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在宋代是一项很重要的商品,酒的生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水平,酒作为一项由国家控制的禁榷专卖品,在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反映了政府与商人、生产者,以及专制主义国家与市场等复杂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榷酒制度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酒的生产、销售中的各种关系的考察,可以使我们对宋代的社会经济关系窥一斑而见全豹。《宋代酒的生产与征榷》犹如为我们打开了这个窗口。  相似文献   

2.
唐中叶到宋初逐渐形成了以专卖法为中心的税制和财政制度,宋代专制主义统治很大程度即是依靠专卖制度的收益来支撑的。其中酒的专卖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酒课自宋仁宗开始至南宋,其年收入常保持在1 000万贯以上,如果抛去本柄钱,酒息净收入亦在600万贯以上,是宋代财政税收中的大宗项目,在专卖收益中仅次于盐息而高于茶利。另外,酒的生产、销售与农业生产、商品市场紧密相联,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观察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本文就宋代酒类专卖中有关酒价和酒的利润问题,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酒课     
宋代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开始由田课逐步转向了依靠工商业经济的专卖制度及其税收所得的收益,这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中令人瞩目的一个转变。它显示着工商业在国家经济成份中比重的激增,以至可以和传统经济主体——农业相抗衡,从而把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当时城镇工商业发展的标志之一,便是酒业经营的空前繁荣。酒课的征收及其在国家财政中的重要地位,是宋代经济研究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华瑞《关于宋代酒课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李文》),对拙作《宋代的酒课》提出商榷意见,指出疏误之处,笔者十分感激。但对其主要观点,似可再行商榷,以求得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21世纪的伊始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较为活跃,财政史研究有新的进展,社会风俗研究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约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出版的经济史专著有:漆侠《王安石变法》(增订本)(河北人民出版社),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杨果《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张金岭《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重版),徐吉军、方建《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宋德金、史金波《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与宋代经济史相关的论文集有: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四辑,河北大学出版社)、李埏《不白小斋文存》(云南人民出版社)、包伟民选编《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论文集·史学文存(1936-2000)》(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华瑞《宋史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王棣《宋代经济史稿》(长春出版社)等.  相似文献   

6.
蔡京茶法改革是北宋最后一次、也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次茶法改革。蔡京茶法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崇宁元年茶法恢复和改进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崇宁四年改行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实行专卖的卖引法,政和二年又创立了系统而严密的以引榷茶的合同场法。其改革最大的特点是由官府垄断收购的专卖制向以引榷茶制度改革。以引榷茶制度成为了南宋东南茶法和四川茶法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也代表了宋代茶法演变的基本规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财政结构转变和强化中央集权等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7.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王文公集》,乃是宋人用旧公文纸背面印刷而成。其原纸文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宋人佚简》为书名用珂罗版精印全部公之于世。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人佚简》第5册中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宋代酒务文书,这些文书多以申闻状的形式呈现,其内容都是关于舒州在城酒务的一些记录,例如造酒耗用物料、作匠工食钱、酒课向各处的缴纳,以及酒课的划分等等,不一而足。而本文所要探讨的这篇名为《在城酒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的文书,经笔者考之,它应是一篇商税文书。一直以来因其掺杂于众多酒务文书中,故而未曾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对这篇文书中涉及的商税分隶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城市税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以前,田亩桑麻的直接税收是国家财政基本来源,唐宋之际,税茶、榷酒、盐专卖等间接税收在国家财政中越来越占居了重要地位。这是我国财政税收史上一次重大转变。与此同时,国家税收在地域上的分野也日益明朗,直接税收主要针对农村,间接税收却越发依赖于城市,城市作为新兴的税收基地逐步壮大起来。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城市税收展开探讨,不特有助于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演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赋税制的发展规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略论桑弘羊理财对后世禁榷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桑弘羊主持或参与制定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酒榷等财经政策取得巨大成效后,历代王朝大多予以仿效,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内容更为广泛的禁榷制度。尽管这些禁榷制度都达到了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但其中许多内容实际却背离了桑弘羊理财的宗旨,而完全蜕变为“聚敛”政策。  相似文献   

10.
宋代四川茶叶领域的缉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晓欣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4):105-108,113
榷茶法是禁榷法的一种,其起源于唐,兴于宋。宋代四川茶叶运销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三种:通商法、茶马法、茶引法。文章重点论述了宋代四川缉私法的运作情况,因为相对于“书本上的法”,我们更应重视“实际中的法”。为了保证榷茶法的顺利实施,从生产领域、贩卖领域到告赏法的推行以及官吏缉拿私茶的法律责任,政府召人买扑等方面,宋政府都制定了详细的预防和处罚等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1):174-174
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汪圣铎和宫泽知之从不同路径对宋代财政史的整体研究著作,十余年来,宋代财政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新的成果,同时若干分歧依然存在。2013年9月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黄纯艳著《宋代财政史》,对宋代财政史作了系统论述,反映了作者及学界对宋代财政史研究的新思考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杨印民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4):109-116,125
元代的江浙行省富庶甲于天下,是元朝政府的财赋倚仗之地,而酒课做为江浙行省重要的赋税来源,一直位居全国各行省之冠。如此巨大的酒课数额,一方面反映出元代江浙酒业在地区差异存在的前提下相对的普遍繁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元朝政府在该地区赋役剥削的繁重。元朝政府对江浙行省酒业的政策倾斜和对酒课的重利盘剥,体现了国家财政对江浙行省做为经济腹心地位的倚赖之重。  相似文献   

13.
宋代工商业税收中诸课利场务与上供钱物都有祖额,是考课地方官吏和监当官政绩的重要标准。其目的在于督促他们着力经营课利上供,从而保证官府获取较为稳定的工商业税收。但两者之间又有所不同,诸课利场务所立祖额随各地课利收入增减的情况,在三年或五年期内作适当的调整,具有计划指标的性质,这种事前确立计划指标的程式,是官榷和征市制的重要特点。而上供钱物祖额则是初始定额。祖额的确立,对宋代工商业税收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人吴广成言及西夏官制"多与宋同",但传世文献并未详载,关于地方财政制度的内容更是鲜有反映。随着《天盛律令》的出土和翻译整理,其中大量反映西夏转运司与地方财政制度的记载应引起重视。本文以水利管理方面的律文为重点,探讨西夏地方财政的运作模式,即转运司不仅垂直管理地方郡县财政,还握有地方财政的审核权。另外,宋夏转运司的地方财权性质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即西夏转运司职权较宋代呈现更加细化的趋势。这些情况共同反映出11至13世纪中国西北政权与汉族政权在财政制度上的传承与演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拨款将转变成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分税制的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成为其中的重要补充。《论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文,对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模式的选择提出了探讨,并论述了实施这一制度所应注意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关市之征”试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严格意义的商税,应指对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所课征的从价税或从量税。中国封建时代的商税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寓税于价”的禁榷(专卖),二是关津之税(商品通过税),三是市肆之税(商品交易税),后两者也被统称为“关市之征”。唐宋之际,这三类商税形式均趋于完备,并且相继确立了自身在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制度中的合法地位,从而引起封建社会后期财政收入结构的重大变化。具体一点地说,禁榷制度所选择的“官商分利”的  相似文献   

17.
在五十年代那次土地制度问题的讨论热潮中,对宋代土地制度问题的探讨是很薄弱的。1977年以来,情况大有改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空前增多。然而,对于何为宋代占据主导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这一基础问题,研究得尚不充分。这就不能不影响到我们对宋代许多重要问题的观察与认识。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1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都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都有利于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目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地位,明确了财政国库管理要以国库集中支付作为主要形式。文章首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进行了概述,接着讨论了两种制度融合可能性及必要性,然后论述了两种制度融合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两种制度融合的改进建议,旨在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曾读过一篇《狗猛酒酸》的寓言,说的是宋代有家酒店,酒味甘醇,度量公平且待客周到,但酒却常常卖不出去而变质发酸了,生意十分萧条。店主四处访查,方知是门前那条凶猛的狗把顾客吓住了。  相似文献   

20.
弥足珍贵的西夏榷场文书揭自黑城出土的西夏文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封套裱纸。出于裱糊的需要,它们不仅剪裁成片段,而且上下各裁去一部分,因此没有一件文书能拼合完整。但通过前后文关系,还是能看出其大概,经过考证辨析,可解决西夏榷场机构设置、交易货物、商税征收等重要问题。榷场文书多处记载镇夷郡,为西夏在地方设郡找到了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