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娜  王艳 《市场论坛》2014,(10):66-67
区域品牌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公共性表现在产权模糊性和利益共享性。单一主体的创建模式不能实现区域品牌的塑造,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都要参与其中,形成多元主体的创建模式。在区域品牌形成的不同阶段,各主体应基于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区域品牌发展的需要进行品牌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产品品牌通常会涉及到产品品牌发展问题,品牌发展模式会因品牌转移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并受到产品价值关联程度的影响。产品价值关联程度主要包括产品价值相关度和顾客价值契合度,并构成品牌发展的分析维度。本文通过将两个维度进行矩阵分析,得到基于产品价值关联的品牌发展情境。每种情境分别对应不同的品牌发展模式,从而构建了"基于产品价值关联的品牌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品牌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的买方市场,而传统的经营模式、竞争战略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本文分析了区域品牌的"市场失灵"现象.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解释共同拥有某个区域品牌的企业之间出现的恶性价格竞争和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品牌商业生态系统,以期改善区域品牌生存状态,提高我国区域品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规避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包括"公地悲剧"风险、"柠檬市场"风险、"羊群效应"风险、"品牌株连"风险和"品牌丢失"风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成因与其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属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规避方略.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9,(19)
在当今新经济下的图景下,区域形象和品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地方特色产品品牌是区域发展非常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一批地方特色产品品牌,需要不断树立区域形象与品牌构建意识,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物质特色与文化精神特色共融合,才能推动区域发展和区域品牌形象互助的进程,才能有效强化地方特色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张雨 《商》2013,(21):139-139
在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中,涉及到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这三个既有区别又肾密联系的方面。文章分析得出,在产业集群内部,产品品牌是基础,企业品牌是主体,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共同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2015,(28)
通过对于西藏红花产地以及其在西藏种植历史的考证,从"品牌创立时,西藏并无西藏红花种植"、"文成公主入藏故事"与"产品虚假说明",揭露某品牌西藏红花面膜品牌"借花蒙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区域公用品牌构建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特色农产品因其难以复制的自然资源投入,独具一格的人文历史底蕴,凸显了其在区域公用品牌构建方面的优势。本文通过引用贵州省"三穗鸭"品牌案例,对区域公用品牌的概念、驱动因素、构建模式等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结合特色农产品的内涵,提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佩珍 《商场现代化》2006,(31):246-247
由于原产地标记的区域占有性使它成为共同的区域品牌,通过理性的品牌延伸与扩张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这一无形资产,提炼区域品牌核心价值,强化原产地品牌感知度,整合区域品牌文化,把独特的人文地理因素——原产地特有区域品牌产品——人文旅游市场,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链条,相互积极互动,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把“文山三七”原产地这个经济大饼做大。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发展品牌经济对增强地区经济实力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品牌经济的内涵以及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和资源整合力,重点分析了品牌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产品品牌主导型、企业品牌主导型、产业品牌主导型和区域品牌主导型,以此探讨欠发达地区发展品牌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品牌防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区域品牌成了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最有效名片。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知名区域品牌事件时有发生,导致受害区域品牌声誉下降、无形资产贬值。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举世瞩目,因而必须从预防品牌株连、注册防御商标,以及构建预警机制出发,构建环鄱阳湖区域的区域品牌防御体系,解决"鄱阳湖"区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佩珍 《商场现代化》2006,(11S):246-247
由于原产地标记的区域占有性使它成为共同的区域品牌,通过理性的品牌延伸与扩张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这一无形资产,提炼区域品牌核心价值,强化原产地品牌感知度,整合区域品牌文化,把独特的人文地理因素——原产地特有区域品牌产品——人文旅游市场,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链条,相互积极互动,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把“文山三七”原产地这个经济大饼做大。  相似文献   

13.
在脱贫攻坚和"互联网+11"的政策背景以及当前经济、技术背景下,"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全新模式和趋势。而在这种新时代农业发展模式下,针对农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品牌效应不高、市场知名度较低等问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推广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发展模式,在贵州特色农产品产业扶贫与营销渠道不畅通的矛盾日益加剧以及国家加快建立"互联网+农产品"模式这一大背景下,对贵州高山云雾茶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所得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分析和研究了"互联网+"下贵州高山云雾茶品牌推广所面临的阻碍、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地区构建贵州高山云雾茶品牌推广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银军 《品牌》2005,(12):61-61
<正> 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地位的象征。一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企业,一个企业的实力靠的是品牌的生命力。而一个品牌要从鲜为人知到家喻户晓,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品牌的"三品合一"。所谓"三品"就是企业的产品、厂品和人品。唯思可达品牌这匹饮料行业崛起的黑马,在短短的几年  相似文献   

15.
区域品牌是区域内所有企业众多品牌的综合体现,是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聚集,也是一个区域内所有企业及产品的整体形象。一个区域内一旦形成了一个区域品牌,意味着该区域内所有企业品牌都将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当然直接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企业的市场销售能力,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品牌经济效益。只有区域内部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和培育,才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区域品牌。好的区域品牌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区域品牌一旦建立起来了,在消费者中就能够保留良好的形象,同时其市场竞争力也会加强,这是单个企业品牌所不能够做到的。例如,古镇的灯饰、郫县的豆瓣、义乌的小商品、温州的皮鞋等,这种品牌的区域影响力在全国都是家喻户晓的,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6.
准公共产品视角下区域品牌建设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区域品牌的准公共产品确认的基础上,得出区域品牌的建设会出现市场、政府及第三方组织单独供给失灵,进而提出区域品牌多元联合建设模式,并以浙江“织里童装”区域品牌为例,对区域品牌建设策略进行如下探索:地方政府应当承担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责任、区域龙头企业加强宣传和质量认证、第三方组织加入实现公共产品充分供给.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政府角度出发,通过两个方面的探讨来为河源软饮料产业区域品牌的形成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一是依靠政府的推力,将河源软饮料产业发展成产业集群;二是政府在各种场合积极推介"河源饮品"这一区域品牌,此外投入资金和人力将"河源饮品"这一区域品牌推向全国甚至国际。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芒果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越,作为攀枝花市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对攀枝花经济发展及攀枝花市的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攀枝花芒果区域品牌形象系统规划力与执行力不足,芒果产业链不完善,产品包装品牌文化缺失.攀枝花市应通过整合区域品牌优势,建立健全产品信息和质量体系,拓宽营销渠道,开发攀枝花芒果衍生产品,挖掘品牌文化及品牌故事,融入地区文化等方面推进"攀枝花芒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创建攀枝花市可持续发展的攀枝花芒果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28):34-37
看哪,那些全国化的急先锋们! “全国化”。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区域化的白酒业来说是个久违的词语!其实,对于中国白酒业来说。区域化从来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事实上,最近两年行业内已经出现了一股全国化的新浪潮,以洋河、郎酒、今世缘、汾酒、西凤、枝江等品牌为首的区域强势品牌正成为这股新浪潮的急先锋。他们均在产地市场取得极大成功,随后雄心勃勃,开始在全国市场跑马圈地。在他们后面的,是更多区域强势品牌的全国化试水。这是继区域品牌全国化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广告酒时代),区域强势品牌打造之后白酒业的第三个竞争时代,即区域强势品牌二次外拓,也就是本专题讨论的“全国化新浪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格力空调的专卖店模式 格力空调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全国第一,不仅得益于格力空调过硬的优秀品质及品牌的强势,而且得益于格力独有的区域代理制加上格力品牌专卖店的渠道模式。产品-品牌-品牌专卖店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品牌质量。格力空调已经做了十一年的专卖店,并且打算将其专卖店继续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