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剑华 《特区经济》2009,240(1):205-206
本文根据偏离—份额模型,考察了广西五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广西经济增长贡献不明显,五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三种类型;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FDI与浙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伟玲 《特区经济》2009,240(1):49-51
本文利用1984~2006年的时间序列,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FDI的引入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带来FDI的流入;从短期看,FDI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出现了偏离,并且FDI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如长期显著。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与均衡水平偏离的动态非对称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货币模型框架下,利用Enders(2001)门限协整方法研究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其均衡水平(又称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的偏离,样本区间为1990年1月-2006年12月。通过线性一平稳性检验和半周期分析,我们发现人民币均衡汇率偏离呈现非线性调整,表现为快速和长期持续两种不同的均值回复过程,均衡汇率偏离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结合实际经济运行,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7月进行升值调整是适时、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扬州199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协整理论分析房地产投资与扬州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存在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分析短期内两者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系统对其的调整力度,以及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事实经验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1978—2017年数据,考察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拉动作用。研究发现,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结构贡献已经转变为"三二一"的形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当国内生产总值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 01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至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在各产业之间表现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没有形成持续的驱动力。最后,针对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云英 《山东经济》2007,23(2):110-113
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88—2005年的数据研究了韩资与山东对韩出口的互补性,结论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在短期中尽管存在着偏离,但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证明了韩资是山东对韩出口增加的格兰杰原因,韩资的出口效应带动了山东对韩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2),选取了国内10个省市工业污染环境治理投资与省内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论文通过建立工业污染环境治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模型来说明工业污染治理在长期能作用于各种因素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并通过建立短期波动模型来体现不同省市在短期受内部和外部制约因素作用的差异,得出了各省市两者之间的长期趋势方程与短期波动方程。结果显示,长期来看,当治理投入增长较少时(增长低于一倍),对经济的增长有反作用;当治理投入增长较多时(增长高于一倍),对经济具有增长作用,但随着治理投入越大,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每个省市所受的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在短期内会对长期均衡方程有所偏离。这对于污染治理决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深圳市1979~2011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对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基于GDP和SEV的VEC模型表明长期均衡关系显著,短期偏离较大;GDP与SEV互为因果;脉冲响应曲线表明,短期GDP对SEV有正效应,SEV对GDP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动态相关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耗与经济增长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运行的长期过程中,石油消耗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短期内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促进石油消耗的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文章采用恩格尔—格兰杰(E-G)的协整检验方法,分析1980—2009年间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电力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强化了用电力消费对GDP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从财政性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教育投资的层级结构分析和政府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比率等角度考察了台湾地区教育经费投资的现状。同时,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对1981—2011年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正向的动态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我国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运行情况,根据股市走势分为四个阶段,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股市与经济运行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互动性。发现在其中三个阶段股市与经济运行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股市周期受经济景气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赵霞  连严燕 《山东经济》2010,26(1):117-120
本文利用1980—2006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了保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参数模型。结论显示我国保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经济的增长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保险需求产生不同的拉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此模型和结论能够对制定我国保险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提供建设性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探讨广西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均衡性,对经济运行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 ,与实物相关的实体经济和与实物不相关的虚拟经济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经济系统。因为两类经济的运行规律不同 ,两者间经常会出现矛盾 ,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及经济增长。本文通过一个资源转移的概率模型来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基本结论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辅相成。从长期的经济增长看 ,任何一个方面的偏废都对增长无益 ;从短期看 ,任何投资的不均衡也会引起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定义出发,在此基础上基于协整模型分析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探析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动态影响机制,并对经济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建筑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关系,经济增长长期拉动建筑业的增长,且经济增长对建筑业的长期影响比其短期影响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1990-2010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平稳性、因果关系和协整性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建立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会出现短期的不均衡,但通过长期误差修正项会把短期波动调整到长期均衡状态。据此提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结构的建议,对我国今后工业外贸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学术界和现实各国极大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美国为案例对1961-2010年样本区间内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文章在利用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方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作预测。结果表明,在1961-2010年样本区间内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缺乏长期的均衡关系,1990-2010年样本区间内则存在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如果美国继续提高国防负担,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协整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对1980—2012年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重庆能源消费增长的本质是由经济驱动即是诱致能源需求型;状态空间模型估计较好地估计了1980—2012年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处于较高水平,当GDP每增加100亿元,将有64.444万~64.454万吨标准煤能源被用于消费。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