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串谋企业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企业、行业协会与监管者,频频发生的行业协会参与企业价格串谋实际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不完全合作、非合作博弈.笔者建立了串谋企业及其行业协会、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认为影响企业及其行业协会价格串谋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安排、串谋成本与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2.
缪匡华 《技术经济》2006,25(6):100-104120
企业动态联盟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是通过各种契约组成的利益共同体,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组织。本文认为,企业动态联盟的边界模糊性、风险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高度不稳定性是其共同治理的主要原因。企业动态联盟的治理不同于市场机制和单个企业的治理,必定是各方成员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实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相结合的共同治理,内部治理关键在于理顺共同治理的关系,外部治理关键在于建立信任保障机制,而共同治理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的影响和防治具有外部性,惩罚和征税是环境治理的外部途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治理效果有限。为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化被动环保为主动环保,我国有必要适时地推出环境保护的内部治理手段——自愿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内部治理必须以外部治理为前提,包括社会公众、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绿色消费主义、投资者、劳动力市场和社区在内的外部治理方及其作用机制是促进产业自愿节能减排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成长性己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实中,要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快、衰落快,成长动力不足等问题,单纯依靠外部政策是不够的,还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因之,揭示了企业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企业成长性之间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为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善与企业成长性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决定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有中国特色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可概括为“内部共同治理为主,外部综合治理为辅,适时采取相机治理”。目前山西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突出表现为“强行政干预型”的特点,为此应从实施“有进有退”的资产重组战略、优化产权结构以及发展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钟海燕 《经济与管理》2012,(11):60-63,70
通过建立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的通径模型,研究以股东﹑董事﹑债权人﹑经营者为参与人的各种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债权治理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主要是负面的;另一方面,虽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独立董事比例等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债权治理机制发生相互作用,但并没有对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形成有效制约,导致内外部综合治理效应也是负面的。因此,要想有效发挥企业债权治理的作用,不能仅从外部债权治理入手,还应将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债权治理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效率与以决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包括控制内环境和控制外环境,前者的核心要素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后者的核心要素是政府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规范、指导和监管。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政府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管制。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互联网是为解决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交流而建立的.它为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及时反映各部门的运转情况,为企业的领导者、决策人提供企业生产、销售的最新数据奠定了基础.企业内部互联网本身是局域网的互联,但它可以与国际互联网相联,建立各部门通向Internet的统一出口,通过各种商务网络获取最新的市场动态(包括国内外最新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和国家政策).一、内部互联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投资者、管理者、审计者在3种不同情形下的收益函数的分析和比较,认为在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不能保障审计权独立性的条件下,委托权、管理权和审计权将从三权的制衡转向审计权和管理权的双方博弈,偷懒和串谋成为审计者和管理者最优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公司的融资理论与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融资结构(financial structure)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本文主要分析在经济发展中公司的外部融资方式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时选择及其外部监控机制。一公司的外部融资模式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企业很难单独依靠内部资金来获得发展,所以,企业必须要进行外部融资。企业外部融资一般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公司的直接融资模式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短缺方(发行人)自己或通过证券公司(包销或…  相似文献   

11.
李明辉 《现代财经》2008,28(4):68-7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公司治理改革的潮流,并导致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这场公司治理全球运动的背景是日益提高的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而不同治理模式先后出现问题则是这场运动的导火索.此外,日益壮大的机构投资者、相关国际组织的推动以及全球范围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等因素,也对公司治理全球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的公司治理模式简要分为两类:股东模式和相关利益者模式。以最大化股东利益为目标的股东模式在董事会、大股东和公司控制权市场这些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或失败。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发展导致了公司治理理论的现代演变。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从本质上说是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制衡关系的有机整合,其目标是最大化整个公司的财富创造。相关利益者公司治理成为可替代股东模式的公司治理形式。  相似文献   

13.
投资者保护视角下治理环境与股改对价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别使用市场化指数和政府有效性指数作为治理环境的替代变量,在投资者保护的分析框架下,本文讨论了治理环境在股改对价和送出率确定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好,对价越低;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对价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只在治理环境差的子样本中显著。总之,较好的治理环境会使上市公司产生"公司治理溢价",从而明显降低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本,并可以显著缓解机构投资者和非流通股股东"合谋"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等代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契约的不完全性诱发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道德风险行为,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率,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从契约不完全性视角探讨了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质和起源,并从公司治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交互关系中指出了委托人-代理人框架、委托人-监督人-代理人框架、知情委托人框架三类道德风险分析框架。结合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源,从微观视角提出了偏好治理机制、声誉治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横向监督机制以及第三方执行机制五种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道德风险多层次治理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五种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最后,对五种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道德风险中的规制效能进行了总结并从外部竞争对内部机制的影响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部控制框架建设正在完善中.从国外内部控制的COSO报告和SOX法案经验说明,我国的内部控制要想得到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主要有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为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提供基础,构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实现有效的外部监控,为内部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提供有效的外部环境;在内外部环境得到完善的前提下,要着重执行.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虚拟企业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组织间协调机制,虚拟企业的治理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而信任作为虚拟企业的基石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本文首先在虚拟企业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机会主义行为和治理结构缺失是虚拟企业治理的主要困境,并以企业网络理论作为分析视角探讨了虚拟企业中嵌入性的信任存在,阐明了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演进路径.然后采用演化博弈理论中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对虚拟企业中的外部约束机制对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积极合作与信任的影响进行了矩阵分析.论文最后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企业治理应采用内外治理相结合的信任治理体系,希望能对我国的虚拟企业治理提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环境有待优化,审计人员工作思路有待扩展,审计结果运用程度有待提高。根据审计工作"免疫系统"理论,高校应该坚持"免疫系统"审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免疫型审计发挥作用需要的内外部环境,进而从制度设计、工作思路、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打造高校免疫型审计、完善治理结构的具体措施,促进高校教育审计工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企业理论研究的三个理论命题,核心是所有权问题。公司治理是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研究的外部边界是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特定背景下公司治理研究,应当把机理研究作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筑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因素会对董事会治理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第二,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Rediker与Seth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观点.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Debt is not frequently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controlling and outside shareholders. At the same time, debt leverage stands as a key variable in the design of a control contract as it has a strong disciplinary role. A simple option valuation model is used to show that debt is also a governance variable because it can moderate or enhance private benefits. It is argued that an asymmetrical self-regulation mechanism may develop in the case of control by a dominant shareholder. The joint questions of control, private benefits, and debt levels are linked within an inside 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 At low levels of leverage, debt is relatively less disciplinary compared with a non-private benefits case. When leverage exceeds a threshold point, it becomes strongly disciplinary. We show that under given conditions, a self-regulation mechanism develops where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is incentivized to hold less debt when he/she wants to increase his/her private appropriation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