”启动仪式。该计划按照“企业自愿、需求申报、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原则,面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两类对象,围绕“招聘服务、用工指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事务代理”五个方面,开展20项“一对一”的免费服务项目,最大化地满足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这是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机制,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新形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议企业如何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霞 《民营科技》2008,(6):129-130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现在企业把人力资源看作是重要的“资本”和宝贵“资源”。无论如何,人力资源必然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即人力成本。通过讨论人力资源成本的发生及在企业中如何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第一、尽快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判断一个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其一,把人力资源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部门和过程。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关注组织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关注佣体人力资源管理;其二,真正把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来看待、研究、经营;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观念也被众多企业所认同,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也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3.
赵曙明 《人力资源》2005,(10):26-29
作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着诸如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人口城市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等方面的挑战,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化、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引发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新问题。本刊特别邀请知名专家赵曙明教授以“挑战篇”、“趋势篇”和“应对篇”系统地讨论在新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给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一个鸟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配置”、“激励”、“培养”是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通过“配置”、“激励”、“培养”三个部分,阐述了现代企业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王融 《人力资源》2009,(23):74-74
一、从传统模式到战略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人事管理阶段,是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以“岗位”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所进行的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此阶段的管理活动对于企业全局具有战略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如何加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巨大作用越来越为人瞩目。人们已逐渐地认识到: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不仅在于企业能否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设备等物质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是否具有能够有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及其管理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大都实行的是“战术性”的管理方法,即传统的人事管理,其工作模式就是围绕着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转。结果使得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心中无数,进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缺少长远规划和统筹,从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视点转移到与企业战略的结合上,变人力资源的“技术性”管理为“战略性”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绩效、谋求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热”而不“强”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边界入手,试图寻找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与变革的新视角,以此能够更为透彻地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定位、有效范围和边界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尹红涛 《活力》2010,(8):73-73
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企业战略高度来考虑,制定远期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以配合和保障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倡导“以人为中心”。“人本主义管理”,“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的首要目标是满足自己职工发展需要等新的提法与概念.反映了管理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化”的新概念,并指出了关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展望及其发展的局限性,得出“在目前人力资源会计无统一实施准则的情况下,企业依然可以发展和实施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化,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制造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从“无限供给”到“有限供给”,从“低龄、单身”到“大龄化、已婚化”,劳动力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所面临的劳资关系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人力资源属于战略资源的一种,是企业经营发展期间不可或缺的资源,能够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劳动力市场是企业获取优质人才主要途径之一,探究劳动力市场发展规律、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剖析、解读,从规划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培训职员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员工流失率、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此,本文从劳动经济学角度出发,探索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方案,总结了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劳动经济学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劳动经济学的指导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措施。希望能为企业有效缓解劳资矛盾,构建规范、合理、公平公正的劳动关系,以此推动企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