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异育银鲫是我县淡水主养品种,2006年养殖面积达5万亩,养殖产量达3万吨,养殖亩效益达1000元。今年,全县精养异育银鲫面积6万亩。6月下旬以来,振东、滨海港等乡镇银鲫主养殖区域相继发生鱼类孢子虫病,银鲫死亡率较高,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渔场共有精养水面一万多亩,近几年来,由于主养异育银鲫,获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每年的高温季节发生的细菌性败血症往往对部分塘口的养殖异育银鲫造成部分损失。通过几年的防病实践,我们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准确诊断疾病是防治疾病的基础。 患细菌性败血症的异育银鲫具有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液体。肠内无食物而有大量为粘液状物质,因肠内充有空气而肠管显得肿胀。部  相似文献   

3.
<正>一、池塘养殖的状况(一)异育银鲫的养殖状况目前主养银鲫的精养池塘,到年底或次年3、4月份一次性起捕的,银鲫放养密度一般在1800~2000尾之间;中途轮捕的一般为2500~3000尾以上两种均搭配一定比例的花、白鲢"#$%  相似文献   

4.
<正> 1、主养异育银鲫 以异育银鲫为主养品种,用颗粒饲料喂养,轮捕上市,同时套养银鲫夏花供翌年苗种。 (1)投种与收获 亩投放银鲫种150公斤,其中3两/尾占50%,1—2两/尾占50%;另投放250尾0.6—2两/尾的白鲢,50尾3—5两/尾的花鲢,110尾0.6—1两的鳊鱼;6月份套银鲫夏花500—800尾。 年底亩平净产银鲫750公斤以上,规格7—8两,白鲢200公斤以上,花鲢50公斤左右,鳊鱼7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 淮安市南闸乡省级稻田养殖区周马片1200亩稻田进行主养异育银鲫技术推广示范,取得满意的结果。年底亩平收获水稻462公斤,鱼114.4公斤,其中银鲫68公斤,亩产值1794.8元,获利1183.5元,比常规鱼养殖效益增加300元左右。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一、稻田选择与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成武县天宫庙镇于2009年开始进行彭泽鲫等名优鲫鱼套养的尝试,2010年又开展了主养鲫鱼的高产试验,主养鲫鱼成鱼200亩,培育鱼种50亩。年底抽查验收,亩净产鲫最高达800kg,亩效益达4000元,套养鲫500亩,亩增产鲫50~100kg,亩增效益380元。现将名优鲫鱼养殖的几个关键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村经济》2011,(4):53-53
从南到北,自东向西,作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养殖鱼类,鲫鱼的养殖随处可见,我国目前主养的优良鲫鱼品种有方正银鲫、异育银鲫、彭泽鲫等。方正银鲫不仅生长快,而且是生产异育银鲫的亲本,很有养殖前景。彭泽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尽管其生长速度较方正银鲫慢。但体形好,耐运输,销售价格高。异育银鲫由于它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等特点,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鲫鱼养殖中的主要品系。  相似文献   

8.
<正>为提高银鲫养殖技术,实现优质高产,我们上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于2006年在海涂91丘水产养殖大户沈水炎的210亩池塘中,开展了异育银鲫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得成功,平均亩产665kg(其中异育银鲫457kg,鲢、草、鳊鱼208kg),亩产值5112元,亩成本3480元,亩收益1632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异育银鲫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风水库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为母本,与江西省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而产生的异精雌核发育银鲫的子代。由于其食性广,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强,易饲养、生长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养殖周期短.饲养成活率高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上海市郊大规模推广养殖,浦东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异育银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每年生产的异育银鲫鱼苗数量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每年的生产量在3000万~6000万尾左右,现把我们20多年来的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红鲫是人工选育而成的一个鲫鱼品种,食用、观赏两用,市场前景广阔。笔者结合近年来本地的生产实践,将池塘主养红鲫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养殖红鲫的池塘,塘口面积一般要求5—8亩,池深2.8—3.0米,池壁坡度1:2.5—3.0,有效蓄水深度2—2.5米。高产精养池塘需配备增氧机械,功率为1.5千瓦/3—5  相似文献   

11.
<正>鲫鱼(主要是异育银鲫)等常规淡水鱼是里下河地区盐城市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全市主养面积达45万余亩,产量50万吨左右。近几年,鲫鱼病害呈多发性、严重性的趋势,特别是鲫鱼"鳃出血病"和"大红鳃病",一旦暴发,难以控制,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收,鲫鱼的养殖风险在逐年加大。养殖户因病害暴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对此,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主养区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与养殖户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乡村渔医诊断与治疗方案等形式,初步掌握了鲫鱼疾病的发生、流行、主  相似文献   

12.
<正> 池塘主(混)养异育银鲫技术在我市经过两年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主养模式亩平效益1612元,混养模式亩平效益1426元,一般精饲料饵料系数在3.4—3.8,配方饲料饵料系数在1.8—2.5。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塘口饵料利用率较低,饵料成本高,直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区在主养银鲫的水域中,有不少养殖水面发生了鲫鱼“肝胆综合症”,该病死亡率高且难以诊治,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我们在查治过程中,初步探查了该病的病因、发病过程及综合防治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异育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是利用三倍体的方正银鲫(母本)与二倍体的兴国红鲤(父本)以人工杂交的方法诱使方正银鲫的卵进行雌核发育而研制的。异育银鲫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县的一个主要养殖品种。但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指环虫病高发,给养殖者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3月26日笔者接到本市凤凰镇一李姓养殖户电话,说是有垂钓客户从其养殖塘口钓起的鲫鱼尾巴上发现大量鲜红色的细长虫子,很是惊恐,要求前去查看处理。第二天上午应约去其养殖塘口进行现场察看。一、发病概况:事发塘口水面面积约8亩,平均水深1.8m,水源为长江水,透明度35cm,水质清新。据该养殖户介绍,一星期之前也有垂钓客户向其反映钓到的鲫  相似文献   

16.
<正> 1998年在我县大力发展稻田养殖的前提下,我们利用五亩稻田进行了“稻田主养异育银鲫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同时,初步掌握了稻田主养异育银卿的技术,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稻田 我们选择了龙集乡姚光村一块实有养殖面积5亩的稻田,该处水源充足,水质较好,适于异育银鲫生长发育,改造后水沟面积261m~2,占稻田总面积的8%。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自实施农业部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以来,楚州片示范点以池塘主养草鱼为主,通过开展草鱼多联苗的注射、控制饲料投喂、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微孔增氧以及对示范户塘口清整、环境改造等,着力推广了池塘主养草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两年来,示范片单产达700kg,其中亩产草鱼500kg,亩纯得1500元以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一、塘口条件面积以10-20亩为宜,东西走向,塘口淤泥控制在15-20cm,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排注方便、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池塘水深保持在2m以上,每10亩塘口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1台,池塘四周空地尽可能套种苏丹草、黑麦草等青料为好。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索鳜鱼主养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保障效益,2016年笔者与南陵县徐永超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在承包的养殖池开展了20亩鳜鱼主养试验(实际养殖水面45亩左右,含配套饵料鱼池面积),取得了平均亩产350kg,平均亩产值9800元,亩净利润7000元,养殖周期不到一年,当年产值达45万元,年总利润15万元的好效益。现  相似文献   

19.
<正> 浙江省杭州市休闲渔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初年就有人工辟地蓄水养金鱼。近年来,随着我市渔业的快速发展,都市型休闲渔业在渔业结构调整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休闲渔业的面积已经达到3.2万余亩,其中专业垂钓面积已达3000亩;观赏鱼养殖面积达2000亩,养殖数量1000万尾,养殖品种有各种金鱼、锦鲤、日本红鲫、花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异育银鲫作为优质鱼被全国各地广泛地进行养殖,主养异育银鲫的成鱼池异育银鲫放养量占整个放养量的70%左右,主养河蟹的池塘套养鱼种也是以异育银鲫为主。然而,苗种生产上异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