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经济》2013,(5):58
截至4月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也有13个省份的GDP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显示经济复苏势头仍缓慢。继国家统计局于4月15日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各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等数据。截止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 《商周刊》2016,(Z1):20-21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纵观整个舆论场,有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判断基本达成共识,慢速增长成中国经济"新常态"。2016年1月1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状况,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困难论"的舆论发酵,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个方面的数据,不少媒体在相关消息的处理上突出了2015年中国GDP增长创下25年来新  相似文献   

3.
祁斌 《经济导刊》2008,(3):35-36
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当中,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极为重要。1913年阿根廷人均GDP是3800美元左右,美国人均GDP近5000美元。然而现在两国发展水平判若云泥:美国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则沦落为南美最贫穷国家之一。阿根廷在反思经济落后的原因时,认为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经济政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GDP增速的起落备受社会关注。为什么不能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GDP指标有自身缺陷,不能把GDP增长简单等同于发展 “虽然GDP和国民经济核算似乎有些神秘,但它们确实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2,(24):9
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19日,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份全部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24个省份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了全国水平,28个省份的增速跑赢了当地的GDP增速。从31个省份公布的数据来看,北京、河南、黑龙江等28个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均跑赢了当地的GDP增  相似文献   

6.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根据1985~2009年共25个年度的数据,四大板块GDP总量分布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1990年四大板块GDP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1991~2007年东部地区GDP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08~2009东部地区比重逐步下降。四大板块GDP增速划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0年经济增速大幅波动,西部地区增速最快;1990~2000年是经济起伏最大的10年,东部地区发展出现高振幅、高增长;2000~2007年,各板块经济增速大致相当,增速波动幅度显著缩小;2008~2009年,四大板块增速均下降,东部地区增速最低。就全国平均增速来看,四大板块GDP相对增速分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0年,东部、东北和中部GDP相对增速放缓,西部地区GDP相对增速提高;1991~2006年,东部地区GDP相对增速高位整理,其他地区GDP相对增速地位徘徊阶段;2007~2009年,东部地区GDP增速下滑,其他地区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在25个年头里,东部地区有18个年头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GDP,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现行GDP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然而,GDP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总量,而不能反映其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参考》2014,(24):11+20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核,2013年中国GDP达到568 8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这个数字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和议论,虽然它是14年来的最低增速。这是因为中国已经不再把GDP增速看做"绝对优先"的指标了?还是由于整个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长趋缓),即使GDP增速低一些也不会导致失业问题,因此降低了对GDP增速的依赖?抑或,中国目前的潜在劳动生产率就在"七上八下",7.7%恰是常态?  相似文献   

9.
张涛 《经济导刊》2013,(Z1):44-45
观察众家研究机构对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展望,大体上8%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被大家所共识,同时近期高频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连续7个季度减速后,会于2012年4季度止住下跌态势,初步估计4季度GDP单季同比增速就会回升至8%左右。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03年-2006年.我国GDP增长率始终在10%以上且略有提高,2007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了11.5%。但经济的高增长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要素的投入量看,我们的产出嫂宰是比较低的。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堞,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了GDP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Z8%,其中第二季度增速为7.6%,这是GDP增速连续六个季度的回落,并创下十三个季度以来的新低。这一消息公布后,立即引发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担忧,相关讨论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2.
目前社会上存在"重消费、轻投资"的倾向,主要是源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下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以及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等现象。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发展快的国家,均源于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一旦投资增速下滑,经济增速则下落。在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的情况下,促进消费难以凑效。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本身没错,关键在于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是否有效率,市场活力是否被激发等。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数据后,各地也相继公布了各自的经济"半年报".从各省份数据来看,多数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国9.6%的平均水平,并且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全国增速放缓的趋势一致,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地经济也在为经济结构调整而"有计划"地放缓经济发展节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雁阵模型逐步形成 截至29日,除黑龙江和西藏外,29个省区市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从GDP同比增速排名来看,西部最陕、中部次之、东部最凰掏格局仍在延续,并有强化趋势。前8名中除天津以外全部来自西部,而GDP增速低于全国7.8%水平的4个省份全部来自东部。  相似文献   

15.
数据     
, 《商周刊》2012,(24):9-9
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19日,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份全部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呵支配收入。其中,24个省份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了全国水平,28个省份的增速跑赢了当地的GDP增速。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明显回调,GDP增速自2002年以来首次降到9%以下,一季度经济增速降到8.1%,二季度经济增速更是降到7.6%。这样的经济回调是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三重因素包括:2003~2007年连续五年GDP增速高达两位数,大量透支资源、环境和过分压低劳动报酬,要求经济再平衡;对国际金融危机反应有点过度;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速有逐步放缓的要求。可见,中国经济的回调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改革正是最能触动人心的那根弦,它有关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内心平衡,有关社会稳定。有关一个民族的未来与梦想。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能说“中国崛起了”,他列举了三组最基本的数字来说明:第一,全球近200个国家中,中国大陆GDP位居世界第二,去年人均GDP为5400美元,列全球第叫主,怎么能说崛起?第二,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最新公布的数据是74.83岁,而日本为82岁,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为88.5岁,中国该项排名为世界第83位,怎么能说崛起?第三,中国现在的大学毛入学率,最新数据是26.2%,世界排名第40多位,怎么能说崛起?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2):F0003-F0003
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备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数据。南方日报记者日前统计发现,一季度甘肃GDP以同比增长12.9%的增速居首;云南和贵州首季GDP增长12.6%并列第二,以往增速多次位列全国第一的天津首季GDP增长12.5%,与重庆并列第三名。中西部经济增长显著的共同点是由投资拉动,这一背景下,投资效率的提高显得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9.
观察众家研究机构对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展望,大体上8%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被大家所共识,同时近期高频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连续7个季度减速后,会于2012年4季度止住下跌态势,初步估计4季度GDP单季同比增速就会回升至8%左右. 但是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由于经济增长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指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所以即便2013年经济增速最终如期达到了8%左右,但经济的短期短暂反弹并不能改变经济中期调整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技术经济》2012,31(7):104-110,128
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指出以晋陕蒙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然后利用1991—2010年晋陕蒙的煤炭开发强度、人均GDP、制造业投入水平、研发及教育投入水平等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整体检验和分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三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三省区在某种程度上或锁定或弱化或破解"资源诅咒"。最后指出:发展制造业是弱化"资源诅咒"的重要途径,强化制度建设是破解"资源诅咒"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资源型地区应加强制造业发展、重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