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人们对新形势下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之一:认为我国主要农产品已相对过剩,农业的重要性已不如过去。误区之二:认为西部落后主要是二、三产业不发达,西部大开发要优先发展二、三产业。误区之三:认为农业是比较利益低的产业,发展农业难以实现经济赶超。明确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对于避免开发的片面性、盲目性,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处在中部地区的安徽农业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安徽也面临着竞争的挑战。作为安徽农业,应该尽可能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支持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积极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寻求机遇,强化自身。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中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5,(2):120-121
农业经济发展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西部开发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应遵循基本的发展规律:在工业化的初期,依靠农业养活地区人口,并为工业积累资金,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西部开发也应该首先充分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以求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彭国强 《发展》2001,(4):11-12
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效益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1999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12.98元,比1978年增加1312.05元,年均增长13.39%。就全省而言,农村已基本解决温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转向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笔供给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然而,也正是由于农产品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农业内部久已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渐暴露。农业粗放式的经营,使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业效益下降,严惩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已刻不容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  相似文献   

6.
7.
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大工业发展与农业关系的基本原理对西部开发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实施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这应当从农业、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入手,形成“三元支撑体系”。农业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恢复西部自然生态平衡;乡镇企业发展要走“亲农”;城市工业发展要走城市化道路,尽快提高城市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苏承英 《特区经济》2005,(12):190-191
世纪之交,国家纵览全局,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推动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由于西部各省属典型的农业大省,所以西部开发一定意义上就是对西部农村的开发,尤其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因为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是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任可 《改革与战略》2001,(1):19-20,56
2000年11月初,广西政协组织委员们作专题考察,笔者也随农业专题组下去看看,主题是关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后有先哲云,这实际做不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知识只能以亲自体验为源泉;逮及当今,以为现代通信手段、传媒如此发达,坐地不出门,遍知天下事,还是有可能的;此番出门考察,再次说明,足不出门,还是不行,至少,笔者本人的体验如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