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努力实现良好开局。要以纪念和庆祝建党90周年为动力,切实抓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四个创新":1、创新扶贫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和迅速贯彻落实中央10号文件,是我们当前的一项核心任务。目前,国家综合实力已有较大提升,扶贫工作应转向"攻坚"阶段,由以救济式扶贫为  相似文献   

2.
90年风雨沧桑,90年铸就辉煌。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华诞,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扶贫和移民各项工作中去。当前,我们要把深人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全面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紧密结合起来,市县扶贫部门将结合自身实  相似文献   

3.
90年风雨沧桑,90年铸就辉煌。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华诞,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扶贫和移民各项工作中去。当前,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全面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紧密结合起来,市县扶贫部门将结合自身实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努力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打赢消除贫困的攻坚战。一、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中国政府始终以此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正式启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先后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  相似文献   

5.
<正>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扶贫开发新的定位。今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重要年份。今年,我国既要确保《纲要》目标任务的实现,又要制定新十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扶贫相关规划。在2009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  相似文献   

6.
记者:马主席,我们知道广西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马飚:广西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全力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相似文献   

7.
到 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就要如期完成了, 2001年扶贫开发工作就要进入新的阶段。目前,国家正在着手制定《 21世纪初扶贫开发纲要》,河北省也提出了《关于 2001- 2020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纲要的初步设想》。因此,各县级政府和扶贫部门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着手组织编制 21世纪初县级扶贫开发规划,提出保证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的关键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扶贫纲要做好准备。   一、编制县级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要求   21世纪县级扶贫开发规划是在新的工作阶段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规划。全面、科学、规范地编制好县级扶贫开发规划,是做好下世纪初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编制县级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扶贫开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基础,以开发式扶贫为主要规划方向,以解决少数绝对贫困人口温饱、抑制返贫人口、提高大多数相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县级扶...  相似文献   

8.
一个部委或将协调一个跨省特困片区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继11月29日中央决定将我国的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后,12月6日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下称"新十年《纲要》")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下称"两不愁、三保障"),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新十年(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颁布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之际,《老区建设》杂志迎来了创刊二十五周年的喜庆时刻。  相似文献   

10.
黄占俊 《发展》2006,(1):6-6
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完成,我国扶贫开发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扶贫工作并未结束,进入了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存的关键时期,开发式扶贫任重而道远.因此,现阶段,甘肃省合水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面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我们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点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实现"三个转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扶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央10号文件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中央10号文件,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好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10年)》(以下简称《新纲要》)将"旅游扶贫"的慨念写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水平较高的开发式扶贫新阶段如何开展旅游扶贫,让旅游成为扶贫开发的新举措,加快  相似文献   

13.
赵国玉 《发展》2013,(10):65-66
自1986年渭源县正式启动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一五"和2008年国扶办王国良副主任联系渭源以及"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全县以打造"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全国性典范"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立足县情实际,围绕改善基础条件、开发优势产业、扩充经济总量、提高生活水平,坚持走"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和"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为主的开发式扶贫路子,先后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14.
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扶贫开发新的定位。今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一2010年)》收官之年,也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重要年份。今年,我国既要确保《纲要》目标任务的实现,又要制定十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扶贫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15.
《老区建设》2014,(1):8-13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但是,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12,(19):47-48
永新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同时,也是中央苏区县。"十二五"期间,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33个,其中65个纳入国定贫困村,贫困人口10.345万,占农村人口的24.73%。进入新一轮扶贫开发,我县坚持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指针,乘国家开展对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之东风,自我加压、  相似文献   

17.
在"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的重要时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我国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感受到在新时期更应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民生、情系于民,扶贫和移民工作应在关注民生上有大作为。一、牢记群众路线,瞄准工作对象,切实做好扶贫和移民工作扶贫和移民工作范围在农村基层,工作对象是农村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做好扶贫和移民工作,就要牢牢把握好为保障和改善这两个弱势群体的民生而努力,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纲领,以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使农村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9.
付敏 《中国西部》2012,(4):68-69
2011年是我国扶贫历史上重要的一年。继2011年11月29日中央决定将我国的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1年12月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是我国对于今后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  相似文献   

20.
《老区建设》2011,(3):60
"十一五"以来,于都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在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和内容、扶贫资源发掘和整合等方面,积极导入新理念,开创新思路,从观念到机制、从理念到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打造扶贫特色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