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设市设镇标准现行设市标准主要有 :非农业人口 6万以上 ,年国民生产总值 2亿元以上 ,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 ,可以设置市的建制 ;总人口 50万以下的县 ,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 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 4 0 %、年国民生产总值 3亿元以上 ,可以设市撤县 ;总人口 50万以上的县 ,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 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 4亿元以上 ,可以设市撤县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 (盟 )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 ,非农业人口虽然不足 10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 3亿元 ,如确有必要 ,也可以设市撤县。现行设镇…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的农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中国土地》2003,(10):41-43
农地保护进入加拿大国家政策议程加拿大只有12%的土地可作农用,这些土地集中分布在南部的狭长地带,这一地带也正是适宜人类生存、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大约聚集了全加拿大人口的90%以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城市扩张迅速,占用了大量优质农田,同时地产投机商大量购买农地,他们将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发展是缓解贫困的基本前提 中国大陆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计算的结果,1990年大陆贫困人口总计8630万人,其中8500万分布在农村。这种贫困人口高比重分布于农村的特点与发达同家迥然不同,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差异也是明显的。所以,有理由说,大陆的贫困问题实质是农村问题。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小国长期是一个农业社会,城市和现代工业不发达,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这一历史原因有关。但更为重要和更为直接的原因还是由于自50年代起政府实行的利益分配上偏向于城市的政策造成的。借助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高额的生活补贴,使城市成为几乎没有贫困的“绿州”。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原有社会保障体系和补贴制度的改变,加之,城乡壁垒被打破,随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也会使一  相似文献   

4.
一场50年难遇的冰雪灾害,使地处湘、粤、赣边境的湖南郴州,遭受了自2006年“7·15”特大洪灾以来的最大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巨大。11个县(市、区)451.4万人受灾,因灾被困人口、33.51万人,95%的工业企业停产,90%以上的煤矿、40%以上的有色矿被淹。林果业、经济作物遭受毁灭性重创,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5.
据广州日报94年12月5日载文:广东省目前城市人口落户农村和到乡镇企业就业者已达40万人以上。珠江三角洲一带是城市人最向往的农村。很多人不惜“走后门”把自己的户口迁往那里,一些有专长的知识分子更是眼光独到,义无反顾地离开大都市,落户在村。  相似文献   

6.
舞阳县是一个地下资源稀缺,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市中心的传统农区。全县有389个行政村,12.8万个农户,74万亩耕地,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万,占总人口的89%,人均耕地1.48亩。 80年代,舞阳县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基本解决了全县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进入90年代,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新的困扰: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0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6元,当年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贫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37):F0004-F0004
温州,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全市人口750万,辐射周边地区人口3000余万,是浙南、闽南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由一个区域中心城市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不断地扩大规模、增强实力,通过对周边区域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的一个又一个城市圈或都市圈。城市群内部的中心城市即为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增长极的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决定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群发展战略已成为发展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发展现状(一 )小城镇人口状况及地域分布兵团总人口 2 42 .0 9万。 174个农牧团场的镇区人口约6 8.42万 ,辖区人口 16 1.94万。 174个团场镇区平均人口3932人 ,但实际上各团场镇区人口相差甚大。从人口构成来看 ,兵团各师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为 :5 1.8:2 2 .8:2 5 .4,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二 )用地全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镇区面积在 5平方公里以上的仅 10个 ;2 - 5平方公里的有 74个 ;2平方公里以下的达 90个 ,分别占全兵团小城镇总数的 5 .8%、42 .5 %、5 1.7%。小城镇镇区面积平均仅为 2平方公里 ,建成区平均…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的城市开发现状到2010年,日本大约有67.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区域。一些人口密集的区域被定义为"人口稠密区"。所谓人口稠密区,是指人口密度超过40人/公顷的一个连续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这说明日本的城市已经趋于饱和。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张十分迅速和明显,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机动能力的增强,人口稠密区的人口密度却在不断下降。目前日本的城市单位人口密度已不到50人/公顷。  相似文献   

11.
一、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规模及特点 我国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世代代与黄土地相依为命的中国农民,踏过千山万水,自发地、大规模地跨地区涌入城市,奔向沿海,挺进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成为震撼整个社会的“民工潮”。 所谓“民工潮” 实际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 “民工潮”一年比一年汹涌,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199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找工作的有4000多万人,1993年发展到6000万人,1995年增加到7000万人以上,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 与改革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相比,近几年的“民工潮”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安置途径探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非农产业及其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渐集聚到城市,从而使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地域范围显著扩张和城市物质文明、文化不断扩散的过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所必然出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城游憩带是近年来大城市郊区旅游发展的新现象,其以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及今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潮流。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范围和区位进行界定,结合实际将其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区两带”,即城市中心旅游区、近郊游憩带、远郊度假带。通过实地调查,列举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主要旅游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哈尔滨“一区两带”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近郊游憩带和远郊度假带的旅游资源具备二级开发潜力。两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适合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结论。为今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的邀请,1989年6月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代表团,对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访问.现重点就捷克斯洛伐克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动向介绍如下: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12.787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福建省面积),人口约1500余万.城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80%,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20%.由于体制和政策等多种原因,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已出现衰退现象.在50年代初号称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与英法等国家经济水平相当,60年代是意大利的经济水平,到80年代已退居同西  相似文献   

15.
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不发达省区.包括周边地区上千万人口没有一个大中心城市,不适应国家战略重点西移和宁夏的发展.提出将银川、灵武、吴忠和青铜峡4市建成宁夏经济核心区的构想和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认为这是解决...  相似文献   

17.
温州人善做生意是有名的,温州人的富有也是闻名的。温州市连同所辖六县(市)共有600多万人口,竟有150多万人做生意、开工厂,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当老板。温州80%以上的人家拥有百万元资产,千万元以上的富翁超过30万,亿元以上的超级富豪也不少。富而思进的温州人并不因此固步自封,他们离乡背井,“转战”世界各地继续发展,近至华东中南,远至大洋彼岸。他们把  相似文献   

18.
为打造成为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西昌市争取用5-10年时间,发展为城市建成区面积40-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100万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更强大,城乡统筹更协调,城市功能更配套完善,人居环境更优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更提升的中等发达城市。  相似文献   

19.
胶济沿线产业带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在这一地区具有重要性、多样性和相互关联性,在全国各产业带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由于它贯穿山东半岛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选择正确的开发战略与途径无疑具有首要的作用。 胶济沿线产业带是华北地区规模居第二位的产业密集区,是山东省工业化水平最高和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地域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潍坊、青岛4个主要工业中心和介乎其间的或由交通线连结的章丘、青州、胶州、高密、昌乐、昌邑、莱芜、肥城、泰安、东营、长清、平阴、邹平、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安丘、诸城、平度、莱西、即墨、胶南等共计29市、县,总地域面积4.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8%,人口达2682.6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6%,其中非农业人口782.06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49.6%(1990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现代世界各国创造文明和聚集财富的最主要地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城市化提上日程.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接近50亿,城市化水平达到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