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武欢 《发展》2014,(8):120-120
正当今,主持人的节目形态日益丰富,主持人不再是只在演播室里背词说话、面对提字器照本宣科,职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很多节目当中,主持人有了完整或片断的人际沟通,于是,采访提问就不只是记者的活,也成了主持人的必备之功。主持人与访谈对象的谈话实际上是说给观众的,所以必须处处考虑到观众的需求和接受水平、接受习惯。因此,主持人专访在谈话上的目的性、有序性、通俗性、艺术性上都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冠芝 《魅力中国》2011,(20):10-10
在如今的电视新闻报道中,人物报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但人物报道往往因为习惯的“高大全”采访报道方式,让电视人物报道显得比较片面,生动性欠缺,也难以让观众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笔者认为,在电视新闻人物新闻的采访报道上,如果能适时采取记者参与、突出“个体”服务全局的意识,并且结合动画、3D等多种电视表现形式的巧妙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报道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3.
记者型主持人具有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身份,又因为有了与新闻密切相关的记者头衔,记者型主持人一般活跃在新闻类节目中,经常要对新闻事实给予分析、评论兼有评论员的职责。要成为合格的记者型主持人,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是全球最瞩目的体育盛事,吸引世界各地过千名新闻记者前赴采访报道和数十万计的现场观众。2008年,世界最大的新闻中心将移师北京奥运会场,作为奥运指定影像赞助商的柯达公司届时将成立几百人的庞大队伍,一如既往为与会记者提供全方位的影像服务。柯达赞助奥运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王英波 《理论观察》2009,(2):169-170
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是电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持有的印象或情感,描述传者和受者关系的全部体验。一个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必然会拥有自己的观众,确立自己的品牌。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中通过认知、体验和信任形成感情,对主持人产生期待。在不断收看这些主持人的电视节目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杨定毅 《魅力中国》2014,(7):283-283
电视节目主持人从诞生之日起就倍受人们瞩目。很多时候,观众甚至是冲着主持人来看节目的。在观众手拿遥控器随时准备换台的今天,一个主持人靠什么来吸引人们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观众喜欢的主持人又是什么样呢?这成为许多主持人自保饭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慕怡  周娜 《魅力中国》2013,(32):319-319
“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前往现场的路上”,凤凰卫视的这一口号几乎成为90年代以来所有电视人的新闻理念。于是,现场报道承载起了电视新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如今在我国电视界,已有越来越多的记者、主持人和播音员面对镜头、手握话筒,直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向观众播报新闻。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是广大观众乐于接受和喜闻乐见的,也是符合电视规律和特性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新闻电视语汇的更新,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报道以其真实的现场感,身临其境的视觉冲击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其中的活跃元素出镜记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学者和同行的关注,他们同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起成为荧幕上的亮点,他们中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他们在镜头前的状态,直接关乎新闻报道的质量和节目的成败,甚至直接关乎电视台的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9.
赵艳 《黑河学刊》2003,(2):70-71
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服饰的功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对观众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举止、神态和服饰等等。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电视台向观众作宣传的最集中的代表,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的服饰都体现着某种宣传内容,节目风格,时代思潮等等,时刻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意念。  相似文献   

10.
朱凤云 《理论观察》2008,(2):172-173
随着现代化传播媒介迅速的发展,众多节目主持人离观众越来越近,同时观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过去只有那么几套节目,好歹都得看,现在一般地方的广播电视都能收到几十个频道的节目,完全是“买方市场”。这样就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以个体行为出现,却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运作和把握节目进程。广播电视的节目主持人,只有被观众喜欢、接受,他代表的那个节目才能生存,才能显现更大的社会效益。那么主持人能否被观众接受,有声语言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1.
苗晓露 《魅力中国》2010,(7):101-101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中国从诞生到现在,发展了十几年的时间,主持人的作用在谈话类节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为重要,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观众对该栏目的认可程度,与观众对该栏目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喜爱程度。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可以根据现场的氛围来调节节奏和气氛的,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和节目的紧凑程度来安排自己的谈话内容,并且可以很好的帮助访谈嘉宾与现场观众之间完成互动,在某些问题的观点上达到共识和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电视领域里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大多是由节目主持人和普通记者直接转化而来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好的主持人都是好的记者,也不是所有的好的记者都可以出镜。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出镜记者完全是为了“出镜报道”而出镜,照本宣科、机械生涩的语言和表现,已基本丧失了出镜报道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 《理论观察》2002,(3):101-103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与观众交流的桥梁 ,在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 ,主持人在荧屏上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段时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主持人在电视屏幕上是不需要表演的 ,否则会显得矫揉造作。其实恰恰相反 ,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表演 ,而且进行的是一种非角色表演 ,这种表演不同于演员的角色表演。它是主持人综合素质 ,包括知识结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一个出色的主持人 ,他会表演得“天衣无缝”,越是有经验者 ,越让观众看不出有任何表演的痕迹 ,相反越让人觉得自然得体 ,真正为他所主持的节目传情达意 ,架起节目与观众的情感桥梁  相似文献   

14.
傅娜 《魅力中国》2009,(31):158-158
在谈话类节目中,语言对于主持人来说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主持人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他(她)与被访问者之间的谈话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还要给无数的观众来看,来听。因此,这一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如既要通俗、活泼、简洁、机动灵活、感情色彩丰富,又要严谨、准确等等。  相似文献   

15.
李佳睿 《东北之窗》2011,(Z3):81-82
大连人熟悉郭丽娅,就像熟悉他们生活的某些片断一样。虽然不能以精确的数字来统计,但郭丽娅和她的《久久合家欢》,自开播以来,在无数个周末的夜晚,给大连人送去了欢乐。她一直在路上,在努力让自己成为观众满意的好主持人的从容或努力从容的路上。这是大多数观众在对她或褒或贬之后最终达成一致的认同。在这个观众善变、从业者求变的时代,有多少主持人可以让一档节目一做1 2年呢?前些日子,她因"故"暂别荧屏一年多,于是,每当她走在大街上,就有认出她的老百姓急切问她:"郭丽娅,你去哪儿了呢?你的节目还做吗?我们怎么看不到你主持《久久合家欢》了呢?"作为她的观众之一,带着与大家一样的疑问,冬日的一个午后,记者采访了她。实事上,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荧屏下的郭丽娅。  相似文献   

16.
张达 《东北之窗》2014,(19):80-81
正大连广播电视艺术团建于2005年,成员由广播电视主持人、记者和社会文艺团体加盟组成。几年来,在台党委直接领导下,走乡村、社区,进工厂、学校,为广大群众送去欢笑的同时,也锻炼了主持人编播记者队伍。2014年,大连广播电视台媒体新形象大型推  相似文献   

17.
秦素珍 《魅力中国》2011,(4):188-189
是电视新闻播出前,主持人说的那段话,它很象报纸上消息的导语。导语是导读,引言是导视,都是引导读者或观众阅读和收看正文部分。不同的是,报纸导语前面有文章标题,而电视新闻标题是在画面出来之后打上字幕,因为电视节目每条消息中间必须有主持人串场,否则,电视中连续的画面就无法让观众把每条新闻区分开来。所以,主持人串场的引言,既是每条新闻的标识,又兼有导语标题的作用。写好、写新、写巧引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勾起人们收看的欲望,吸引观众对将要播出的新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观众品味不断提高、电视节目品类口益繁多的今天,节目主持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探索和形成个性化主持风格上多下工夫.第一,主持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气质特点.第二,主持人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第三,主持人要善于运用人体语言.主持人一定要把握好个性化主持的"尺度".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的责任。作为民生新闻的主持人,自如地把握民生新闻的地域性、亲民性等特点,将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通过平民化的软性表达传递给观众,将新闻本身的价值与主持人的平民化定位相结合,让更自然的信息被观众所认可,节目的收视率自然也就高了。本文将全面探索主持人风格定位过程中,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如何实践平民化以及平民化定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春明 《理论观察》2007,(6):153-154
电视节目主持人引领着节目的思想艺术走向,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电视节目品牌的打造,主持人是核心、是关键.当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的思想文化品位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