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蒋寒迪 《现代商业》2006,(12):28-29
我国的金融制度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政府通过对存贷利率设置上限来管制,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促使他们选择地下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由此促成了地下金融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规金融行业由于某些缺陷,导致了在经济发展中无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导致地下金融的发展,并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本文就我国地下金融的成因、影响进行分析,并在对策方面谈了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下钱庄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范、打击地下钱庄是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障金融业整体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地下钱庄有其现实的客观基础,独特的营运方式使其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应开辟多种投资渠道,加强对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开展打击地下钱庄的专项行动;用经济手段引导地下金融活动,以打击地下钱庄的非法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民间金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公有制金融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从正规金融体制中无法获得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产生的制度创新,它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非公有制金融却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制之外,始终处于一种地下状态。当前应大力推进非公有制金融的发展,建立健全与非公有制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金融发展提供必备的法律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制度,使其更好地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从而带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金融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从正规金融体制中无法获得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产生的制度创新,它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非公有制金融却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制之外,始终处于一种地下状态。当前应大力推进非公有制金融的发展,建立健全与非公有制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金融发展提供必备的法律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制度,使其更好地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从而带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谈地下金融的政府引导与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丽平 《商业时代》2005,(20):54-55
地下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反映了正规金融的退出,农村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金融通体制障碍。这些体制性因素只能靠体制创新去解决,而体制创新需要解除政府管制,政府成为创造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的主体,发挥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9.
郑卒  刘伟康 《新财富》2004,(12):10-12
中国居民收入大部分用于消费,购买住宅、汽车和金融投资,而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资金主要来自机构.而非居民储蓄。居民储蓄对地下信贷市场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  相似文献   

10.
未得到金融部门许可的地下金融活动处于高风险状态,带来不少负面效应,如扰乱正常金融秩序,为洗黑钱、贪污腐败提供温床,造成国家税收收入流失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地下金融活动的存在有着必然的原因:银行贷款门槛高,无法满足私营企业的融资需求,相比较之下地下金融机构虽然收取较高的利息但能够方便、  相似文献   

11.
张云莺 《北方经贸》2013,(7):119+121
地下钱庄是具有钱庄的经营性质,同时又具有非合法经营身份的特殊金融组织。地下钱庄在当今时代可谓死灰复燃,不仅存在,而且有扩大的趋势,严重干扰了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治理地下钱庄问题要区分不同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收编与取缔并举;规范经营,加强监管,让地下钱庄走出地下,配合和补充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地下金融的成因,分析了非法金融对社会的危害,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钟伟 《中国工商》2004,(4):166-167
企业之间的相互拆借资金、地下钱庄,乃至酒楼、发廊等不给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税费,只管吃住并支付微薄工资的现象,却是屡禁不绝。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反过来想一下,非正式的金融和就业安排是不是也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我国的金融行业也随之兴盛起来,而现代化的经济实质上就指的是金融经济。跨国公司纷纷在各国建立自己的分公司,其模式都是实行资金投入,凭借投放的资金去占领经济市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金融是资金运行的基础,因此研究现代经济,其实就是指研究金融经济。文章对金融投资的内涵及其特点,从构建金融投资体系与评估金融环境入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户收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FPS 2016微观调查数据,将OLS和收入分位数法相结合,分析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增收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和两类资金是否区分使用对农户收入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农户无法根据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特性有区别地进行投资,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始终大于非正规金融,同时使用两种来源资金的增收合力并未达到最大,但随着资本产出弹性的增大,资金间抑制效应会减小。为此,在乡村振兴阶段,应积极引导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合理配置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资金。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一)农村资金互助社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主要特征:一是合作性,使资金互助社与其他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区别开来,实现了经济弱者的资金联合,是真正的“草根金融”;二是互助性,是一种互助合作的金融形式,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社员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三是灵活性,规模小、手续简便,能快捷地为社员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四是地域性,地域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17.
产业升级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升级资金需求的特点,然后从资金形成机制、投资导向机制、信贷扩张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在借鉴国内外利用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助力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和几点建议。政府主导、多元化发展是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助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淳县农户金融需求状况以及金融供给现状的调查,得出结论表明:高淳县农户借贷行为非常普遍,但不同从业性质的农户,资金需求量和用途不同。农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外出打工工资为主的农户家庭,借贷资金更多用于家庭消费和非农业生产。但是从事特色农业(如螃蟹养殖)的大户,资金需求量大,而且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性投资。民间借贷是满足农户借贷资金需求的主要渠道,农信社在满足农户金融需求方面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需要良好的金融环境支撑。河南省在金融环境总体发展较好的背景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供给结构失衡、资金流向过于集中等。建议从扩大资金供给数量、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彩芳 《商业故事》2022,(7):220-222
流动性之于金融企业集团,相当于血液之于人类,没了流动性,金融企业集团将难以生存.很多金融企业对于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资金无法合理的备付和使用,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资金成本的额外增加.本文从资金管理对于金融企业集团的重要性出发,从金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模式不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