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福建省金融学会简讯──福建省金融学会发展第二批个人会员根据《福建省金融学会章程》和《福建省金融学会关于发展个人会员的暂行规定》,福建省金融学会决定从1994年10月起,在全省金融系统发展第二批个人会员。经各行(司)推荐、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十次秘书长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
张志南 《新金融》2009,(12):9-10
福建省近年来在区域经济金融建设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颁布出台,为加快福建省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交通银行与中国金融40人论坛共同举办的“危机挑战下的海西金融发展机遇”论坛的召开,为如何加快海西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和智力支持。福建省将抓住海西地区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推动本地区经济建设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3.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福建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资本市场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时代新征程,福建省要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助力福建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兴业证券要切实承担起使命责任,发挥资本市场专业优势,助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相似文献   

4.
谈外汇调剂及市场调控吴伟民随着对外经济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逐年大幅度增长,外汇调剂业务应运而生。福建省作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省份,于1982年就开办了外汇调剂业务,由于涉及面较窄,外汇调剂年成交量仅为4-5千万美元。1988年正式成立福建省外汇调...  相似文献   

5.
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对改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福建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规划。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信用社参加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 第一,信用社参加征信体系的意愿强烈;第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第三,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为参加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和经验;第四,庞大的农村借贷群体,成为农村个人征信建设的主体;第五,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发展,为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第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从“四个服务”入手,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下,建行福建省分行将以推进“大转型”、完善“大金融”、搭建“大渠道”、着力“大创新”、实施“大风控”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海西经济持续健康和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信贷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对征信体系建设十分重视,温家宝总理曾专门批示“从信贷征信起步”,福建省企业信贷征信系统建设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信用中介机构也逐步发挥资信评级服务作用,同时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建设也即将铺开,信贷维权防险的全省网络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我省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树立本地区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增强我省经济竞争力,应对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赵以邗  金波  张斌 《武汉金融》2023,(2):23-28+36
征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基础。全球征信业发展至今形成了市场化、公共、混合和会员制四种征信体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双轮驱动、双重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征信体系,但仍然面临法律保障、运行机制、有效供给、信息保护和全覆盖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中国特色个人征信市场体系,其基本特征和内涵主要包括政治性和人民性、法治化和专业化、全覆盖和全场景、基础性和普惠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锚定“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的建设目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征信为民”的理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政府+市场”互联互通,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培育全民信用意识,推动中国特色个人征信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图片报道     
《福建金融》2010,(1):F0003-F0003
1月12日,福建省金融界新春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省政协主席梁绮萍、省人大常务副主任刘德章等领导与福建省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汇聚一堂,共贺新春。孙春兰书记充分肯定了福建省金融系统在发展全省社会经济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所作的积极贡献,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银行、证券、保险业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新春问候。黄小品省长认为,全省金融系统融入海西有作为,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闽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取得突破,金融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国务院常务会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记者风尘仆仆来到厦门、福州等地采访,看到海西区的建设者们欢欣鼓舞。他们说,“海西”北承长江三角州,南接珠江三角州,幅射范围很大,加之台湾经济的参予与深化合作,通过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整合台湾、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要素资源,海西区建设将迎来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福建省企业债券市场获得长足的发展,截至1997年底,我省共发行企业债券近20亿元,这笔巨额资金被广泛用于国家及省、市重点支持的基础产业、公用事业及大中型国有企业,不仅为我省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抓大放小的原则,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推进我省经济高速发展。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必须是股票、国债、基金及企业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有机统一体,而我省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因此从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我省企业债券市场已迫在眉睫。一、企业债券供给机制分析(一)政府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行将充分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建设最大零售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使得大力发展个人业务成为农行县域业务的重要选择方向之一。近年来,包括个人信贷和个人中间业务在内的个人金融业务取得了较快发展。以界首市农行个人信贷业务为例,截至2007年7月末,个人贷款余额达45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9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福建省大田县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现状,接着探究福建省大田县石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福建省大田县石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个人外汇理财市场如何应对RMB汇率机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10):103-105
央行7月份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的改革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经济领域的各行业正在积极思考,以正确应对此次汇率机制改革。同样,我国刚刚兴起的个人外汇理财市场中,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应该怎样进行调整,以便在新的汇率机制下,推动个人外汇理财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时期是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金融市场是要素市场化定价的核心,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体系建设对于推动福建省要素市场化改革意义重大。深化金融改革的宗旨是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完备高效的区域金融体系,有利于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福建省金融行业发展在前一阶段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经济正在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这是区域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但在金融行业加快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外资机构进入将加剧行业竞争,金融行业将愈加呈现头部集中的趋势,行业竞争不进则退。加快推动区域金融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能够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办好《福建金融》服务经济建设─—贺《福建金融》出刊百期邓子基作者简介:邓子基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初步统计,1993年福建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为96...  相似文献   

19.
白清松  陈茵 《福建金融》2009,(10):22-24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剧和国内经济增速趋缓,自2008年11月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房地产业的资金密集性特点使其受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本文分析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对福建省漳州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并就房地产信贷隐含的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的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党中央建设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二十字方针的提出.义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目标,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政府、集体和个人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