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民 《消费导刊》2009,(20):32-33
日本在农业发展的自然禀赋、基础条件、文化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在上世纪50年代初同样存在与我国现在相类似的"三农"问题,但到80年代初,日本通过完善各项农业制度、建立政策性金融、发展农协、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等措施,这一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因此,研究和借鉴日本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做法,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16,(7):35-36
<正>"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五年来,中央坚持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作为实现"四化同步"的必然要求,着力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框架,"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亮点。一、"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农村金融活动却依旧难以与之匹配。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依旧存在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走现代农业产业化道路,这必然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破解"三农"融资困难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任务。我国需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商》2016,(13):157-158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大大的改变了,传统行业纷纷互联网化,农业也不例外,互联网+现代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十三五的重要任务,农业必须获得新的突破。基于此,"互联网+"现代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对此展开深入的探索,并尝试获得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是当前黑龙江省实现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举措。对于农村的三产融合日本率先提出了"六次产业化"的概念,通过分析日本六次产业化发展及其实施路径,结合黑龙江省现状,借鉴日本先行三产融合发展的有益经验,基于省情提出黑龙江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策是:以农产品加工为载体,延长产业链条;推行现代信息技术,着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农业资金支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6.
自从农村体制和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的经营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现代农业不断以组织化的形式定向发展,这对于推动农业改革进程,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以及不断缩短城乡差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组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其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不断与农业生产力相适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农业组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现代农业的基本含义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中组织化路径应用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组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业组织化发展的路径,为我国现代农业的组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农业物流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伟 《消费导刊》2009,(7):26-27
农村贫困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问题。在"发展现代农业,充分重视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口号下,如何发展农业旅游以实现旅游扶贫功能,成了人们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农业旅游开发的现状、农业旅游扶贫的现实意义、农业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等问题阐述开来,透视了农业扶贫旅游背后的潜在问题,提出了更加优化的农业旅游扶贫体系。  相似文献   

9.
《商》2015,(34)
<正>一、文章背景2015年是"十二五"经济发展政策的收官之年,农业现代化程度是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准,面对我国农业生产力不高、科技水平竞争力不强、重产量轻质量的现状,如何实现中央一号文所提出的农业要更强,农民要更富,农村要更美的要求?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本文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一对应的解决措施。二、面临的问题早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朱镕基就对"农业科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从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的视角,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文章在对当前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土地流转渠道不畅;社会化服务水平低;资金匮乏;缺乏新型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的对策和建议: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产物,是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起步较迟,且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因此客观地分析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并研究其对策,对促进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与竞争力明显增强,农村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中国"三农"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文章指出,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三农"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主要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国家出台政策性方法发展农业。而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快黑龙江省的现代农业是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实现农民增加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黑龙江农业多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黑龙江的利与弊,希望结合有利点解决黑龙江发展的问题,加快我省农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多地少,土地分散种植经营,现代农业的实现面临着一定难度。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推进器。所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一、龙头企业发展历程及其重要作用(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初期,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粮食解决温饱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许多农民在地方政府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正>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  相似文献   

17.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大措施,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却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投入不足、农业创新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科技的力量,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稳定发展农村农业和农村农民持续增长增收,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老龄化、农业接班人不足,是日本眼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对此,日本农林水产省正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致力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样在过去20多年中,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也引发了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致命性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日本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政府的最新应对措施,试图为我国在处理同类问题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创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价值被低估和农业市场化组织效益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三农"矛盾不断被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问题、农业产业价值实现问题、市场主体积极性问题是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如何在农业产业化框架内解决农业产业价值的实现问题和农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多层次的要素整合机制和组织创新与分工是该框架内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提出了高产量、优质、高效率、安全、生态安全等要求,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中国农业经营主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其次研究了中国农村经营主体的现状,分析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政府应该加大扶持的力度、实施农业经营准入制度、加强行业协会之间的协作,建立行业协会联盟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