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重要桥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309个农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金融联结行为与金融联结效率的互动效应,并分析影响农户金融联结行为和金融联结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联结行为和联结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农户的年龄和教育程度与联结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评价与农户联结行为呈反向关系;农户的种植面积、农业收入占比、社会资本、对专业合作社的评价与联结行为及联结效率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户对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认可是金融联结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为指导,围绕陕西农户信息需求与获取途径这一研究内容,对陕西的部分地区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反映的数据对陕西农户信息需求状况,陕西农户信息获取途径,以及陕西农户信息需求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希望文章可以对陕西农户信息需求与获取途径的现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于有限理性的农户来说,生物农药的好处一开始只是潜在的,决定农户决策的是预期利润,而最终决定农户行为的又是实际利润。对生物农药推广中农户决策与行为机制的分析表明,农户预期利润与实际利润之间存在相互反馈的调整过程,而且有两种表现:一是相互正反馈的调整过程,会导致农户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的均衡结果;二是相互负反馈的调整过程,会导致农户选择不使用生物农药的均衡结果。要使农户进入正反馈的调整过程,预期利润非越高越好,应高于农户的心理阈值而低于实际利润一点。要使实际利润接近潜在利润,应优化农户使用生物农药时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兼业对农户种粮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运用超效率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农户种粮技术效率,基于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种粮技术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种粮的技术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管理误差,专业农户种粮技术效率显著高于兼业农户;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排序为生产性资金>劳动力>土地,劳动力与生产性资金、土地与生产性资金之间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兼业、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户种粮技术效率,而粮食播种面积、身体健康条件、参加种粮技术培训增加了农户种粮技术效率。因此,需要有序引导低技术效率的兼业农户退出粮食种植,定期开展针对农户的种粮技术培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并提升农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6.
农户收入与支出指标是对农户基本生活情况的直接衡量和反映,运用稳健统计理论及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农户收入与支出,就应该更加重视统计量的系统化公布,以及对相应数据分布特征的信息描述应予以有效的解释;重视对农户收入与支出数据中离群值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对统计农户收入与支出指标中各种统计量的比较研究;对统计量稳健性和有效性之间的权衡比较。这样,才有利于稳健统计基本理论在农户收入和支出指标中的应用,增强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农户小额信贷的行为主体信用社与农户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因农户使用贷款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通过博弈分析,得出了农户使用贷款在不同用途下的纳什均衡。然而要真正实现各种情况下的纳什均衡并非易事,博弈双方会面临各种信贷风险和自然风险。为此,应设计科学、完整的农户信贷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和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从源头上加以防范,以实现信用社与农户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8.
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农户收入构成中,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户非农经营收入具有显著激励效应,对传统农业种植收入具有微弱激励,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具有负向激励;以农户收入水平划分成不同农户类型来看,贫困型农户受到小额信贷的支持绩效为负,市场型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激励最为明显,尤其是市场型农户的非农经营收入得到小额信贷的支持最为显著。说明小额信贷瞄准的主要目标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群体,主要支持领域是非农创收项目,而对于贫困农户以及传统农业经营项目缺乏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9.
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是一种将农户置于特定的还款博弈机制之中的信贷制度。从理论上讲,通过农户之间、农户与信用社之间的博弈,该制度能有效解决农户不守信用、还款率低的问题,使农户和信用社之间达到"双赢"。但在我国的实践中,此种制度的执行结果与理论结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文章主要对联保贷款各参与方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该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推行以来存在着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和使用不合理、"信息逆向不对称"等问题,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监管力度,调整支农再贷款政策,协调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发展多种为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基层地方政府应支持和推动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科学设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金额、利率与期限。完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农村金融中的常态“非中介化”和农户货币偏好规律进行了探讨,揭示伴随农户借贷行为而产生农户融资渠道的转变和货币偏好,这两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信用的核心———普适性信任在发生作用,提出通过建立农户贷款担保基金和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重构农户信用。同时,通过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优化对农户信用缺失约束的外部环境,以增强双方的信任度,从而达到消除农村金融中的常态“非中介化”等对农户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1988-2010年的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江苏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对农民家庭各项收入的增加都起到了正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贡献比较突出,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民家庭各项收入的增加起着较大的负作用;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及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在短期内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改善,但长期却相反。  相似文献   

13.
诠释农户的性质、行为及其生存环境是讨论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逻辑起点,本文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利用农户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个人与家庭特征、经济特征、环境特征均是影响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尤其是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农户的家庭规模、家庭主要支出、户主年龄、家庭劳动负担率、2008年是否发生重大事件等因素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民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拓展生产经营空间、组织有效营运、协调成员间的决策、行为和运作方式,谋求更大的组织化利益。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主要有"企业+农户"、"政府+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四种组织模式可供选择,并且有各自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现行农村的基本经营组织形式,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也面临着经济实力较弱、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生产规模小不易形成规模经济等问题。我国完善新的农村经济体制,应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建立多种农村合作经营组织,以提高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及其在市场交易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农业产业机构的调整进程,不断健全农村经营体系,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变动及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利用1998、2003年浙江省农村家庭消费开支调查资料,对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揭示出消费结构的特征和变动方向,以认识和把握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浙江省制定宏观产业政策、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发展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发展之后,中国农村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出现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扩展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以及"公司十合作经济组织十农户"这两种形式。利用博弈论理论对这两种主要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分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选择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2006—2009年1877个县(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及其各个维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组成农村普惠性金融的地理渗透性和产品接触性与农户收入正相关,使用效用性和农户收入负相关;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和农户收入正相关,而中、西部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和农户收入负相关。针对以上的结论,本文就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实践表明,实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现代农业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是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孟全省 《商业研究》2006,(17):195-198
农户是我国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所在,影响农户生产经营的原因很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其中之一。建立农户生物资产融资机制,是解决农户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生物资产融资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建立生物资产交易市场体系、创新生物资产融资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