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赴国外旅游度假成为不少中国人的首选,每逢长假,世界各大名城名店,中国消费者疯狂"扫货"的场面屡屡出现,而中国富人赴海外购房置业连带购买大量奢侈品的现象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据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发布的2012年度奢侈品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会在海外旅游时购买奢侈品。专家表示,一些人选择国内挣钱国外花,一方面是人们追求新奇物品心态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有关旅游消费文献,对我国旅游消费研究从旅游消费的概念、性质、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消费效果评价这五个方面进行评迷,总结了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伴随出境旅游热潮的持续涌动,中国游客的消费心态日趋理性和成熟,对感受海外文化风情、休闲娱乐等体验式消费愈发青睐.然而,中国游客对海外品牌尤其是奢侈品牌具有过于强烈的购买欲望,同时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部分中国游客仍然存在盲从消费心理,且缺乏对自身消费权益的维护意识.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国出境旅游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理性消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消费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广泛地受到社会各层的关注。同时我国的消费者在海外的高端消费也引起许多不同国家的经济学者们更多的瞩目。中国人在国外的消费水平已经超越了许多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国外许多奢侈品在中国占有很大的市场。据统计,出境游的中国游客,人均消费与其他国家的游客相比也是名列前茅。根据研究的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的改变,在未来的十年,中国人在海外奢侈品的消费会超越许多发达国家,乃至于超越美国。  相似文献   

5.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在欧美日等国出境旅游持续萎靡情况下,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超过8000万人次,以高达15%的增长率成为全球跨境旅游的领跑者. 随着出境出国游人猛增,流失到海外境外的消费额度也在不断攀升.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指出,2012年中国人海外消费额高达85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营收最高企业一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全年营业收入额的两倍.按照现行汇率折算,相当于5355亿元人民币,超过国务院出台的家电下乡、电脑下乡、节能产品补贴等多项刺激消费政策拉动的年消费额度的数倍.每年流失海外境外消费额度如此之大,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现状来说十分可惜.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的几个问题尹世杰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当前,世界旅游消费发展很快,早在1993年,国际旅游人数就达5.13亿人,因此,面对这样的市场,就应该思考怎样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旅游消费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有关旅游消费文献,对我国旅游消费研究从旅游消费的概念、性质、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消费效果评价这五个方面进行评述,总结了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石美玉 《中国工商》2004,(2):130-131
近几年越来越大众化,日常化的旅游消费和火爆的假日旅游已引起各行各业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力。但其中问题也较多,尤其旅游购物中游客找不到称心如意的旅游商品.常常发生的宰客等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一方面说明旅游购物行业亟需整顿和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旅游购物业中充满各种商机。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如何寻找商机把握商机,调整营销策略顺利进入旅游购物市场。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阐述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潜力,在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0.
潘勤 《商》2013,(23):141-141
举目世界,中国堪称是一个美食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我国的对外窗口也日渐扩大,不少西方人士纷纷竞相涌入。带着进行贸易,或到华旅游,或求学等等目的而来。但无论如何,衣、食、住、行总少不了。而品中华美食也成为了不少海外来客的目的之一。然而,一方面,很多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往往用本国的文化去解读中国的美食,由此常常引起误会;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美食比比皆是,而莱名的对外翻译还未引起普遍的重视,所以也常常闹出不少的笑话。所以,中国菜恰当的翻译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菜的解读,从而展现中国菜的风采,呈现中国菜英译的规律,并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网易 《广告大观》2007,(8S):130-131
中国人的旅行的足迹越来越远。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的报告称.中国游客已经跻身世界五大度假消费群体.今后将超越其它国家成为最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世界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旅游资讯的主要平台。如何利用网络聚拢目标消费者.对于旅游市场的营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胡润百富与亚洲国际豪华旅游博览7月3日共同发布的《中国奢华旅游白皮书》显示,根据全球最大退税机构Global Blue2012年全球旅游者消费数据,2012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额仍然蝉联全球第一,占全球游客海外消费比例的24%,比2011年上升4%。据悉,此次白皮书数据主要来自胡润百富对资产超过千万元的中国高端消费者进行的访问,以及国际豪华旅游博览对国内旅行社和国际酒店调查得到的  相似文献   

13.
方镐烈  张巍 《现代商业》2014,(24):79-82
目前,为了积极响应中国经济发展"走出去"的战略,国内企业正在掀起一阵海外直接投资的浪潮。但是海外投资涉及到众多风险因素,整体而言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尤其是中国不同于世界各国的独特的自身因素限制,也使得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不同的风险境况。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一些参加"走出去"战略的海外直接投资企业屡遭亏损,这不得不引起国内经济领域的关注。本文在对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概况和基本特征,并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剖析,在结合多个层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应对投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解析韩国造船业的海外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从上世纪90年代。韩国造船企业就大举进军中国市场,进行海外扩张。2007年韩国船企加速在华投资,引起中国船舶工业以及世界造船界的强烈关注。实际上,韩国造船企业的海外扩张,其地域远不止中国,其目的也不仅限于对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掠夺”,在华投资只是其海外投资的一步“棋子”。  相似文献   

15.
《国际广告》2010,(10):12-16
2009年底由商务部支持,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联合制作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首次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三个新闻频道播出后,引起海外关注,并引发国内传媒和民众长达两个月的热议。此次广告活动成为了一次大规模的关于中国制造的“全民”大讨论。在2010年上海F1中国大奖赛期间,商务部在赛场投放8000平米的《中国制造》巨幅广告,在更大的国际范围宣传“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胡志斌  何铭宇 《新财富》2004,(11):13-13
中国企业在选择海外上市地时,美国和香港总是首选,新加坡、加拿大等也是广受关注的目标,但许多企业惟独忽视了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东京。“申奥”、“申博”成功的中国目前已成为日本投资者瞩目的目标,东京证券交易所专门修改了上市审查基准,降低入市门槛,吸引中国企业。更低廉的上市成本、更短的上市审查时间,令日本证券市场将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海外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7.
工业旅游:现状与走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苏萍  蔡庆华 《商业研究》2006,(2):181-183
经过5年16个黄金周旅游浪潮的洗礼,我国旅游市场也逐步发展,渐渐趋于成熟。随着旅游消费者消费品位的提高,旅游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并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工业旅游作为一种特色专项旅游,虽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迅速引起了广大旅游者的兴趣和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利用节假日及周末作休闲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北京的发展既有世界大都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具有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示范性。因此,研究和找出目前北京市郊区旅游的市场开拓、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那么对于研究我国休闲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尤其是大都市旅游圈的郊区旅游模式.对于揭示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消费特征及规律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亮 《商场现代化》2007,(11X):268-269
近年来,随着世界主要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和中国经济的强劲上升,中国能源消费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内电力紧缺,煤炭、天然气涨价,能源安全问题,构建节约型社会,一次次令世人瞩目的事件都使我们不断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如何,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食品消费安全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玲玲 《消费经济》2004,20(4):32-34
食品消费安全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食品不安全在中国和世界各国广泛存在,现在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影响我国食品不安全的因素,阐述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