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会计处理的内容与方法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性质的会计科目,其主要核算内容及方法如下: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期末,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该笔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按二者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将原已计入该笔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  相似文献   

2.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  相似文献   

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人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在实务中,如果对“原计人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的理解不当,则会影响到账务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冷琳 《西部财会》2009,(8):37-3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中存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划分不明确,容易沦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等问题。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并,设立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提高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等途径,可以解决可烘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初国清 《财会月刊》2011,(34):24-2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产生了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分别计入所有者权益和当期损益,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这种会计处理将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指出,未实现和已实现投资收益在利润表中的披露也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前述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玲 《财会月刊》2007,(5):56-56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对投资形成的损益进行核算,会发现“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账户核算内容很难区分。如规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7.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对投资形成的损益进行核算,会发现“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账户核算内容很难区分。如规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8.
三种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上有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金融资产的核算进行对比,分析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金额确定、持有中投资收益的核算、期末计价、减值准备计提、出售转让资产等几个方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初国清 《财会月刊》2011,(12):24-25
【摘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产生了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分别计入所有者权益和当期损益,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这种会计处理将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指出,未实现和已实现投资收益在利润表中的披露也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前述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会使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从而产生暂时性差异。金融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的调整向来是难点。通过案例的形式,对三种主要金融资产的核算进行比较,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持有中投资收益的核算、期末计价、减值准备计提、出售转让资产等几个方面的会计和税务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蒋季奎 《财会月刊》2008,(12):63-63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购入证券,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价。每到期末,企业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通过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计入当期损益。之后,当企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  相似文献   

12.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属于金融资产,但在核算上有很大区别。 一、持有目的的不同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是采用短期获利方式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如企业为赚取价差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衍生金融资产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3.
论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即将取得金融资产时的买价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将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持有期间,企业将金融资产市场交易的公允价值变化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资产负债表日,  相似文献   

14.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  相似文献   

15.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对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中规  相似文献   

16.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包括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而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和权证等。企业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赚取差价,为了能够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中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应收利息会计处理问题,本文指出,不单独确认应收项目而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处理方法没有法律依据;收到股利或利息时确认投资收益会虚增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税负;不论是企业取得属于流动资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取得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均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相似文献   

18.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包括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及权证等。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以交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当本期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增减变动或下一期间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外出售时,账务处理会涉及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等科目。本文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跨会计期间账务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相关学者已给出对争议处理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购入证券,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价。每到期末,企业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通过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计入当期损益。之后,当企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以前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转入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