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为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利用预售制度和会计政策选择等多种手段影响盈余的行为。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及手段进行分析,指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抑制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措施,以期达到增强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识别能力,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成熟,企业在合理利用资产减值反映资产真实状况的同时,也存在着滥用减值调节盈余的现象,这严重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负面作用,最终损害了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本文研究了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盈余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2—2014年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并进一步将样本按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交所上市企业和深交所上市企业进行了划分,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这表明,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抑制盈余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说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契机,适当的盈余管理是公司走向成熟的标志,而过度的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误导投资者的决策,严重影响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促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必须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会计准则、建立科学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以来,扩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法。本文将新旧准则下的盈余管理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对过度盈余管理的识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会计信息,以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理解。本文认为,根据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需要政府和大众媒体发挥主导作用、外部审计发挥监督作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发挥保证作用,“三管齐下”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分析债务重组准则三次变迁和证券监管规则的历次修订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会计准则的历次变迁只是影响了盈余管理手段和形式,并没有控制住盈余管理的发生;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经理层通过合谋进行盈余管理,迎合或规避证券监管规则以保护和利用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而牟取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直接诱因和根本原因。因此,要制约盈余管理行为,需要改进证券监管规则,协调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以沪深两市2003~2009年5 37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连锁董事是否会通过对审计师的选择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连锁董事的存在及其声誉度量连锁董事关系,并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后发现,有连锁董事的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概率更高,盈余操纵程度更低;连锁董事声誉越高,越会促使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这说明,连锁董事关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则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但是,由于农业的固有限制,农业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非常强烈。其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严重损害了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本文重点阐述了目前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因会计舞弊行为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做了初步研究,以期进一步探索如何完善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为完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和控制会计舞弊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准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盈余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公司业绩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数据.在盈余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会计准则作为盈余产生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对盈余质量的影响重大.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行为,对利润的操纵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提高盈余数据信息质量,使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实际业绩.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其中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更是广泛的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上市公司能否合理的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不仅直接决定报告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和会计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和金融市场的市场秩序。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方法和动机的分析,提出了几点规范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盈余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凯瑟琳&;#183;雪帕则将盈余管理的定义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控制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过程。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陈建岐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顾兆峰分析了广义的和狭义的盈余管理的定义后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魏明海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后认为,从信息观角度看盈余管理更有意义。盈余管理的信息观假定企业经理拥有私人信息,在一种既定的委托代理契约下,企业经理不仅可以就会计程序做出选择,而且可以据此程序做出不同的估计。因此,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内容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姚婕认为,盈余...  相似文献   

13.
以2011—2014年深、沪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4 296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分析公允价值运用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将总样本分为747个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和3 549个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通过对比分析非配对样本,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具有普遍性;(2)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和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使自己获益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其动机反映了分红假设、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假设以及资本市场的需求压力。盈余管理尽管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其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滥用。本文简要论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原因和动机、手法、后果之后,对如何防范盈余管理、提高盈余信息含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证券分析师在现代资本市场中扮演着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双重角色,他们的行为对中小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1年的分析师盈余预测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分歧度在办法实施后显著下降了,但是这种趋势并没有随着实施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浦锦 《全国商情》2011,(15):52-54
适度的盈余管理运用得当会提升公司价值。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使公司获得更多利益。现今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适当的盈余管理是公司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不当或过度的盈余管理却会使会计信息失真,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本文在剖析上市公司产生盈余管理的原因后,提出了一系列规范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关法律及会计制度规范尚不完善,上市公司产权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使得大小投资者无法看清公司的经济实力及其发展前景,所以必须对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加以限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盈余管理的概念、特点、动因及经济后果,并对治理盈余管理提出了建议,以期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甄别能力和约束公司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最后指出,由于经济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备性,盈余管理无法被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9.
国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我国,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开始,盈余管理成了上市公司取得上市或配股资格的必要手段。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持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中性概念,提供应计制(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信息无法避免盈余管理。另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失公允性,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等同于会计造假。笔者赞同前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在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使得会计信息有利于信息提供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比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有三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与规避监管动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前两类动机并未得到显著的体现,规避监管动机是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受益者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剥夺是盈余管理的深层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