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针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体系的构建、开发利用、宣传推广和抢救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朝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分析实施建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收藏工作;设立传承机制,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重点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朝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3.
王采 《魅力中国》2014,(3):349-34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归属者的保护,政府对其的保护,鼓励广大群体自觉投入到保护工作中等方面提高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维护。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现阶段的维护展开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证了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高校应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和提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研究;鼓励大学生传承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  相似文献   

5.
甘黎黎  帅清华 《科技和产业》2023,23(19):122-127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评价的研究,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贡献微薄之力的同时,也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一定借鉴。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特点,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评价体系,包括9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整体而言是科学有效的,5项政策为良好,2项政策为中等,大部分政策处于良好水平;7项政策在政策性质、政策时效、政策领域、政策客体、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价6个方面优势明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总体上是合理的,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建议增强补短,提高政策的整体效力,重点关注效力位阶、发布机构、政策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艳芳 《发展》2007,(9):142-144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濒临消失和灭绝。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论述了高校博物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7.
卢林 《魅力中国》2014,(10):94-94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活态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贵州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探讨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健全机构,组建一支专业的骨干队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档工作;做好传承人挖掘、保护、培养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并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现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意义;要对新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发掘、整理,保护;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知识产权制度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10.
崇文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因种种原因,代代相传的“绝技”岌岌可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脆弱的人类财富。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保护。今年9月,《崇文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问世,在全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引起不小的波动。 如何最大限度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并充分发掘其商机,在发展中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为 《理论观察》2006,(6):164-16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在网上点击率非常高的词,从国家到地方都格外重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文化工程。齐齐哈尔市在黑龙江省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人们的认识尚不尽一致,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此,笔者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启 《特区经济》2010,(1):249-25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维护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文章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模式,然后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瑰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张家界市地处大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特征。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从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础工作;加大对民族文化建设投入与保护力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建设;打造非物文化质遗产活动经典品牌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索令全国瞩目。借鉴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促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1,(11):216-218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是传统文化由传统方法保护转变为特殊权利方法保护的例证,也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范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无疑将成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基本的国内法依据,而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国内法渊源。当下,对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在欢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出台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地方立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团体、组织以及个人参与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基于对敦煌曲子戏的调查,针对敦煌曲子戏传承与保护的各方保护力量,从互动与整合的视角探讨当下敦煌曲子戏的传承和保护,能够对近日包括敦煌曲子戏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扩展和研究区域的扩大,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已成为认识文化、追溯历史,认识文化遗产时空分布规律,建立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启了全新的科技之窗.本文从新媒体视域下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快速的全球化、现代化使得城市的同质化空间和同质化文化问题非常突出。为了彰显城市的特色和形象,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是老城区,而老城区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分布地区,因此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如何保护和活化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简介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续氛围、营造空间、活化利用、保护结构和强化意识等建议,指出城市更新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遗产本身,还包括遗产所依托的建筑空间、街区环境、社区结构。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从而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适应当代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颖 《发展》2008,(12):120-120
中国是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自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社会的必然产物。由于工业化的大发展造成了非物质文化艺术逐步消逝。通过农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浅析了农村现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海霞 《特区经济》2010,(6):239-24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濒危状态,这种状况虽然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却面临很多困境,主要体现为传承人的认定缺乏法律标准、传承渠道不畅和传承方式扭曲、政府干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自然传承的关系无法理顺以及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等方面。因此,必须通过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定标准、以法律手段确定传承人的权利义务、确立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的适度平衡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增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