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依进项税额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215;加权平均进价&;#215;退税率,其退税依据是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进价。而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应退的增值税是执行“免、抵、退”或“先征后退”政策,出口退税的税额取决于出口的离岸价销售收入及其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2.
对加强外贸企业“挂靠”经营方式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一种新的外贸经营模式悄然浮出。一些有客户、有订单的业务人员(多数是从外贸企业跳槽的业务人员)要求以外贸企业名义做出口业务,外贸企业在提供必要的服务(如报关、退税、税务、会计核算等)后,他们支付一定比例的代理费或叫“挂靠费”(目前大约是0.06元/出口每美元)。这种经营方式就是所谓的“挂靠”。“挂靠”一般来讲都是原来外贸企业的业务员,也有以业务员开办的企业来运作的。对这种经营模式,各种说法都有,有赞成也有反对,而国家却一直没有正式表态,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国家曾大力提倡外贸“代理制”,  相似文献   

3.
出口代理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企业在接受委托开展业务中,有可能遇到各种业务风险。作者根据多年从事代理业务的实践体会,归纳出外贸企业出口代理业务中的一些操作规范。同时,针对外贸企业出口代理业务中的业务风险,笔者介绍了行之有效的具体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丹彤 《大经贸》2007,(5):74-75
广东省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现状 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的应收外汇逾期未能收回的数目不断增长,并日益成为出口企业经营发展的绊脚石。商务部研究院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至20倍。商务部下属另一家机构对我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出口信用风险已成为束缚我国外贸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其中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由于这些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如果一笔大额合同的货款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势必影响其资金周转,导致经营困难。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乃至关、停、破产都是缘于存在大量的呆账、坏账,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本交通过实例,说明当前代理出口会计核算尚存在形改实未改的状况,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旧会计核算模式的弊声、,强调代理出口属代销性质,不能视同购销业务作“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和“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处理,阐用代理出口会计核算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会计核算帐务处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实际加工方式可分为:作价加工和委托国内生产企业加工。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作价加工销售是指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用减免税的料件作价销售给生产企业,由生产企业购进料件后加工成成品,再由外贸企业收购复出口的方式。要做好这种方式的会计处理,必须搞清楚这种方式的相关税收规定。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及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对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转售给其他企业加工时,应先填报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申请表,报经退税机关审核同意后,出具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外贸企业将有关免税证明报送其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并据此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按规定税率计算注明销售料件的税额,主管出口企业征税的税务机关对这部分销售料件的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应缴税额不计征入库,而由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出口企业办理退税时在退税额中抵扣。以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帮助中小外贸企业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把握贸易机会,扩大业务规模,保障收汇安全,本文以“无锡市中小企业出口信用风险基本保障机制”这一外经贸促进政策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该市中小外贸企业运用出口信用保险情况,梳理分析该保障机制的特点、运行状况和运行绩效,剖析挖掘该保障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改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保佣”指外贸企业进行出口业务时发生的境外运输费、运输保险费和向外商(包括代理商)支付的一种价外报酬。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对服务贸易的补偿,用外币结算,直接抵减出口销售收入。“运保佣”的风险系数各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做法,避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外贸出口形式也日益灵活多样,代理出口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代理出口是指生产企业或外贸企业委托另一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代理其产品出口,委托企业承担出口盈亏。据了解,目前外贸企业经营代理出口业务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代理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商业信用的发展,汇付逐渐取代信用证成为主流结算方式。处于买方市场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为抓住出口商机,更倾向于选用赊销、承兑交单等结算方式。通过对赊销、承兑交单等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押汇、福费廷、国际保理业务等主要风险规避手段的成本以及效果,以便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更加合理地选择风险规避手段,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益。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是中国茶叶生产大省,也是全国茶叶出口大省,然而在茶叶出口和品牌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安徽省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为省内茶叶出口企业转型升级以进一步开展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首先简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并分析出安徽省茶叶外贸企业的出口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给安徽省茶叶出口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最终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茶叶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贸易中,代理出口是普遍采用的贸易方式。随着我国外贸行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外贸代理体制已经逐步成为现有外贸企业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现行外贸出口代理的流程人手,分析了挂靠业务形成的原因,指出了该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目前我国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变数也逐步加大,如何规避外贸企业风险,保障融资安全,出口信用保险无疑是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的一把利器。多年来我公司十分重视出口信用保险,也是较早利用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业务、防范经营风险的企业。以下就我公司在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方面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外经贸企业出口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使得各行各业都受到很大影响,外贸企业出口业务更是首当其冲。金融危机在"吞噬"了很多外贸企业订单的同时,更造成出口风险成倍增加。本文从目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出口风险出发,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以使外贸企业能从日常工作做起,尽可能规避风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机遇对企业家来讲就是商机。细心的人会发现。其实商机就在身边,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商机比比皆是,关键是要有深遂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商机。捕捉商机。  相似文献   

16.
记得还是在去年,曾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则消息:“私营外贸企业成为申城各类外贸企业中增幅最大、最耀眼的一颗新星。其经营业绩令人刮目相看……上海双凤骨明胶有限公司首次亮相国际市场便不同凡响,今年1-8月出口达到27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是上海外贸出口取得不平凡成绩的一年。全市外贸企业围绕上海年初提出的出口目标,奋力拼搏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克服上半年“非典”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负面影响,采取一系列措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定单转移的机遇,在政府部门政策聚焦、服务聚集的贸易环境下,全市外贸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取消进出口经营权审批制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快速扩大,2009年以来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经营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也迅速增加,外贸企业同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有时一个国外客户的询盘可收到几家甚至几十家我国外贸企业的报价,并且要随时进行多次讨价还价才能成交.  相似文献   

19.
<正>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退税政策规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在委托方退(免)税。”“除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可给予退(免)税外,其他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的货物一律不予退(免)税。”此规定使外贸公司在代理出口业务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致使外贸企业将许多代理出口业务拒之门外,无法操作。表现在: 一、外贸公司代理生产企业出口产品,由生产企业(委托方)申报出口退税,这对许多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一项很难开展的新工作。首先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中多采用FOB贸易术语的表现及原因,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选用FOB贸易术语成交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化解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