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宅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对住宅功能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值全球社会正面临一个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住宅产业在大环境的推动下.更应探索人类更高的居住需求。什么样的住宅才是理想的住宅?未来住宅设计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过去几十年,英国房价持续快速上涨。这是由住宅局部供应不足引起的.而住宅局部供应不足是因为土地供应不足和住宅密度太低所致。这几年,英国已针对住宅市场的这一问题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区域市场住宅规划、土地循环使用制度、住宅高密度政策、生态城镇计划、绿带制度、商品房和廉租房混合制度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仅对英国房价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稳定我国的房价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为新兴的住宅产业注入极大的活力,也给城镇住宅制度改革的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近期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争论中,城镇住宅空置率超过国际警戒线是人们频繁使用的论据之一。无人居住的房子在增加,似乎意味着我国的城镇住宅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程度。但社会经济领域一因一果的事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是计划经济年代。城镇的住宅空置率上升也许能称得上是供大于求,因为那时的社会供给和消费关系都比较简单,计划生产直接对应着国家分配。在文革“大下放”的浪潮中,我国城镇就出现过住宅供大于求的现象。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住宅空置率上升,社会供求的因果关系因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多元化选择而不断变化,这就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霞 《民营科技》2008,(9):196-196
住宅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住宅产品的设计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及向社会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可改造的住宅成为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针对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对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和户型设计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导报》2005,(4):69-69
我国城乡住宅建设总量约330亿平方米,但是节能型住宅不足2%。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阶段住宅建筑耗能量已占社会总耗能的26.5%;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高出其2~3倍。为此专家们认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城市,住宅建筑节能是节约能源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我国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住宅问题,已逐步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适时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宅政策体系,将是促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初步探讨,建议老年住宅政策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自身生活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住宅产品为适应住宅市场的消费需求,必然由满足居住者安身立命的最基本功能向更高水准和层次发展。如果说人们对于住宅的健康要求在一段时期内是缓慢形成和隐藏在购买住宅时的潜在评价中的,那么2003年席卷全国的SARS则把这种对健康住宅的需求空前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湖南房地产》2006,(4):93-93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等有关精神,我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为做好这三项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住宅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于住宅产品的需求已经由传统的质量、区位、价格等有形产品要素向知识型和情感型要素过渡。为此,开发商需要不断地进行住宅产品的隐性需求开发。文章从开发和销售两个环节,提取了37种具体的营销策略,并依据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营销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各国立法关于住宅租赁社会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住宅租赁的对抗力强化 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最初采罗马法中“买卖击破租赁”的主张,使得住宅租赁关系无法稳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经过特别立法赋予租赁权在转让中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在其后的历次修正中,这种对抗力又得到了不断强化。英美法系各国财产法源于日尔曼法。传统上将租赁列入对物权的范畴,承认其对物的直接支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 我国的城市住宅制度一直沿用“国家包下来”、“实物分配”、“低租金”等方法,这实质上是一种产品经济模式(图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首先,住宅的产品经济模式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总模式不相适应,住宅经济作为一个部门经济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妨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刺激了住宅需求膨胀,扩大了住宅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因而改革  相似文献   

12.
构建老年住宅政策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我国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住宅问题,已逐步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而适时地构建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宅政策体系,将是促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初步探讨,建议老年住宅政策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3.
魏薇 《湖南房地产》2004,(11):17-28,3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生态住宅呼声将日益高涨。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生态住宅的蓬勃发展.树立科学而系统的生态住宅发展理念,使城市的决策者、产品的开发者、建设的设计者、工程的营造者到建筑的使用与管理者,都树立良好而强烈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刘波 《民营科技》2007,(3):155-155
综述了1950年以来上海住宅户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指出上海住宅已经过了起步、滞缓、充实提高及多元化阶段;分析了户型发展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揭示了上海住宅户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住房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时期的城镇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早在世界工业化初期就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就发表过《论住宅问题》的系列章,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住房问题进行了论述,深刻揭露了资本家通过住房租金剥削工人的事实。逐渐激化的社会矛盾和危机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社会进行改良,对住宅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召开推进住宅产业化会议,其主要目的是如何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建筑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刚才温州、嘉兴、台州三市交流了他们在抓住宅产业化工作的经验与做法,与会代表讨论了我厅提出的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和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意见,对如何推进我省下一步住宅产业化工作也提出了很好思路和建议,会议达到预期的目的。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住宅租赁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拉动投资,还是在激活房地产消费、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虽然处于起步阶段的房屋租赁市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租赁税费过高、租赁管理体制不完善、房屋供给结构不合理、租赁市场的运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但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降低租赁税费标准,建立务块结合的租赁管理体制,充分利用房地产中介等社会资源提高房屋租赁管理效能,完善房屋供给结构,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实施“开发、收租、投资”的三线发展战略,可使住宅租赁市场步入正轨。在我国日益城市化的背景下,完善和发展住宅租赁市场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住宅租赁型REITs是一个分支,它在吸引私人资本投向住宅租赁市场,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如果我们能够在法律制度、宏观管理上为住宅租赁型REITs创造良好的条件,使这种金融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上生根发芽,会对城市住宅租赁市场起到积极的扩充作用,并成为缓解中国城市住宅压力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住宅产业化理论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理解住宅产业是进行住宅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产业,其最终目标是生产住宅并支撑住宅消费,同时兼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住宅产业化就是将住宅建设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以住宅为最终产品,实现住宅建筑标准化、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经营一体化和住宅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住宅产业化与传统的住宅投资、开发、设计、施工、销售、维修、管理各环节相分离的生产经营方式相比,其成功的根本在于用产业化方式生产出的住宅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个问题又与住宅产业发展的生产技术水平、产业化规模、人才劳动力素质、产品…  相似文献   

20.
王伟东  聂琦 《民营科技》2009,(7):224-224
近几年,随着住宅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建筑结构安全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工程质量尤其是住宅工程质量离人民群众满意的要求仍有差距,其主要症结是广泛存在于住宅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它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顽症,损坏了消费者利益,也影响到政府建筑主管部门的形象,甚至引起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在这里简要介绍了住宅工程质量及几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