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对犯罪心理的探讨却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史书上早就有探讨犯罪心理问题的记载。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而犯罪心理的产生又总有一定的规律和机制。从犯罪心理的生成过程看,需要是根源和基础。当需要与具体的满足对象、工具和手段结合时,即成为动机推动个体去实施满足需要的行为;当个体的行为方式经常、反复、稳定地出现时,即构成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犯罪心理及预防进行研究,进而对金融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进行预防和转化,是遏制金融的第一道防线,对防范金融风险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金融犯罪心理的形成、心理表现及其心理预防与转化。  相似文献   

3.
张建新 《金卡工程》2009,13(9):86-86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后果及其原因,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李菲 《金卡工程》2010,14(10):56-57
目前,青少年犯罪率不仅在发达国家更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呈现出上升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在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犯罪社会学派的共识,而不当家庭教育和畸形的家庭关系则是形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晓丽 《金卡工程》2010,14(11):109-109
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的比例从2001年的60%上升到目前的74%以上。可见,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很多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本文将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如何预防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影响金融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金融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病态,其形成是多种原因或者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我国当前金融犯罪的状况来看,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原因.社会转犁使中国的社会问题带有明显的转犁期特征,成为转型性社会问题.金融犯罪就是该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犯罪类型.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社会监控的缺失和弱化,是产生金融犯罪的直接根源.二是法律原因.诸多金融犯罪的出现与金融立法和执法活动的缺陷有着很大的关系,从而成为金融犯罪长期屡发不止的重要原因.法律制度不健全、配套性差,导致犯罪分子在从事金融犯罪活动中有机可乘.三是经济原因.商品经济的负面因素,对金融犯罪有巨大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情况复杂,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青少年犯罪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与青少年自身的人格特征、情绪情感、个性等主观因素影响的相互作用下慢慢形成的。其中,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场所,直接决定和影响未成年人是否能健康成长。因此,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及家庭管理不当等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金融系统案发频繁,大案要案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除机制、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之外,银行管理层长期忽视员工心理研究也是内部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分析员工犯罪心理入手,探索如何化解员工不正常心理,进而有效预防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案发频繁,大案要案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除银行机制、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之外,银行管理层长期忽视员工心理研究也是银行内部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分析员工犯罪心理入手,提出化解员工不正常心理、进而预防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金融系统案发频繁,大案要案层出不穷,行业危机节节攀高,究其原因,除去机制、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之外,银行管理层长期忽视员工心理研究也是内部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银行转型的加快实施等内外部环境急切需要银行管理层加快引入心理学理论,强化员工犯罪心理的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全世界内被认为是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后的第三大世界性恶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在此阶段发生了变迁,青少年犯罪违法的问题愈渐严重。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已占总的刑事案件七成以上,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蓝选雷 《金卡工程》2010,14(8):146-146
刑事一体化是储槐植教授提出的一种刑事法学的研究方法,其内涵是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着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表现以及我国目前青少年网络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机制的浅析,就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机制提出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前网络游戏中不健康内容的泛滥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已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致使青少年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淡化,网络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因此本文就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矫正时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少年教养制度是针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治理青少年犯罪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美两国由于其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等不同,在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做法和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较研究两国的少年教养制度,并积极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吸取其制度中的先进成果,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省分行机关组织全体员工观看警示教育片《绝路》 3月30日下午,省分行全体干部员工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绝路》。《绝路》通过对贵州省原交通厅厅长卢万里的贪污受贿犯罪事实进行剖析,真实披露了卢万里各种犯罪手段,真实的犯罪心理,一步步腐化堕落蜕变的过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也已经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重要话题。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由于社会许多因素的不和谐,导致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审视青少年犯罪预防。  相似文献   

17.
陈凯 《金卡工程》2010,14(1):27-2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发展,青少年正成为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网络诱发青少年犯罪也成为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象。由于青少年在心智方面的不成熟,往往会导致他们盲目地投身到网络世界中,形成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从而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网络不但吞噬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原本善良的情感,也消磨了他们宝贵的青春时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网络而走向犯罪的不归路?!为什么同样的悲剧总在重复上演?!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社会,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8.
刘茹 《金卡工程》2010,14(4):309-309,13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的同时,网络文化也日益成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而被接受和普及。虽然网络文化对人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网络文化双重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必然存在消极的一面。由于现今相关规制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健全,充斥着大量黄色、暴力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文化对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便产生了许多危害和消极的影响,从而使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增加。本文从网络文化的含义、特征入手,分析了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危害的原因和表现,然后通过探究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青少年教育和网络立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犯罪在刑法犯罪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未成年犯罪成也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群体。前科是对犯罪人返回社会后的延续性俘罚,是贴在犯罪人身上的沉重标签,当标签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时,是否应该通过前科消灭制度完成对失足青少年的救赎和改造?  相似文献   

20.
李小丹 《金卡工程》2010,14(1):25-26
随着社会的发展,杀人后的毁尸行为呈现出一种有增无减的趋势。研究毁尸案的外部特征、犯罪心理等问题,目的是为了挖掘出导致此类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因及其潜在的危害性,并据此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更好地达到减少和逐渐消灭此类犯罪行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