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领金融》2004,(2M):14-16,18,20,22,24
《白领金融》关注的是金融白领所面临的行业环境、事业规划和个人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互为影响。这是一些来自金融行业基层的声音。各抒己见,是希望由更多的声音对行业的热门话题激发出探讨的热情。因为他是金融白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直接面对;媒介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创造一种金融白领的文化生活,贴近你的工作,贴近你的人生,缓解你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变换工作对职业经理人来讲,是再司空见惯不过的事。而当你到一家新单位去应聘或希望陌生的领导尽快了解你时,职业简历无疑将是一块敲门砖,可以说,它是经理人职场生涯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参照物。  相似文献   

3.
<正>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同样,一个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通常什么也干不好。所以,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许多职场人士都知道,兴趣会直接影响职业生涯方向的选择和积极性。比如一个性格活泼的人,喜欢有艺术气息、能自我表现、活泼明快的  相似文献   

4.
乐业可以使人幸运,使人好运连连。 每个人的命运与他自己的表现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你有什么样的表现,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你。用时下商界流行的概念,收入与业绩挂钩,每个人的职场命运与每个人的职场表现挂钩;职业生命决定干职业表现。  相似文献   

5.
你指定遇到过这样的人.金钱名利都不缺.但缺少快乐——真正的由心灵滋生的快乐。就像我的一个白领女友,穿着名牌时装.开着本田轿车,住在华丽敞亮的公寓里,有着体贴的爱人和可爱的孩子,但她说自己心灵很少有真正的快乐。她说,即使到三亚旅游.置身于亚热带旖丽的风光里,也会有一声叹息悄悄滑过心底。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企业管理者要学会嫁接,也就是把你的智慧嫁接到别人的躯体上,这样省时省力,何必自己再去造一个躯体呢?  相似文献   

7.
刘玉 《理财》2012,(8):32-34
这是一个很“俗”的话题,“俗”到司空见惯,你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你没有工作或辞去工作,专职在家照顾一家人生活起居。日子这样一天一天流淌,你没有觉得自己做这样的工作有什么价值。  相似文献   

8.
百万庄书屋     
《大众理财顾问》2014,(3):92-92
正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书号:978-7-111-44448-0定价:38.00元《好女享上班:职场女人的心理修炼》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标准的职场白骨精,历经了从白领达人到女性心理专家的一路成长,她用亲身经历加专业知识成就了这样一部既有情怀、又接地气的作品。这是帮助职场女性了解自己、了解职场环境的"读本"。本书借由四位不同色泽的"水晶女性",以"心理剧"的形式引出一幕幕平凡又矛盾的真实生活。她们  相似文献   

9.
钱三 《中国信用卡》2007,(2S):65-65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金融专业的老师教给学生们的小游戏。 首先.老师请教室内每个同学(假设有20名同学)在1到9这9个整数中挑选一个数字.只有自己心里知道.不能告诉别人。然后把这个数字乘以2,再减去4.这样又得到一个新的数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二、评估行业企业家,你的名字叫成长去年的培训班上我给大家讲了,我们现在正从创业者向企业家发展,什么是企业家,什么是创业者,我们再简单回放一下。创业者更关注眼前的利益.企业家关注的是未来;创业者创造着机构和自己的财富,企业家创造价值,包括自身价值、机构价值、行业价值甚至于事业的价值;创业者大部分靠聪明才智来发展,企业家则靠远见来发展;创业者更加感性,企业家多于理性;创业者在短期内就能产生,企业家则要经过长期坚韧的历练才能养成;创业者只是建立一种机制,企业家则要传承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1.
前后历时近一年,来自全国198个法人金融机构的金融工作者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认为值得留存的瞬间。照片如彩色波涛一样层层掀起,浪花飞溅,彩雾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性格,审美各异的金融人。摄影不只是影像,它是摄影者内心的外化,也是摄影者呈现给这个世界的礼物。举办”中国梦·金融梦“邮储银行杯全国金融摄影大赛,是想催促金融人去思考自己走过和正在走的行程,是想把金融人内心美丽的梦想呈送给这个世界,让梦想与思考有机会渐次变成现实。建设金融文化,实现金融梦想,最终是要读懂这些金融人,依靠这些金融人。阅读这些照片,或唯美.或朴实.或让人一时惊艳,或存在瑕疵,读懂金融人,从读懂它们开始。  相似文献   

12.
王进诚 《中国金融》2006,(18):30-30
对于《中国金融》杂志来说.发行第600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中国金融》在其创刊以来50多年的岁月里,见证了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壮大的全部历程.陪伴了中国金融职工队伍50多年的成长征途。我们这一代金融工作者,可以说是读着《中国金融》成长起来的。作为一名从事金融工作30年的金融人,我自己是从1983年开始在《中国金融》上发表文章的。2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在《中国金融》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题目为《谈谈银行部门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对我而言.这篇文章的发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喜悦和鼓舞,更是我此后20多年不懈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人存职场,其实就是一个“销售”自己的过程,对内向上司、同事推销自己,对外向客户推销自己。不管你从求何种职业,要想存职场如鱼得水、春风得意,就僻学会“销售”自己。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投资》2007,(3):82-82
在广州某公园前地下商场.有家手制巧克力店.一个个甜蜜蜜的名字搭配着五颜六色的巧克力.别致而浪漫.非常引人瞩目。这家小店的老板杨小姐是一位白领.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公司上班,但她从小就梦想拥有一家自己的糖果店.多年工薪积累终于让她在2006年可以考虑自己的梦想了。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为注册会计师界是否有大师级的人物而迷惑,及至听到了如下一则故事,始得宽慰与震撼。故事发生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有国外学者问及中国大陆思想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你们有没有可以称得上稍微像样一点的人物?面对这样一个潜含挑战性的问题,一位学界前辈佝偻而起,应声而答:有,有,他就是顾准!我的同行,你是否知晓"顾准"这个名字,你是否涉猎过顾准的文化遗存?或许,做过注册会计师的顾准对我们还有些陌生,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该漠视、遗忘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所折射的,是传奇与苦难,是曲折与执著,是真的勇士与真理的力量,是看不见谷底…  相似文献   

16.
祥子 《时代金融》2012,(34):41-42
<正>不管你是否已经踏入职场,是否已经拥有了一份工作,你都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认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另一些人则是为了混日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幸福和成长——他们对于工作所报的态度则是用生命去做。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弄明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否则他就无法获得源源不断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工作确实能够为我们换取生活资源,为我们打发掉无聊的时光,但最关键的是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它所体现的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投资》2007,(5):36-38
感谢你们办了这么好的一本杂志,令人受益匪浅。我过去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职务做到公司副总,是公司4个副总之一。因为公司办得还可以,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畅通,由于我在公司当时是分管外联工作,按我们总经理的话说,是用公司的钱去替我自己打点关系。我想事实可能也是这样。通过这样一份工作,这几年确实是认识了不少的人,积累了不少的资源。后来因为与公司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产生了分岐.他是公司的创业元老,我想这样呆下去没有什么意思,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当时有两个想法.一是找个地方去继续打工,二是自己开创一份事业.自己当老板。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以自己的条件.再去打工也就是这样,一年赚个几十万元,被人呼来喝去.没有什么意思。而我自己有许多想法.觉得都是不错的点子。再则.我仔细衡量了一下,觉得凭借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自己创业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开办了现在的公司,仍旧是在互联网领域,相当于一个互联网的公关和沟通业务吧,应该说跟我自己的志趣和这么多年的人生历练是相符合的。我原来以为凭借自己丰富的资源.办这样一家公司应该是不太费力气的事情.即使赚不到更多的钱,至少也不会有彻底失败的可能。但是现在我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主要是自己原来以为可以用到的资源.而且被别人亲口许诺帮忙的资源.一旦到自己真的开创公司.就变得全然不管用了。该找到的人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也是模棱两可.要不然.帮忙是可以.但是开价太高.不像朋友.完全变成了买卖关系。而不想搭理的人,不相干的人.倒是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热情有加.都是不想出力而想分羹的。现在我是头大如斗.度日如年。没有办法.所以还是想向你们求教.这个创业资源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积累的创业资源究竟应该怎样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感谢!  相似文献   

18.
工作是什么?我们为了什么而工作?在终日的压力与忙碌中.我们很少去思考这样的问题。然而.它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着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都曾经有过梦。梦境,总是那么美丽。在我的心中也有个梦,这个梦,与《中国金融》有关。那还是1995年,我从学校毕业,踏进人民银行大门的第一天,支行的行长便问我:“小伙子,你都有些什么特长、爱好?”我当时颇有些自负地回答:“我喜欢写作。”并且毕恭毕敬地呈上了自己在校时发表的一些诗文、获奖的一些作品。行长接过来,仔细地看了看,随后点点头,瞧着我语重心长地说:“文笔不错,不过到了人民银行,不能光写些诗歌、散文,还得学着写写金融方面的文章。《中国金融》是咱们系统的权威刊物,希望能够早日在上面看到你的名字。”说完,他从办公…  相似文献   

20.
王小平 《金融博览》2011,(17):15-15
一谈到道德和公益,人们通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动机。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做了好事,或者媒体报道谁捐出了什么.第一个反应通常就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他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