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潇滢 《北方经济》2012,(19):25-2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关系着中国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更加富裕型小康社会的实现,而且关系着中国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三农"问题关系着中国的大局。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在党和政府日益关注"三农"问题的同时,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辩证地回顾、总结这60年的经验得失,对于进一步解决好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加快开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局面,意义非凡我国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三农"波澜壮阔而曲折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区建设》2012,(3):19-19
温铁军:"三农"内涵亟需重新界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中国的"三农"改革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以往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三农"问题的内涵也亟须重新界定:由原来是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转变为农民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难题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6,(1):131-132
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的存在,有它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复杂性,这已成为了牵动全社会上下的一个无法绕开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增长缓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关键在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关键是鼓励创业、推动就业,同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扶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其实质内涵是"三农三化"。即农民新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以贺州平桂管理区为例,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谈几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解决好了“三农”问题,也就解决好了中国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到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必须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方位转型。从经济层面上看,首先,“人多地少”这一最显著的中国国情就集中体现在…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化人口优势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农村人口的薄弱状况和开发进程存在着诸多困难和矛盾,有必要加以认真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乔喜英 《魅力中国》2010,(27):150-151
对"三农"问题的求解,很多专家学者由于其身份、地位的不同,使他们无法完全真正了解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因而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本文试图就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和农村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所要实现的工业化的真正含义,对我国目前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融资体系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很不协调,"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应该在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缓解"三农"贷款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农民主体性角度出发,揭示当前农民因缺乏必要的主体性条件而构成了破解"三农"问题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破解"三农"就需重塑农民主体性。其对策为:通过土地确权使农民获得经济主体性,扩大农民参政能力提高其政治主体性,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以增强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夯实农村文化教育以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三农”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三农”问题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经济和技术原因又有制度原因。“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问题,必须用系统工程方法来解决,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法制和文化环境。“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问题,必须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来带动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与否的主要标志是是否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加速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区建设》2011,(9):22-23
依靠乡镇企业、经济崛起、促农致富的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创出一条全新之路,影响深远。但就乡镇而言,工业经济再发展,也还有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提升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常熟市董浜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以农村商品流通为突破口破解"三农"问题,实质是以"市场机制"和"服务体系"为核心,建立健全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体系;目标是打通城乡市场,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吴倩 《走向世界》2011,(7):54-56,58
粮食单产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位,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玉米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蔬菜生产能力连续十年领跑全国…… "十一五"期间,山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牢固,农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要推动"三农"工作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实现"让农业更发达、更有竞争力;让农村更生态、更文明;让农民更宽裕、更幸福"的蓝图。  相似文献   

15.
朱智文 《西部论丛》2005,(12):29-31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且经济发展从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的国家,“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西部地区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阶段,“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更为缓慢,农村发展更为滞后,农民生活更为贫困。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相似文献   

16.
李瑞永 《魅力中国》2014,(15):19-19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诸如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质量水平不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等新的“三农”问题不断产生。对此,我们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必须从根本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拓展农民增收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即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市民化是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实现背景下的重要课题。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对加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合作经济》2013,(8):22-23
发展成果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农业模式为目标,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突破口,以网络建设为重点,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已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也是一个沉重的理论和社会话题。时至今日的“三农”问题,已经不是仅靠某项政策和科学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研究和实施多元整合创新发展战略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十五个方面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整合性战略选择,以期引起深入研究和讨论。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企业化在农业要发展、农村要繁荣、农民要富裕的“三农”问题中,农业的发展是核心。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应当把农业问题放在首位。农业生产关系是农业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