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而后对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几个转移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25):50-52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是来自各种生产要素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重新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动力机理,这种动力机理可由内部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也可来自外在作用力的推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对邢台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和产业优势顺利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弢  严燕 《企业导报》2012,(12):1-3
全球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的经验证明,产业转移不仅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国家中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战略选择。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产业转移模式的相关基本概念开始介绍;接着依次归纳总结了国外和国内至今所研究的产业转移模式并做出了评述;最后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提出了对于产业转移模式研究的不足和展望,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6欧洲产业集群创新角色调查报告》为例,分析了集群式创新因素的区域创新机制。研究结论对于中国集群式区域创新的启示意义在于:区域内集群创新参与者要培育集群式创新资源流动配置能力;通过良性的竞争实现创新资源合理组合而产生集群创新效果;区域政府要最大限度满足区域创新集群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产业辐射效应发挥的主要瓶颈。发挥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应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培育创新主体,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培养创新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江苏省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近几年来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然后进一步探析产业转移的促进机制和抑制机制,最后提出产业转移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8.
产业集群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只有真正的企业家,才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因此,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制度创新的发动者。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如私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激励制度上重视创新的市场价值,等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引进和保留职业经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管理制度能够形成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和集群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深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市第二产业产业梯度的决定因素,得出:重庆第二产业总体梯度是不断上升的,产能梯度指标对提升第二产业总体梯度的作用不断弱化,而重庆的区位优势在提高重庆第二产业产业梯度方面,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产业创新中迎接国际产业大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社会一致认为中国肯定会成为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中心,“中国世界工厂论”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热门话题。经济学家把制造业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它不但是人类社会的“首次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目前,中国制造业总量居全球第四位,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80%以上的比重。中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在一些行业中,中国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过往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模型存在无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综合绩效的提高,无法量化评估各个主体要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贡献和改善方向等缺点,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基于资源投入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模型,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方法,验证模型与假设。同时,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基于资源要素投入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的四条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产业转移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湖北省的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工业化程度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状况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从某种角度来说,湖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其环境承载力增长的增量因子。与此同时,随着湖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的扩大,环境承载力也不断增加,但是这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于人们环境意识加强从而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我们必须警惕一些跨国公司在将产业转移到湖北省后相应地降低污染排放标准的情况。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人民群众都应该真正行动起来,履行监督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总结国际产业转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指导我国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具有局限性,提出应用价值链思想来指导中国服务业的国际转移.  相似文献   

14.
皖江示范区设立以来,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快速,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依托皖江示范区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特色承接、集群承接、创新承接、联动承接、绿色承接,是实现皖江示范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区域政策对广东产业转移的推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作为一类客观经济现象,不仅有利于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而且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区域政策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区域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广东省区域政策的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地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行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好与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间的合作协调机制,与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形成互利互补的合作关系,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取得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原有产业功能定位同构现象严重,三地行政辖区独立,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的虹吸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三地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产业功能定位重构已经迫在眉睫。为此,三地政府需要统一规划,加强顶层设计,而各省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抓住机遇,构建产业分工格局,联动发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分工体系,关键是要创新体制机制。需要建立要素共享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机制,构建产业对接渠道,推进统筹联动机制,以促进京津冀产业功能升级,三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知识转移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而运行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将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核心和外围两个机制进行分析,期望为企业集群的创新寻求更好的思路。本文认为,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机制由核心机制和外围机制组成,核心机制主要包括创新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创新集群知识转移实现的关键;外围机制主要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和学习机制,是创新集群知识转移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在沿海和内地要素禀赋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产业转移建立沿海和内地之间“营销—制造”、“研发—制造”和“高端—低端制造”等类型的区域分工模式,完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分工模式.降低企业迁移和运营的成本、为企业在承接地扩张积极创造条件,对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基于江苏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现状,提出目前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完整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不够,协同创新的微观主体动力不足等。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资源、创新区域、创新产业以及创新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