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新股发行定价对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新股发行监管制度、新股定价方式和新股发行方式三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对各阶段发行定价方式进行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2.
新股发行定价对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新股发行监管制度、新股定价方式和新股发行方式三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对各阶段发行定价方式进行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3.
论核准制下的新股竞价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股发行已经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核准制带来的一项主要变化是新股发行与定价方式的市场化,而竞价发行将成为核准制下新股发行与定价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后,我国证券发行市场面临巨大变革,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将进一步朝看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资本市场逐渐对外开放。本对世界主要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论述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演变的进程,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股权再融资之“谜”及其理论解释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对资本市场上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和长期业绩进行了比较。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 ,公司上市后发行新股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许多国家的上市公司没有采用发行成本低的配股方式发行新股 ,而采用发行成本较高的增发新股方式发行新股 ,这个现象被称做“配股之谜” (paradoxofrightsoffer)。公司在股权再融资之后的长期业绩出现了下滑现象 ,被称为“新发行之谜” (newissuespuzzle)。对于这两个财务之谜 ,本文详细的论述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以期对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香港新股发行方式对内地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内地新股发行采用累计投标询价方式,其新股溢价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有待解决。借鉴香港新股发行方式,内地在完善累计投标询价方式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固定价格发行方式;发行方式的定价过程中要有中小投资者的声音,防止发行方式使中小投资者在一级市场被边缘化;尽快实行新股发行“绿鞋”制度,抑制新股上市后的过度波动;把积极稳妥地培育和规范机构投资者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定价公开发行的部分可以采取分组发售的办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引入回拔机制来对询价对象进行制衡。  相似文献   

7.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在建立询价制度之前,A股市场的新股定价方式采用不分行业、全部设定发行市盈率上限(如20倍)的行政定价方式,市场完全没有定价权.  相似文献   

8.
新股发行机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新股市场化定价与严格的发行审核存在矛盾;二是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利益密切导致发行价格高估;三是新股配售制度不合理使询价机构竞相提高报价。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步为今后实行注册制创造条件;要强化发行市场的监管,加大违规惩治力度;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询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汪沂 《上海金融》2012,(3):35-42,117
新股发行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之一,是证券交易活动的前提。其中IPO定价既是整个新股发行制度的重点环节,也是我国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着手点。为实现IPO"市场化"定价,我国历次新股发行改革总是围绕着定价方式本身进行,效仿发达资本市场采用的询价制定价方法,不断改进具体的发售方式,而忽视了市场化定价模式对定价主体最基本的独立性要求。文章分析认为实现我国IPO市场化定价首要任务是对定价主体独立性给予法律制度上的完善,确保定价主体能够名副其实地"自主"决定新股发行价格。从定价主体与政府和定价主体之间两个维度进行制度完善,开放证券市场进入、退出环节,加强审核机关的责任约束;同时从事前约束和事后补偿两方面加强定价主体之间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综述的方式研究了股票发行定价问题,分别从股票定价理论度发展、我国股票流通市场定价理论、发行市场新股抑价理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陆一 《理财》2012,(12):34-35
股票发行制度问题我国证券市场在建设初期,由于法规不够健全,参与各方还不成熟,对股票发行申请采用了审批制,股票发行决定权归属政府。而在新股发行定价方式从行政管制向市场化演进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在1990~1998年底,新股发行价格主要采取固定市盈率水平确定。这一时期新股发行市盈率一般在12~15倍之间,并以  相似文献   

12.
新股发行制度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制度之一,也是A股市场修改最频繁的制度。今年10月12日,证监会再次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一方面,IPO重启,倒逼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尽快推出;另一方面,创业板推出也受到制约。此外,要解决大小限问题,也必须从改革发行制度的源头着手。可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确实形势逼人。在以往新股发行过程中,中小投资  相似文献   

14.
冯虹 《财会学习》2005,(5):32-35
IPO定价是国际金融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其发行定价机制非常复杂。新股定价是IPO的核心环节,只有选择合理的定价方式才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新股定价发行方式,不仅关系到新股能否顺利正常地发行以及发行人、投资者以及承销商的利益,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我国加入WTO后,证券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IPO定价方式将进一步朝着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资本市场对外逐渐开放。  相似文献   

15.
张春生 《金卡工程》2010,14(10):227-227
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新股发行出现了高价、高市盈率以及超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完善累计投标询价发行定价方式、实行存量发行、促进再融资(再发行)的市场化、加大发审透明度和完善保荐制度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张翀 《财会学习》2013,(7):10-12
6月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改革主要围绕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强化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的诚信义务、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改革新股配售方式、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新股上市骂声一片,圈钱、歧视中小投资者、利益集团一次性套现。打蛇没打中七寸,骂新股发行没有骂到根上。此次新股发行之所以51家批发上市,暂停新股发行积压了大量融资需求是一个原因,而希望增加供应抑制新股虚高是主要原因。存量发行也是为了增加新股供应,此次网下发行总体而言并不倾向中小投资者,散户过多被视作A股市场不理性的根源,动辄与英美等国的散户数量相比,投资者适当性着眼于减少风险承受力低的散户,增加专业投资者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反思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证监会对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本文选取了改革前和改革后新股发行的样本,对改革前后的发行市盈率、中签率和新股抑价幅度进行了对比,认为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预定的成效,但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却未能解决新股高价发行的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方面,IPO重启,倒逼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尽快推出:另一方面,创业板推出也受到制约。此外,要解决大小限问题。也必须从改革发行制度的源头着手。可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确实形势逼人。在以往新股发行过程中。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基本上是被边缘化的。对于新股发行改革的呼声不断,说明其中存在不公,关于解决办法,业界这几年已经讨论得非常成熟,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打新新规改革后,“预交款”变“后交款”的申购新股方式使得打新从申购模式切换到了“买彩票”模式,超低的中签率促使新股首发之后出现抢筹行情.当前低投资高回报的打新投资方式扭曲了正常的股票交易行为,这其中也突显了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不健全,投资者投资非理性等问题.本文以2010-2016年在创业板发行的新股为研究对象探究“打新热”形成的原因与风险,建议通过供给侧改革的思维解决“打新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