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唱读讲传"实现了群众主体化和主体群众化的统一,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根本;实现了思想政治引导与精神文化服务的统一,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路径;实现了抽象价值理念与感性承载的统一,形成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话语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的聪明智慧世人仰慕,我却更喜欢他的两句名言,那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3月24日,重庆“唱读讲传”活动2010年重头戏——全市800万网友“QQ天天传箴言”活动上发出的首条箴言。  相似文献   

3.
李彦 《魅力中国》2014,(23):257-257
完善社会主义现实基础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源。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基础的最基本内容。改善民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力的关键。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基础;改善民生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社会现实基础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块十余平方米的空地,一套音响设备,六七名演员,就是一个露天舞台。今年春开始,在涪陵区的不同乡镇集市,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唱读讲传”形式,50多名文艺工作者,6到7人一组,组成文艺小分队开着“大篷车”,每逢农村赶集天,便下到乡镇,为大家送去精彩的节目。如今,涪陵区的村民每逢赶场天,除买卖东西外,看演出就是’火气最旺“的大事。人们将这种在涪陵农丰寸出现的“唱读讲传”形式称为“唱读讲传天天赶集”。  相似文献   

5.
火热盛夏,北碚区城乡“唱读讲传”忙。 今年夏天。北碚区把人防工程打造成了“唱读讲传”活动的新阵地。全区投入近70万元,对16个人防工程纳凉点进行整治,在每个纳凉点安装了电灯、闭路、电视机、DVD机、音箱、座椅板凳等设备,配备了清凉饮料、红歌光盘、《读点经典》丛书、红色故事集等。安排懂放映技术、责任心强的专业管理人员,管理防空洞内各类设施,播放红歌,为纳凉群众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王洁 《改革与开放》2012,(6):152+1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三讲三心”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对学生进行的明德教育必修课,“三讲”指讲礼仪、讲诚信、讲感恩,“三心”即“对国家人民尽忠心”“对父母长辈尽孝心”“对同学同事尽爱心”.这两个一大一小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本文分成三个部分来说明:第一、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三讲三心”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三讲三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义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通过这几个部分的阐述并结合学校实践效果与实例,来说明“三讲三心”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其在大学校园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一股可以汇流到核心价值体系大海的小溪流,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好方式,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构想输送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缺失、缺乏理想、思想“西化”、道德底线一破再破等问题。究其因,主要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扩大,“西方思潮”不断的冲击;高校教育不能完全达到育人的目的。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为:加强高校育人环境建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和重要途径。为了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意义,必须重视“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实践;要积极开展校内实践;要深入发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树看枝繁叶茂,人看精神风貌。7月2日,《风正好扬帆》——重庆市财政系统以“唱读讲传”活动文艺节目展演形式庆祝建党89周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健康,市政协副主席刘隆铸等出席晚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的源泉;从实践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建设的民族基础;从方法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和谐企业建设提供思想武器、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强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实现多元价值文化的融合与再生;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保持各价值取向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文章主要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各个环节等方面作些探索,目的是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4.
熊怡 《今日重庆》2011,(6):22-25
以激情满怀的红歌表演,展现巴渝儿女“唱响主旋律,坚决跟党走”的豪迈信心。6月11日晚,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邀请,来自重庆市机关、学校、社区的14支演出队伍组成的“唱读讲传”巡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红歌传万代”重庆群众演唱会.  相似文献   

15.
李琳 《新西部(上)》2013,(11):146-147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人等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特点主要是对未来和生活充满热情,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内心有时会空虚,比较急功近利。建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90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必要性。基于实证性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内容架构应包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与影响因素、“认同水平”测量体系的构建和提高认同水平对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唱读讲传"的读书活动中,图书馆如何对读者进行阅读辅导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11,(20):35-35
1、核心价值体系 【公报摘录】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积极加强大学精神的塑造,它是大学的生命力和活力,是“大学人”整体心理状态的反映,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在新形势和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科学的理论引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全过程、融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把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着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作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