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世界工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是一种大势所趋,对于我国来说,必须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技能人才瓶颈,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道德责任瓶颈,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知识产权瓶颈,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资源环境瓶颈,从而使“世界工厂”的构建迈向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日前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向外转移生产基地的重点地区,因此,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有着建成为“世界工厂”的有利条件。但中国的差距也是明显的,本文分析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理由及中国离“世界工厂”的差距,并对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工厂”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郑洪涛 《经济经纬》2003,(5):44-45,52
一年前,当人们沉醉于WTO的讨论之际,一场全球性的产业转移正在悄然进行。于是,“世界工厂”问题成了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世界工厂”的可能性,但离实际形成尚有一定距离。同时将“世界工厂”能否最终在中国形成视为是21世纪所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通过对世界工厂演变历程的分析,集中论述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中国形成世界工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走向“世界工厂”的道路上还存在一系列现实的制约因素。本文从产业、规模、技术、品牌、市场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五大瓶颈。  相似文献   

5.
刘石 《商周刊》2011,(1):18-18
经常有人们抱怨,出国购物买回来东西一不小心就是“中国制造”,从国外大包小包背回来的还是“出口转内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不但让老外们看到了充斥在商场里货架上、家庭衣帽间和储物柜里的中国货,也让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在惊叹中国的崛起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之余,又不断演绎出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6.
龙永图 《经济导刊》2009,(10):14-14
提及各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人们常这样描述:欧美国家是“世界董事会”,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世界办公室”。这些说法当然都有偏颇之处,无非表明中国并不甘于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其实中国在愈来愈多的行业中已经成为“世界董事会”,已经成为“世界办公室”。这三个角色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的不同就在于,是制造业发达还是服务外包业为全球领先。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工厂"--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我国制造业企业确立“世界工厂”地位,或是“世界工厂”体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应采取的战略性对策,即非核心技术战略,非技术领域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到我国投资建厂,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特点、原因以及对我国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与生命周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迈进,制造业经济下的“世界工厂”和服务业经济下的“世界工厂”发生了历史性的内涵动态变迁。“世界工厂”在历史上的四次转移,也经历了一个由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科技中心一致的创新期、成长期,到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科技中心分离后的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轨迹。  相似文献   

10.
李敏 《生产力研究》2005,(1):98-101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 ,目前已有 8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 ,中国是否已经是“世界工厂” ?是否已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以及中国企业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什么位置上 ?本文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界定了有关的概念 ,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说明中国目前已经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未来中国企业的定位应该是超越世界工厂 ,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机会 ,努力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1.
吴汉东 《经贸实践》2014,(11):45-4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时抓住经济令球化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近半数卞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首位。同时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中国产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肖,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十处于中低端。  相似文献   

12.
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WTO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开始在华建立地区总部 ,把争夺其在中国市场份额以及世界市场份额的战场前移 ,变中国“产地销”为“销地产” ,以其为所属的亚洲各地的生产性子公司提供协调管理和综合服务。一、“世界工厂”的涵义“世界工厂”这个词 ,最早出现在 18世纪英国的一些文献中。在 176 0年至 1830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其工业制成品及跨国贸易遍及世界五大洲。英国不光是制造业发达 ,其相应的配套设施 ,如物流、批发零售、交通通讯等服务业也很发达 ,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工业国 ,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国民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 ,到了 2 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又顺利实现了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在此后的 2 0多年里 ,日本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 ,其生产的汽车、半导体、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 ,引导着世界的潮流。于是 ,日本则成了这个时期的“世界工厂”。从英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工厂”的案例来看 ,笔者认为采用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吕政对“世界工厂”的定义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界工厂”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为获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掌握核心技术 ,加强技术装备 ,推广先进制造技术 ,创造中国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是中国“世界工厂”化的基本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中的一环”转为“世界消费基地”。现在日本的零售商、生产厂家、物流企业已经把经营重点转向中国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规律来看,我国的比较优势将决定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谁将成为这个“世界工厂”的真正主人呢?我们不得不面对产业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规律来看,我国的比较优势将决定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谁将成为这个“世界工厂”的真正主人呢?我们不得不面对产业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中的一环’转为“世界消费基地”。现在日本的零售商、生产厂家、物流企业已经把经营重点转向中国。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亟待发展自主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不过事实是,单从规模上讲,中国制造的踪迹遍布全球,但是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还只是依靠劳动力优势做OEM(贴牌生产),中国制造业品牌寥寥无几。品牌缺失、技术含量低下使我们仅仅成为世界“低成本的制造中心”而远非产品占据垄断地位的“世界工厂”。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  相似文献   

19.
在跨国公司与FDI主导的全球产业内分工格局下,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加工贸易的模式遭受国外市场需求萎缩、贸易壁垒与摩擦升温等多重限制,加工贸易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中的一个链条,面临进一步的转型升级。那么,中国将定位成什么样的“世界工厂”?通往“世界工厂”的路径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我国的外贸战略,  相似文献   

20.
“卡佩勒颜料集团始建于1890年,位列世界四大颜料供应商之一,在欧洲素有“颜料大王”之称。集团在全世界设有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机构。2005年卡佩勒颜料(天津)有限公司落户天津开发区汉沽现代产业区,从而使天津工厂成为卡佩勒颜料集团下属三家工厂中,唯一具备所有颜料产品生产能力的工厂,具有极其可观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