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泰铢贬值20%以来,泰国经济面临着一场令人触目惊心的金融危机。其中,受害最深的要数那些借有大量外债的企业家们,他们心急如焚,恨不能跳楼自尽。这场货币的持续动荡,波及了诸多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不仅泰铢大幅贬值,菲律宾的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币和新加坡元等相继贬值,近来韩国也加入了东南亚货币贬值的行列。整个东南亚地区四面告急,危机此起彼伏,一场热带金融风暴至今未能平息。四面求援,加紧调整泰国的泰铢贬值发生后,泰国政府急忙向国际货币组织和其他国家提出援助申请,国际货币组织及时出面组织世  相似文献   

2.
1997年11月,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韩国最终未能免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时间韩元暴跌,股市大幅下滑,大量银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剧增,整个经济陷入困境。在此情况下各国政府和IMF向韩国伸出援助之手。在1997年12月初与韩国举行几次磋商、谈判后,IMF便匆匆与韩国政府达成了一揽子援助贷款协定。然而,众所周知,IMF的贷款为约束性贷款,它是以韩国必须遵守IMF提出的一揽子经济改革方案为前提而发放的。因此,本文拟就IMF对韩国金融危机实施疗法的效果及影响作一评价,并探析韩国经济危机的成因及摆脱困境的对策,以企盼为其它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自1997年7月以泰铢贬值为主要标志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金融危机又先后出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日本、韩国以及风雨飘摇中的俄罗斯,1999年新年伊始,巴西货币第纳尔对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巴西央行行长两度易人,拉美股市强烈震荡,整个金...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韩国与日本这两个东亚国家是一家欢喜一家愁。韩国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不俗业绩,2009年经济增长率呈正值,达0.2%。借助韩元对美元和日元贬值的有利时机,韩国制造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日元贬值的效应分析--兼驳"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3年来日元对美元的走势,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持续走跌,日本政府的公开诱导行为更是增加了日元贬值的步伐。日本政府诱导日元贬值,目的是促进经济复苏。而笔者在对日元贬值的效应进行分析后则认为,日本政府此举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近期日本又开始宣传“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其实质则一是意在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企图通过将国内问题国际化,以此为口实,转移日本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失误和改革裹足不前的指责。  相似文献   

6.
韩国科技发展引擎--大德科技园的成功之道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70年代,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在世界发达国家迅猛发展.为了发展本国的高科技事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仿效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起一批集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的高科技园区.韩国大德科技园(亦称大德谷)规划始建于1970年代初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相媲美的科学城,是韩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被称为韩国科技摇篮和21世纪韩国经济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在即将过去的1997年里,世界经济发展史需要大书特书一笔的莫过于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导致这一地区出现了三十年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本国货币大幅贬值,股票市场崩溃,物价扶摇直上,破产企业数目激增,人心惶惶不安。这次亚洲金融风暴使泰国损失超过1000亿美金,马来西亚资本市场上损失1600亿美元,韩国韩元贬值超过50%,韩元购买力减少一半以上,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130日元兑1美元,创下1992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8.
观点     
《沪港经济》2005,(4):8-9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五种因素 陈东琪近日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诸 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主要有5种不确定因 素:1、美元贬值。2004年美元贬值了30%,如果继续 贬值,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2、国际油价。中 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逐年加大,如果石油价格继续上 涨,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国际油价有止升下跌的趋  相似文献   

9.
去年在一种矛盾的基调中结束。油价上涨和美元迅速贬值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不确定感,掩盖了世界经济实现近30年来最快增长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韩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娜 《世界经济研究》2012,(4):81-86,89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韩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利用增长会计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2~2009年中国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率从1981~2001年的23.29%上升到28.88%,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劳动投入的贡献率。1981~1998年期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64%,其中,60%以上是靠资本投入来实现的,25%是依靠劳动的投入,但在1999~2009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到了42%,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走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刘春芝1997年7月初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外汇市场发生货币危机,进而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同时受到强烈冲击,引发了一场金融风暴,受多米诺效应的影响,使东南亚诸国的货币大幅度贬值,整体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并且波及到韩国、日...  相似文献   

12.
缅甸和韩国日前在仰光签署了一项林业合作协定,根据这项协定,缅甸林业部将在韩国国际合作署的援助下,在缅甸中部干旱少雨的曼德勒省良吴镇区实施植树造林绿化计划。1998年7月,缅甸在日本的援助下制定了一项在良吴镇区开展为期3年的植树造林计划,年均植树149.8公顷,该计划从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0年结束。缅甸从1992年起开始实施绿化和环保工程,该工程的重点亦放在中部干旱地区。目前,缅甸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其国土面积的50%,比60年代减少了7%。缅甸和韩国加强林业合作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科技税收政策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短的三分之一世纪中,贫穷落后的韩国就进入了现代社会,国民生产总值(GNP)增加了一百多倍,人均GNP已超过一万美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诸多因素中,科技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韩国在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实行与此相适应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首要内在动力。一、韩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税收体制的演变韩国的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初期,七、八十年代的经济起飞阶段和90年代的经济较为发达时期。50年代,韩国依赖美国的援助开始进行小规模的生产活动,技术水平很低,科…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与各种自由贸易运动相反的是各种经济集团的形成运动。很显然,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序曲。1994年秋,韩国政府即加入全球化的行列。着手重建现存的行政管理体系,对一些机构和习俗进行改革,以期在国际社会中变得更富有竞争力,树立一个更强大的形象。出于此目的,韩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协作也随之开展起来了。韩国国际合作署(KOICA)于1991年成立,这是韩国寻求国际义务所迈出的第一步。近几年,为了争取加入"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KOICA开展了一些活动。随着一系列的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韩国已确立了一些合作的方针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韩国政府一直鼓励和扶持大企业集团的发展,这些大企业集团对推动韩国经济起飞、跻身于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创造“汉江奇迹”的功臣。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一直把由韩国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现代”、“大宇”、“三星”等大企业集团奉为楷模,并认为它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的较好模式。但是,自1997年以来,韩国大企业集团接连破产,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彻底打破了“大马不死”的神话。韩国大企业集团的危机,对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推行“大企业、…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合作经济机制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化模式和思维,在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理论探究和实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具有了某种话语权。其实,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经济可能更有助于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但是,农村合作经济发挥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建设。韩国新农村运动合作经济的成功和内在机制,或许能对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具有某种启示。一、韩国的新农村运动的过程与特点新农村运动是对韩国农村经济改革及其成功经验的一种理论概括。韩国新农村运动从兴起到现在已有30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金晶 《亚太经济》2013,(1):71-75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小企业在韩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经济民主化"成为当前韩国社会热议的焦点,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内外经济变数逐渐增多,韩国中小企业面临新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韩国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99262平方公里,人口4802万,人均耕地不足0.7亩,资源较为匮乏.然而,正是在这块“先天不足”的土地上,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上演了令世人瞩目的“汉江奇迹”:韩国经济实现了年均8%以上的高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0多美元增加到1.543万美元.1997年,韩国成为金融动荡的焦点,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打击.然而,不到5年时间,韩国再次崛起,1999年经济增长反弹至10%左右.进入21世纪,由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韩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仍保持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得多的发展速度,如2004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4 6%.充满竞争力的工业经济体系是韩国演绎“江汉奇迹”和“危机后崛起”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全球平均3.0%的增长速度。与同样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的日本和韩国相比较,日本在其高速增长阶段的GDP平均增速为9.2%,韩国的这一数值为8.5%。  相似文献   

20.
据经济协力开发机构(OECD)的开发援助委员会(DAC)1991年9月30日报道:DAC 参加国1990年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暂定值为5407700万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5.7%。1989年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 ODA 出资国的日本,1990年除了向东欧的援助外,增长1.2%,为906900万美元;而上一年位居第二的美国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