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访前言再次专访金志国,是在他获得新一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后的第5天,那一天是"立春"。尽管对他所获得的这个殊荣,我和许多人并不感到意外,但在直奔青啤大厦18层之时,感触还是颇多的。  相似文献   

2.
22日上午,"爱心家园"——青岛啤酒援助灾区重建计划启动仪式在青啤大厦举行,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经董事会批准,决定再次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四川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年初青啤高调进攻北京市场到获得了奥运赞助权,青啤和燕京的竞争也由市场争夺上升到了品牌竞争。青啤在北京、广西市场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比如北京市场,在部分餐饮终端,青啤和燕京放在一起销售,北京一些街道也能见到青啤2008奥运宣传广告。针对这种情况,燕京也相应加大营业投入。阻击青啤进攻。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了两大品牌上半年利润增长速度趋缓。  相似文献   

4.
风物长宜放眼量──庆安商业大厦采访实录李明林在汹涌澎湃的商海潮中,始建于1993年元月的黑龙江省庆安县商业大厦一起步就发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耀眼辉煌,受到方方面面的交口称赞,其原因何在?记者就此特地前往采访,从商业大厦总经理金玉贵到领导班子成员直至每个...  相似文献   

5.
从青岛啤酒集团并购中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啤酒集团(简称青啤),是由区域性中型企业通过并购成长起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其并购行为在我国企业并购行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地分析青啤的并购历程,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对于青啤和其他企业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青啤并购的背景和历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啤酒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个啤酒行业处于成长阶段,大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规模小、人才缺乏,破产率很高,所以行业内部隐含着巨大的整合危机,此时如不加强企业的实力,将来就面临被别人吃掉的可能,而并购无疑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地位的最迅速的手段。纵观青啤的并购历程,我们可…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信息化浪潮的高涨,目前,在建设中正流行着一股"智能大厦"或智能建筑物的建设热潮。许多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都在建设智能大厦。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介绍自己的楼房时,都冠叫"智能化"楼房。有些建设单位并不真正了解智能大厦的含义,而是用这个时髦的词汇套在自己所建的大厦上,其实是徒有虚名,有些误认为仅建有综合布线系统的大厦就是智能大厦。建房单位之间为了先进,互相攀比,不惜投入大量资  相似文献   

7.
速览·人物     
<正>陈发树青啤第三大股东青岛啤酒的股权结构再次生变。百威英博公司与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达成协议,将所持剩余7.01%青啤的股权出售给后者,交易代价是2.35亿美元。这样百威英博就彻底放弃了之前所持青岛啤酒的所有股份。据悉,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是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购买青啤股份,交易完成后将成为青啤第三大股东。  相似文献   

8.
李娟 《中国市场》2003,(8):42-43
<正> 采访时间:2003年7月17日 采访地点:北京国门大厦B座一楼咖啡厅 姓名:陈静 籍贯:云南 职务:某外企北京分公司的销售经理  相似文献   

9.
李娟 《中国市场》2003,(12):40-41
<正> 采访时间:2003年11月17日采访地点:北京天莲大厦咖啡厅姓 名:杨光性 别:女籍 贯:山东职 务:某投资咨询公司销售顾问  相似文献   

10.
青啤的人才观其实很简单,就是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把员工的能力、素质、特长等与岗位相匹配,让他们的能力和价值在青啤得到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啤酒信息     
《糖烟酒周刊》2005,(19):27-27
为了在济南啤酒市场全面开花,青啤打出“新鲜牌”和“亲民牌”。目前青啤在济南建立的鲜啤灌装线已投产,“崂山鲜啤”已在济南上市,至7月份,青啤灌装线将全部投入生产。同时青啤计划年内在济南设立分厂,生产青啤、崂山啤酒。另外青岛啤酒还打出“亲民牌”在济南开始举办“送文化进社区&;#183;百场露天演出”消夏晚会。据了解,这些消夏晚会是与济南54家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的。从现在到10月份共演108场。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5,(9):55-55
济南持续两年之久的青啤、济啤专卖大战近日意外“解冻”,消费者只要有要求,青啤的专卖店可以喝到“黑趵”,  相似文献   

13.
人物     
《中国市场》2009,(24):9-9
陈发树 青啤第三大股东 青岛啤酒的股权结构再次生变。百威英博公司与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达成协议,将所持剩余7.01%青啤的股权出售给后者,交易代价是2.35亿美元。这样百威英博就彻底放弃了之前所持青岛啤酒的所有股份。据悉,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是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购买青啤股份,交易完成后将成为青啤第三大股东。  相似文献   

14.
2002年进入“金氏元年”的青岛啤酒,发生很多大事。2003年4月4日青啤年报一出,净利润同比增长124%。百年青啤,又学到什么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5):A005-A005
近日,麒麟推出专门适应珠三角地区的纯真味啤酒。华南地区的啤酒大战已经一触即发。珠啤的白啤酒、ALE啤酒。青啤的原生态啤酒早已经纷纷上市。“形势太严峻了。今年华南的啤酒行业进入一个整合阶段。”不久前,珠啤董事长方贵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啤酒内部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太严重了。  相似文献   

16.
现实:夜场成特色 厦门年销售啤酒13万吨,消费总量近几年一直比较平衡,其中雪津、青啤、惠泉三家占据厦门啤市85%的市场份额,其中雪津上升势头最猛,销量占40%,青啤“大白鲨”和惠泉各占25%.厦门啤市除了雪津、青啤、惠泉三强外,还有雪花、燕京、哈啤、珠江、金德、清源、五星等国产啤酒以及百威、喜力、蓝带、嘉士伯、科罗娜、朝日等洋啤.  相似文献   

17.
青岛啤酒要为百年庆典送上一份“大礼”,时空隧道只剩半年的里程。 从今年看,青啤首季利润大增,比去年同期增长80.49%,逼近去年全年的一半;青啤成功登陆台湾,掀起“热销”风潮;青啤以1.66亿元收购厦门银城啤酒,攻入福建市场,又欲一统鲁啤,……  相似文献   

18.
十字路口的青啤 近日青啤“换帅”引来诸多猜测和议论。事实上,金志国从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出乎意料又在意中。孙明波接任董事长职务后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青啤在2014年销量达到1000万千升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在2011年就已提出。提出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9.
4月10日,青岛啤酒迎来第31个质量安全月。1978年的一支惹事的毛刷,青啤已经纪念了31年,伴随着一次次揭开伤疤的质量纪念,青啤已经从昔日的国营小啤酒厂,发展到今日声名远扬的国际化公司。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9日,青岛大优上市,青啤吹响了第五次进攻北京的号角。此次青啤争夺北京市场,肩负了更多的使命:打击燕京主要利润来源,遏制燕京发展速度,缓解在华南市场的压力;取得北京市场辐射华北,将全国市场连成一片;分得2008年奥运会最大一块蛋糕。因此对于北京市场,青啤势在必得:使用青岛主品牌;大力度促销;不惜市场亏损,其决心可见一斑。经过一番拼杀,由4%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到占中低端市场的20%,青啤近六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得到了回报(青啤2000年第一次进攻北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