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及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是适应准时制(简称JIT)和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或顾客上的一种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它是西方应用面最广、扩展速度最快的成本制度。我国应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具体情况,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成本管理的认识,加快建设综合信息系统,以点带面逐层递进。  相似文献   

3.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把企业经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作业(各种活动),通过对于各项作业成本的计量间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一、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不同的是,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法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局限于…  相似文献   

4.
<正>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和二维观。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在资源消耗和最终产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资源—作业—产品,作业成为成本核算的核心。因此,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流程为:确认和计量资源耗费并归集到资源库;划分作业并按资源动因将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配到作业成本库;按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库汇集的作业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成本。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动因分析使传统成本制下  相似文献   

5.
作业成本法(ABC)通过使用动因追溯和直接追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使用作业动因将成本分配到产品,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对精确的成本信息。但作业成本法从产生至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最大的障碍就是设计一个ABC系统需要很大的实施成本,而其带来的效益却又很难有效衡量。本文试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企业是否应用作业成本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业成本法较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有明显的优点,它通过使用动因追溯和直接追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使用作业动因将成本分配到产品,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对精确"的成本信息.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商》2015,(40)
目前企业在核算产品成本时,按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是以数量为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而且一般是以工时消耗这一单一标准对所有产品分配制造费用;而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是以作业量为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为不同的作业耗费选择相应的成本动因来向产品分配制造费用。  相似文献   

8.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把企业经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作业(各种活动),通过对于各项作业成本的计量间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刘悦 《商业会计》2012,(1):78-80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观点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核算的主要要素是资源、作业、成本动因,其中成本动因是说明成本发生的作业特性,揭示作业执行的原因和作业消耗资源程度的计量指标。因此,如何选择成本动因成为有效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所在。本文正是以作业成本法原理为出发点,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经营的特点,深入地分析了成本动因的原理、影响因素和程序。并以某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流通加工产品服务为例,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核算程序,初步进行了作业成本法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动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因传统会计成本计算扭曲了制造费用的分配,从而产生了作业成本法。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谈起,重要分析了制造型企业的作业划分和成本动因的行动以及实施过程,最后简述了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方法,作业成本法采用了更为合理的方法分配间接费用。它采用多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对不同的作业采取不同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技术因素对费用发生的不同影响。将作业成本法引入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就是要将物流间接费用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物流作业、运作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以便更精确地计算其业务流程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桂云 《商业会计》2007,(11):47-48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它是以作业为中心,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就是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分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成本库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作业成本法下的作业界定与成本动因分析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  相似文献   

14.
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更客观地描述了资源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准确的产品成本、客户成本、部门成本、人员成本和作业成本,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服务业具有典型的业务环节,以作业为动因归集成本。可以使服务行业成本核算更加精确,更好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缩减企业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会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作业成本法精确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准确详细,不仅提高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成本可追溯性,使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更加合理,而且该法有利于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它是以作业为中心,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就是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分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成本库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作业"为中心,而后者是以"产品"为中心。具体不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和进步,现代制造业企业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生产,从而导致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所占产品总成本的份额不断下降和制造费用份额的急剧上升。作业成本法是指将间接制造费用按照作业动因进行准确分配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会计处理问题。因此将从作业成本法应用的现状入手,分析作业成本法在海宁某器械制造厂的可行性,从而确定作业成本法在该公司具体应用的实施步骤,最后提出了对制造业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翟春凤  赵磊 《中国市场》2007,(32):38-39
作业成本法又叫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在业界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后,至今完全采用的企业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9.
作业成本法(ABC)比较传统成本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更加完全精确,因此目前国内只有大型制造业在尝试应用.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即消费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其成本管理急待转型的今天,作业成本法将成为主流方向.本文以某大型综合性商城为例,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了深入实际的分析,并结合销售行业的特殊性对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所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而作业成本法的出现使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升。作业成本法基于对作业动因进行分析,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进行分配,进而获得结果。其逻辑依据是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资源消耗产生成本。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企业财务体系中,涉及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多个产业。本文集中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特征及意义,同时也对作业成本法在服务业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我国构建更为完善的作业成本会计体系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