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群 《市场周刊》2008,(12):12-15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不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而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深度下调。在此基础上2009年中国经济将走上更为稳健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付长超 《华商》2014,(3):89-89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2013年经济数据,据初步核算,2013年GDP增长7.7%,高于7.5%的日标增速,显示中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虽然GDP增速放缓,但经济结构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这反映出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调整和优化.将为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减缓、楼市调整、宏观调控,中国经济顶着三片乌云迈进2008年。今年中国经济的特征将是内热外冷、先低后高、通胀与汇率超预期。不过笔者相信,增长最终有惊无险,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中少数几个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11月14日透露说,目前中国政府已开始启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虽然国际环境、经济格局、经济结构将会怎样变化目前还难以判断清楚,但无论世界经济如何调整和变化,中国决心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广告大观》2008,(9):22-29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多事之秋。在持续多年的高速上涨之后,中国经济面临正常的调整,其标志就是楼市与股市的调整。而中国经济所处的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不利因素接踵而来。国内,雪灾、地震突然而至,对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国际上,由于美元贬值直接导致了石油、铁矿石、大米等资源性产品价格飙升,次级债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这一切直接导致了中国CPI的大幅上升,促使中国几度加息,收紧银根,前几年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趋紧,企业感到了压力。此外,在北京奥运对经济的大幅推动之后,如何在2008年下半年实现平稳过渡也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6.
眼下,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世界经济的起伏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然而一个足够强大的中国也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变化。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而相对的,中国广告业已经于2007年进入调整阶段。笔者同意中国广告业进入调整期这一说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调整的应该是客户主的思想和广告公司的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近20%的快速增长。但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与国内经济周期调整重叠,使国内经济快速进入下行通道。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汽车产业遭受强烈冲击,国际汽车市场出现罕见的下滑和萎缩,中国汽车工业也在连续10年的快速发展后降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稻葵 《新财富》2010,(6):38-39
中国经济泡沫论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欧债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前景,我们的政策不应受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不该有神经质的高频颤动。未来十年,中国将经历一场内需不断上升、对外依赖度相对下降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消费升级以及绿色产能革命将支撑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健康的十年,中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今天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导刊》2009,(8):18-20
如果以2007年12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作为起点,本轮世界经济调整已经持续15个月,可能将是二战之后最长的一次。初步判断,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停滞,2010年仍将在底部调整,随后在2011—2012年逐步有所复苏,但仍将略低于近20年来世界经济年均3.5%的增速。  相似文献   

10.
王方剑 《商界》2008,(4):28-30
早已定调从紧的货币政策,处于预期之中的美国经济的放缓迹象,加上突如其来的春节之前的雪灾,越发使得中国2008奥运之年的经济形势变得扑朔迷离——今年的经济形势究竟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11.
《海峡经贸》2002,(2):4-5
2002年,将是我省经济继续平稳增长的一年,由于国家连续四年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结构得合理调整,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02年国家继续实施内需扩张战略,以抵御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但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我省短期经济增长形成压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今年以来世界上实现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物价水平这一组合的少数经济大国之一。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三季度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减速和物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增加,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给未来经济运行平添了变数。但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长期有利因素没有变,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下,预计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经济增速趋稳、物价涨幅趋缓的态势,经济结构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仅仅是周期性调整压力,更是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压力。加快经济结构升级,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是化调整压力为发展动力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路透社4月13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为8.1%,虽然略低于市场预期中值,但还在预测范围内,对市场;中击应不会太大。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努力摆脱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萧条。全球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在年中以前可能仍将疲软,欧元区大多数地区仍处在不景气中,美国发布的失业数据令人重新开始担心其经济复苏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令人期待的2008年已经来临,公众普遍认为奥运盛会将全方位拉动消费,同时把中国经济推向新的起点。因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而且国家宏观调控正进一步加强,在收缩银根压缩投资的经济环境下,2008年中国投资增速或将见顶。所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将成为至关重要的“领头马”。  相似文献   

15.
需求新纪元     
王吉绯 《三联竞争力》2009,(2):I0002-I0005
令人期待的2008年已经来临,公众普遍认为奥运盛会将全方位拉动消费,同时把中国经济推向新的起点。因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而且国家宏观调控正进一步加强,在收缩银根压缩投资的经济环境下,2008年中国投资增速或将见顶:所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将成为至关重要的“领头马”。  相似文献   

16.
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最新的报告预测,明年东亚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上升至7.2%。而推动东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对IT类产品的需求重新高涨、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在2006年继续高速增长,但预期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9.3%调整至8.9%。  相似文献   

17.
徐翔 《致富时代》2011,(1):82-82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各个层面造成了深远影响。天量的信贷、4万亿投资,使我国完成了保增长的使命,随之而来的是高物价、经济结构难以调整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来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将发生变化。那么,如何看待和评价此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未来的宏观经济经济政策如何调整,该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导刊》2004,(4):24-26
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 ,中国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好转2004年 ,经过近3年调整的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国际政治局势趋于缓和 ,国际石油价格稳中有望回落 ,国际主要股市继续调整向上 ,各经济体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但是 ,经济结构失衡与调整、失业问题以及通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 1998年起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了巨大的调整,由紧缩转向扩张,由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转向刺激经济增长、增加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就业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同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作为政策调整的结果,1998年第四季度经济的增长有所加快,但从去年3月起又转向下滑,通货紧缩仍在继续。 展望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抉择应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作为基础和依据。 第一,目前经济的不景气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各种不同意见。主要有两种分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目前经济的不景气主要是长期实行紧缩…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了新阶段,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在更宽广的范围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国内市场将逐步国际化。新的环境和新的使命决定了在新世纪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把结构条整作为主线,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和劳动力配制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